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實驗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養護箱。
背景技術:
混凝土標準養護箱是一種模擬極端溫度環境以測試混凝土對溫度的耐受能力的儀器,它一般包括機架、加濕器、加熱箱和制冷箱,其中加熱箱用來模擬高溫環境,制冷箱用來模擬低溫環境,在高溫箱和低溫箱設設有托架,托架與箱體的內壁固定,目前的混凝土標準養護箱,其托架與箱體固定位置不可調節,相鄰兩托架之間的距離恒定,若測試的混凝土塊的厚度發生變化,可能使混凝土無法放入托架上;另外,在需要進行實驗的混凝土塊太多時,實驗人員希望向箱體放入更多的混凝土塊以加快實驗進度,而傳統的混凝土標準養護箱每個箱體內部的托架數量恒定,不能放入更多的混凝土塊,顯然,不能適應大批量的混凝土塊實驗。
針對上述問題,公告號為CN205272282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標準混凝土養護箱,其技術要點是:一種標準混凝土養護箱,包括機架、加濕器、箱體,在箱體內設有用于放置混凝土塊的托架,其特征是:所述箱體的四角沿豎直方向設有絲桿,在絲桿上螺紋連接有用于托住托架的支撐件。
該方案解決了托架之間距離不可調的問題,同時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養護箱,通過調節托板的高度從而適應不同大小的混凝土實驗塊,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養護箱,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開設有用于放置混凝土的箱體,所述箱體內設置有托板,所述箱體內左右兩側壁上設置有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分布于箱體側壁不同的高度上,所述支撐組件上活動設置有用于支撐托板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滑動設置托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機體上開設有箱體,箱體內用于放置混凝土試塊,在箱體內左右兩側壁上設置有支撐組件,并且支撐組件分布在箱體側壁的不同高度上,在支撐組件上活動設置有可以支撐托板的安裝板,安裝板卡接在支撐組件上,在安裝板的上表面滑動設置托板,這樣當混凝土試塊厚度改變時,通過將安裝板安裝到不同水平高度的支撐組件上,再將托板支撐到安裝板上,便實現了相鄰兩托板之間間距的調節,從而適應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試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復數個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伸出箱體側壁呈向上并向箱體側壁翻折的鉤狀設置,并且每兩個所述支撐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組件包括復數個支撐件,支撐件伸出箱體側壁呈向上并且向箱體側壁方向翻折的鉤狀設置,并且在每一個水平高度上設置有兩個支撐件,兩個支撐件可以將安裝板支撐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安裝板左右兩側向下并向遠離箱體側壁的方向彎折形成掛接部并且掛接部與所述支撐件相卡接,所述安裝板上表面用于支撐托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安裝板的左右兩側向下并且向遠離箱體側壁的方向彎折形成鉤狀的掛接部,并且掛接部和支撐件相卡接,這種卡接結構安裝方便并且卡接牢固,安裝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撐托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掛接部內壁開設有與所述支撐件相配合的定位槽,將安裝板安裝到支撐件上時,所述支撐件卡接進定位槽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掛接部的內壁開設有和支撐件相配合的定位槽,在將安裝板安裝到支撐件上時,支撐件正好卡接在定位槽內,用于對安裝板進行定位,防止安裝板隨意滑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安裝板上表面設置有滾輪。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安裝板的上表面設置有滾輪,這樣當托板在安裝板上表面滑動時便更容易滑動,并且減小摩擦力。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托板兩側下表面開設有與滾輪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滾輪滑動設置于滑槽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托板兩側下表面開設有和滾輪相配合的滑槽,并且滾輪滑動設置在滑槽內,滑槽對滾輪起到導向的作用,使得托板滑動時不會左右偏移。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托板前端設置有便于推拉的把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托板前端設置有便于推拉的把手,在調節托板高度時需要人將托板拉出,失職了把手更便于操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將安裝板卡接在不同水平高度上的支撐組件上,再將托板滑動安裝在安裝板上,實現托板之間間距的調節,從而適應不同厚度的混凝土試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安裝板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4為安裝板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5為托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體;2、箱體;3、托板;4、支撐組件;5、安裝板;6、支撐件;7、掛接部;8、定位槽;9、滾輪;10、滑槽;11、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一種養護箱,如圖1至圖5所示,包括機體1,機體1上開設有箱體2,箱體2內通過加濕器以及制冷器等設備調節箱體2內的溫度及濕度,在箱體2內放置混凝土試塊,通過調節溫度及濕度,測試混凝土對不同溫度及濕度的耐受能力,在箱體2左右兩內側壁上設置有支撐組件4,支撐組件4由復數個支撐件6組成,并且每兩個支撐件6設置在箱體2側壁上的同一高度,支撐件6伸出箱體2側壁設置,支撐件6伸出箱體2后向上并且向箱體2側壁方向彎折,形成向上翻折的鉤狀體,并且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上的每兩對支撐件6呈平行設置,在支撐件6上卡接設置有安裝板5,安裝板5兩側向下并且向遠離箱體2側壁的方向彎折形成鉤狀的掛接部7,并且掛接部7與鉤狀的支撐件6相卡接設置,在掛接部7的內表面開設有定位槽8,定位槽8用于對安裝板5進行定位,當將安裝板5推進支撐件6內后,支撐件6正好卡接進定位槽8內,安裝板5上表面用于支撐托板3,在安裝板5的上表面設置有滾輪9,托板3兩側邊緣搭在安裝板5上表面,在托板3上表面放置混凝土試塊,托板3兩側邊下表面開設有滑槽10,滑槽10與滾輪9相適應并且滾輪9卡在滑槽10內滑動,對托板3的前后滑移起到導向的作用,在托板3前端還設置有把手11,便于工人對托板3進行推拉,這樣當混凝土試塊的厚度發生變化時,通過將安裝板5插接到不同水平高度上的支撐件6上,再將托板3沿安裝板5的上表面推進箱體2,實現托板3高度的調節,從而適應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