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床護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床護欄。
背景技術:
通常,嬰兒在從出生到大約一歲期間,都是讓其睡在包圍了四周方式的嬰兒床上。 隨著嬰兒步入童年時代,不再使用嬰兒床,而是讓兒童自己睡童床或與父母一起睡在大床上。為了培養孩子的生活獨立性,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讓孩子自己睡,但是目前市場上很多童床是沒有像嬰兒床一樣的圍欄的,而孩子通常比較好動,在睡覺時常常會因為夢境或者不舒適而翻身打側等,如沒有圍欄的保護,容易翻落床,輕則身體瘀傷,打斷睡眠,如果跌落床的姿勢不好,比如頭部撞擊地板、折到椎骨,關節,就會直接引發極其嚴重的后果。在小孩與大人一起睡的情況下,雖然小孩翻落床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依然存在。因此,在兒童所睡的床上安裝圍欄非常必要。現有技術中,床護欄的種類比較多,但是普遍存在結構不夠簡潔、體積大、不易存放和運輸以及不能與各種床相適用等不足,還有些床護欄結構比較簡潔,但是安全性不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潔、便于存放和運輸的床護欄。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床護欄,包括護欄和用于連接床的固定基座,護欄包括護欄架和設置在護欄架上的圍幕,護欄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側桿和位于上方的頂桿,固定基座包括位于兩側的第一支架、兩端部分別與兩所述第一支架的同側端部相連接的第二支架,所述側桿的下端部與第二支架相轉動連接,側桿的上端部沿頂桿的長度方向能夠滑動地設置在頂桿上,圍幕被限定在兩側桿、頂桿以第二支架圍成的框內,床護欄還包括用于將頂桿和側桿相對鎖定的鎖定機構。優選地,所述的側桿的上端部還相對頂桿可轉動地設置。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方面,頂桿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能夠滑動的滑動件,側桿的上端部與該滑動件相連接。優選地,側桿的上端部與滑動件通過轉軸相轉動連接。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具體方面,頂桿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能夠滑動的滑動件,側桿的上端部上固定連接有連接件,該連接件與該滑動件通過轉軸相轉動連接。優選地,所述的護欄架為無棱角設計,頂桿的端部與兩側桿的上端部之間為弧形過渡。根據本發明的進一步實施方案所述的圍幕的上下二邊分別固定在頂桿的和第二支架內,圍幕的左右二邊分別固定在兩根側桿上。根據一個具體方面,側桿的下端部與第一支架的一端部固定連接。優選地,側桿的下端部與第一支架的一端部之間通過固定套固定連接,該固定套與第二支架通過轉軸相轉動連接。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固定基座還包括兩端部分別與兩側的第一支架的另一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三支架。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結構非常簡潔,美觀,護欄架能夠被折疊成扁平狀,非常便于存放和運輸,而且折疊操作非常簡單,只需將鎖定機構解鎖后,推動兩側的側桿向中間滑動到位即可。
圖1為實施例1的床護欄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床護欄處于折疊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床護欄除去圍幕后的立體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主視示意圖5為圖3的床護欄處于折疊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主視示意圖7為安裝有實施例1的床護欄的童床的立體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2的床護欄的立體示意圖; 圖9為圖8的主視示意圖; 圖10為圖8的床護欄處于折疊過程中的示意圖; 圖11為圖9的床護欄處于折疊過程中的示意圖(圍幕未顯示); 圖12為安裝有實施例2的床護欄的童床的立體示意其中1、護欄;10、側桿;11、頂桿;2、固定基座;20、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3、圍幕;4、滑動件;5,7,8、轉軸;6、連接件;9、固定套;12、床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如圖1至圖7所示,按照本實施例的床護欄包括護欄1和用于連接床的固定基座2,其中護欄1包括護欄架和設置在護欄架上的圍幕3,護欄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側桿10和位于上方的頂桿U。頂桿U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能夠滑動的滑動件4,側桿10的上端部與該滑動件4的下部通過轉軸5相轉動連接,從而側桿10的上端部相對于頂桿11既能夠滑動又能夠轉動。固定基座2包括位于兩側的第一支架20、兩端部分別與兩第一支架20的同側端部相連接的第二支架21以及兩端部分別與兩第一支架20的另一端部相連接的第三支架22。 側桿10的下端部與第一支架20通過固定套9相固定連接,而固定套9與第二支架21之間則通過轉軸8相轉動連接,從而,側桿10和第一支架20 —起能夠相對于第二支架21轉動。床護欄還設有用于將護欄1的側桿10與頂桿11之間以及護欄1與固定基座2相對鎖定的鎖定機構。鎖定機構可以采用任何公知的結構來實現。在此不進行詳述。如圖7所示,將固定基座2的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21以及第三支架22置于床底板的一側上方,床墊12壓設在固定底座2上將床護欄固定。為了進一步提高穩定性,可通過繩,綁帶等將第一支架20、第二支架21以及第三支架22中的任一者或多者綁設在床底板上。
