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涉及建筑模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鋁合金樓面模板。
背景技術:
建筑模板由面板和支撐系統組成,面板是使混凝土成形的部分,支撐系統是穩固面板位置和承受上部載荷的結構部分。模板的質量關系到混凝土工程的質量,關鍵在于尺寸準確、組裝牢固、拼縫嚴密、拆裝方便等。
目前,建筑行業的混凝土澆筑普遍使用的模板有鋼模板、木模板、竹模板、塑料模板等,鋼模板重量過重,拆裝困難,而且各模板之間的連接較為繁雜,配合精度差;木模板雖然重量輕,但其強度低,不防水,易霉變腐爛,重復利用率低,而且需要消耗木材資源,不利于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的保護;竹模板的缺點也是重復利用率低,且不可回收;塑料模板的成本較低,但是剛性差,易變形。
鋁合金模板系統是一種新型的模板系統,與其他模板系統相比,鋁合金模板系統具有如下特性:(1)穩定性好,不易生銹,強度高,承載能力強,使用壽命長;(2)鋁合金型材密度小,施工方便,效率高;(3)重復使用次數多,平均使用成本低;(4)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效果好。
鋁合金樓面模板包括多塊并排拼接的鋁合金面板、支撐于面板下方的支撐頭和支撐柱,但是現有的鋁合金面板多為寬尺寸的一體式結構,體積大、重量大,不易搬運,而且鋁合金樓面模板不能調節局部強度,以適應不同區域的承重。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鋁合金樓面模板,鋁合金面板便于搬運,且可調節局部強度,以適應不同區域的承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鋁合金樓面模板,包括樓面模板和支撐于樓面模板下方的支撐件,所述樓面模板包括多塊陣列拼接的面板,所述面板由母面板和子面板橫向拼接而成,所述母面板參與拼接的邊緣處設有U形卡槽,所述子面板參與拼接的邊緣處設有勾,所述卡勾卡扣于U形卡槽內;
所述母面板和子面板的不參與拼接的邊緣處均設有向背面折彎的邊板,所述母面板和子面板的背面均一體成型有貫穿縱向的中空腔體加強筋,所述母面板和子面板的背面還設有貫穿縱向的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內可拆卸式滑接有T形加強筋;
所述支撐件包括支撐面板、沿所述支撐面板縱向間隔設置的支撐架、以及固連于支撐架下方的支撐柱,所述支撐面板支撐于樓面模板的橫向拼接縫的下方,且橫向拼接縫兩側的面板端部均與支撐面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面板的截面為下框形結構,包括向下開口的矩形框和下行延伸框邊,所述矩形框的外側面上設有側邊槽,所述下行延伸框邊的下邊緣處水平設置有向外部延伸的外支撐腳;所述支撐架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L形支撐腿和連接在兩支撐腿頂部并向兩側延伸的承壓部,所述承壓部上凸設有卡擋部,所述外支撐腳對應壓裝在承壓部上,并抵靠在卡擋部的外側。
其中,所述矩形框內沿縱向間隔設有加強橫肋。
進一步,所述卡擋部的上端與下行延伸框邊的內側面焊接,所述外支撐腳與承壓部焊接。
其中,所述邊板上沿縱向間隔設有多個連接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面板設計成母面板和子面板扣接,便于拆裝和搬運。還在面板的背面設計有T形滑槽,可以根據局域承重的情況增設T形加強筋,提高面板的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仰視圖。
圖2是實施例一中面板的剖面圖的放大圖。
圖3是實施例一中支撐件的剖面圖的放大圖。
附圖標記說明:1、樓面模板;10、面板;100、母面板;101、子面板;102、U形卡槽;103、卡勾;104、邊板;105、中空腔體加強筋;106、T形滑槽;2、支撐件;20、支撐面板;200、矩形框;201、下行延伸框邊;202、側邊槽;203、外支撐腳;204、加強橫肋;21、支撐架;210、L形支撐腿;211、承壓部;212、卡擋部;22、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鋁合金樓面模板,包括樓面模板1和支撐于樓面模板1下方的支撐件2,所述樓面模板1包括多塊陣列拼接的面板10。
如圖2所示,所述面板10由母面板100和子面板101橫向拼接而成,所述母面板100參與拼接的邊緣處設有U形卡槽102,所述子面板101參與拼接的邊緣處設有卡勾103,所述卡勾103卡扣于U形卡槽102內。
所述母面板100和子面板101的不參與拼接的邊緣處均設有向背面折彎的邊板104,所述邊板104上沿縱向間隔設有多個連接孔,用于橫向拼接相鄰的面板。
所述母面板100和子面板101的背面均一體成型有貫穿縱向的中空腔體加強筋105,所述母面板100和子面板101的背面還設有貫穿縱向的T形滑槽106,所述T形滑槽106內可拆卸式滑接有T形加強筋(圖中未示出)。
如圖3所示,所述支撐件2包括支撐面板20、沿所述支撐面板20縱向間隔設置的支撐架21、以及固連于支撐架21下方的支撐柱22,所述支撐面板20支撐于樓面模板1的橫向拼接縫的下方(見圖1),且橫向拼接縫兩側的面板10端部均與支撐面板20固定連接,所述支撐面板20的截面為下框形結構,包括向下開口的矩形框200和下行延伸框邊201,所述矩形框200內沿縱向間隔設有加強橫肋204。
所述矩形框200的外側面上設有側邊槽202,所述下行延伸框邊201的下邊緣處水平設置有向外部延伸的外支撐腳203;所述支撐架21包括兩個對稱設置的L形支撐腿210和連接在兩支撐腿210頂部并向兩側延伸的承壓部211,所述承壓部211上凸設有卡擋部212,所述外支撐腳203對應壓裝在承壓部211上,并抵靠在卡擋部212的外側。
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擋部212的上端與下行延伸框邊201的內側面焊接,所述外支撐腳203與承壓部211焊接。
本實用新型的搭建步驟為:首先在指定區域搭建支撐件,將支撐柱、支撐架和支撐面板依次固定連接,然后將母面板和子面板對應扣接成一塊塊的面板,再然后在兩兩相鄰支撐件之間搭設多塊橫向拼接的面板,并將支撐面板與其上的兩縱向拼接的面板端部固定連接在一起,直至整個鋁合金樓面模板搭建完成。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