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模板連接角鐵。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高層建筑的發展,鋁合金模板在國內迅速普及,鋁合金模板是指按模數制作設計,經專用設備擠壓后制作而成,現有鋁合金模板通常采用角鐵進行加固,而現有角鐵通常采用兩塊長方形板進行直角焊接,而角鐵通常是焊接在鋁合金板上,這樣不但多消耗能量而且不易拆除,費工費時費料,容易造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鋁合金模板連接角鐵,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鋁合金模板連接角鐵,包括兩連接臂,兩所述的連接臂呈直角連接,兩所述的連接臂之間設有支撐塊,所述的支撐塊上開設有通孔,兩所述的連接臂的末端為圓弧狀板型,兩所述的連接臂均開設有連接槽。
優選地,所述的連接臂的末端相對內側面設有鋸齒紋,能夠增大連接角鐵與鋁合金模板之間的摩擦力,固定更加穩固。
優選地,所述的連接臂的末端相對內側開設有槽,所述的槽內鋪設有彈性條,能夠保證連接角鐵與鋁合金模板之間的摩擦力。
優選地,所述的彈性條露出槽的高度為2-4mm,所述的彈性條的表面設有條紋。
優選地,所述的連接臂為“之”字型,所述的連接臂的頂部中間位置開設有連接通孔,便于連接角鐵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通過連接螺母與墊片使得本實用新型固定在鋁合金模板上,便于安裝卸取,可設置有鋸齒紋或填裝有彈性條,使得固定穩固,通過連接槽、通孔,可適應較長模板的固定安裝。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獨特,安裝方便,使用省工省時省力,不浪費,安裝穩固,且便于卸取,適應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一種鋁合金模板連接角鐵,包括兩連接臂1,兩所述的連接臂1呈直角連接,兩所述的連接臂1之間設有支撐塊2,所述的支撐塊2上開設有通孔3,兩所述的連接臂1的末端為圓弧狀板型,兩所述的連接臂1均開設有連接槽4。
優選地,所述的連接臂1的末端相對內側面設有鋸齒紋5,能夠增大連接角鐵與鋁合金模板之間的摩擦力,固定更加穩固。
優選地,所述的連接臂1的末端相對內側開設有槽6,所述的槽內鋪設有彈性條7,能夠保證連接角鐵與鋁合金模板之間的摩擦力。
優選地,所述的彈性條7露出槽6的高度為2-4mm,所述的彈性條7的表面設有條紋。
優選地,所述的連接臂1為“之”字型,所述的連接臂1的頂部中間位置開設有連接通孔8,便于連接角鐵進行固定。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