具有上述結構的床護欄,具有如下優點
一、固定基座有四根支架,四根支架圍成一個框體,且護欄的側桿通過固定套與固定基座的側支架固定連接,穩定性好,而且適用于幾乎各種床上使用。二、已有的床護欄安裝在床上后,護欄的高度不能調節,在需要對床上物品進行整理等操作時,非常不方便。但是本發明的床護欄,可通過調整滑動件處于頂桿的不同位置, 來調整頂桿所處的高度。如此,就可以例如在需要利用床護欄的保護作用時,使頂桿處于最高的位置,而不需要床護欄的保護作用時,降低頂桿的高度,以便于對床上物品進行整理寸。三、在進行床護欄的存儲和運輸時,可以將兩滑動件一直滑動至頂桿的高度降低與固定基座差不多,此時,整個床護欄呈扁平狀,利于存儲和運輸。實施例2
如圖8至12所示,按照本實施例的床護欄基本同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中,側桿10 的上端部固定連接有一連接件6,該連接件6通過轉軸7與頂桿11上的滑動件4相轉動連接。該連接件6和滑動件4的連接處構成了護欄的上弧形拐角。該無棱角拐角設計可降低割傷,擦傷的發生概率,更加安全。以上對本發明做了詳盡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床護欄,包括護欄(1)和用于連接床的固定基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護欄 (1)包括護欄架和設置在所述護欄架上的圍幕(3),所述的護欄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側桿 (10)和位于上方的頂桿(11),所述的固定基座(2)包括位于兩側的第一支架(20)、兩端部分別與所述兩所述第一支架(20)的同側端部相連接的第二支架(21),所述的側桿(10)的下端部與所述的第二支架(21)相轉動連接,所述側桿(10)的上端部沿所述頂桿(11)的長度方向能夠滑動地設置在所述頂桿(11)上,所述的圍幕(3)被限定在所述兩側桿(10)、頂桿(11)以所述第二支架(21)圍成的框內,所述的床護欄還包括用于將所述頂桿(11)和所述側桿(10)相對鎖定的鎖定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桿(10)的上端部還相對所述的頂桿(11)可轉動地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桿(11)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能夠滑動的滑動件(4),所述的側桿(10)的上端部與所述的滑動件(4)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桿(10)的上端部與所述的滑動件(4)通過轉軸(5)相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桿(11)上設有沿其長度方向能夠滑動的滑動件(4),所述的側桿(10)的上端部上固定連接有連接件(6),該連接件(6) 與所述的滑動件(4)通過轉軸(7)相轉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護欄架為無棱角設計,所述的頂桿(11)的端部與所述兩側桿(10)的上端部之間為弧形過渡。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圍幕(3)的上下二邊分別固定在所述的頂桿(11)和第二支架(21)內,所述的圍幕(3)的左右二邊分別固定在所述的兩根側桿(10)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桿(10)的下端部與所述的第一支架(20)的一端部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桿(10)的下端部與所述的第一支架(20)的一端部之間通過固定套(9)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套(9)與所述的第二支架 (21)通過轉軸(8)相轉動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床護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基座(2)還包括兩端部分別與所述的兩側的第一支架(20)的另一端部固定連接的第三支架(2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床護欄,包括護欄和用于連接床的固定基座,護欄包括護欄架和設置在護欄架上的圍幕,護欄架包括位于兩側的側桿和位于上方的頂桿,固定基座包括位于兩側的第一支架、兩端部分別與兩所述第一支架的同側端部相連接的第二支架,所述側桿的下端部與第二支架相轉動連接,側桿的上端部沿頂桿的長度方向能夠滑動地設置在頂桿上,圍幕被限定在兩側桿、頂桿以第二支架圍成的框內,床護欄還包括用于將頂桿和側桿相對鎖定的鎖定機構。本發明結構非常簡潔,美觀,護欄架能夠被折疊成扁平狀,非常便于存放和運輸,而且折疊操作非常簡單,只需將鎖定機構解鎖后,推動兩側的側桿向中間滑動到位即可。
文檔編號A47C21/08GK102525179SQ20121000336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顧小聰 申請人:好孩子兒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