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平推推拉門的門體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實現無氣壓和風阻、便于開啟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不同開啟方式的門體都有其特點和適用范圍。平推門是建筑物最常用的門體類型,其五金簡單、制作方便、開關靈活。現有技 術中,平推門的門體的一側與門框間進行樞接設置,通過推動另一側門體,使門體繞上下樞接部進行旋轉,從而實現平推門的打開。隨著建筑物建造水平和環保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建筑物的密封性能提高,由于內外氣壓會對平推門產生風作用力,同時建筑物存在的煙囪效應也會產生平推門的風阻力,使平推門的打開非常吃力,并且在關閉時由于氣壓和風作用力會造成門體關閉過猛而損壞門體或產生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問題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該方法實現方式簡單,能夠在門體打開時迅速平衡室內外的空氣壓力差實現開門輕便設計,減小開門所需推力又能使門體的運動得到良好的穩定控制。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平推門門體的一側通過擺臂進行支撐連接,門體開啟的軸線設置在接近門體中部的位置,在門框橫梁上設計一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限制門體在啟閉過程中沿該導向機構橫向移動并同時實現門體轉動啟閉。
具體實施方式
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門體一側的上下端面均通過中心擺臂進行支撐連接,中心擺臂與所述門體一側之間樞接設置;所述中心擺臂固定設置在門體外的門框上。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所述門框的橫梁上設置與門體關閉方向一致的滑動槽,所述門體上的導向機構在該限位槽內限位滑動設置。一實施方式中,所述導向機構為阻尼式滑動支點,所述門框的上下衡量上均設置有對應的滑動槽;以導向機構形成所述門體開啟的軸線。另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當門體的另一側被外力推開時,所述門體繞所述一側的擺臂進行轉動,門體在導向機構被門框限位的情況下,以導向機構為軸線旋轉運動,其門體的另一側呈橢圓形運動軌跡打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當門體的另一側被外力推開時,所述門體的轉動一側與門框的豎框之間的間隙增大,所述導向機構在門框的限位作用下由遠離所述擺臂的位置向靠近擺臂的位置移動。再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將所述導向機構和限位的門框間采用液壓儲能裝置進行控制,門體在開啟后在該液壓儲能的作用下自動關閉。該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利用支點原理設計,門體的支撐除了通過擺臂進行門體一側的支撐連接外,還通過在接近門體中部的上端面或/和下端面設置導向機構的方式,導向機構延伸的豎直方向即為門體轉動的軸線。通過門框上設置的一段距離的滑動槽,使門體在打開時繞所述導向機構做圓心運動,同時導向機構在滑動槽內滑動,實現門體沿導向機構在門框門形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在有效消除內外氣壓差的同時,迅速消除了門體收到整體氣壓推力的問題,使得門體的打開更方便省力。為了實現更具效果的設計,支撐連接門體的一側的擺臂可以采用中心擺臂,即擺臂的一端連接在門框的豎框上并可繞門框的豎框轉動。該中心擺臂更方便門體的轉動一側與門框間形成更大的通風空間。另外,導向機構可采用自調芯滾針軸承,同時采用液壓儲能方式,導向機構在滑動槽內的運動阻力小,同時可以實現液壓儲能驅動的自動回復,便于門體的運動控制和關閉操作。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門體實現自動平衡開啟的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問題,其實現方式簡單,能夠在門體打開時迅速平衡室內外的空氣壓力差實現開門輕便設計,減小開門所需推力又能使門體的運動得到良好的穩定控制。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
圖I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中該門體開啟狀體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該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可用于單平推門或雙平推門的設計,平推門門體的轉動一側通過擺臂進行支撐連接,門體開啟的軸線設置在接近門體中部的位置,在門框橫梁上設計一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限制門體在啟閉過程中沿該導向機構橫向移動并同時實現門體轉動啟閉。門體的一側的上下端面均通過中心擺臂進行支撐連接,中心擺臂與門體的一側之間樞接設置;中心擺臂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門體外的門框上并可繞門框擺動一定幅度設置。在門框的橫梁上設置與門體關閉方向一致的滑動槽,門體上的導向機構在該限位槽內限位滑動設置,沿導向機構的豎直方向即為門體轉動的軸線。具體應用中,該導向機構和限位的門框間可采用液壓儲能裝置進行控制,使門體在開啟后在該液壓儲能的作用下自動關閉。導向機構為阻尼式滑動支點,門框的上下衡量上均設置有對應的滑動槽。如圖I所示,當門體10的另一側被外力推開時,門體繞其轉動一側的擺臂21進行轉動,擺臂自身也發生一定角度的轉動,門體在導向機構11被門框30限位的情況下,以導向機構11為圓心旋轉運動,同時導向機構在滑動槽31內向靠近擺臂的一側運動,其門體的另一側呈橢圓形運動軌跡打開。此時在門框內的門體的兩側分別形成隔離的空腔,在內外氣壓差的作用下,更有利于門體的打開。當門體的另一側被外力推開時,所述門體的一側與門框的豎框之間的間隙增大,導向機構在門框的限位作用下由遠離擺臂的位置繼續向靠近擺臂的位置移動。當關門時,導向機構在液壓儲能裝置的作用下穩定緩慢的自動回復,使關門穩定緩慢易于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平推門門體的一側通過擺臂進行支撐連接,門體開啟的軸線設置在接近門體中部的位置,在門框橫梁上設計一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限制門體在啟閉過程中沿該導向機構橫向移動并同時實現門體轉動啟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所述門體一側的上下端面均通過中心擺臂進行支撐連接,中心擺臂與所述門體一側之間樞接設置;所述中心擺臂固定設置在門體外的門框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在所述門框的橫梁上設置與門體關閉方向一致的滑動槽,所述門體上的導向機構在該限位槽內限位滑動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機構為阻尼式滑動支點,所述門框的上下衡量上均設置有對應的滑動槽;以導向機構形成所述門體開啟的軸線。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當門體的另一側被外力推開時,所述門體繞所述一側的擺臂進行轉動,門體在導向機構被門框限位的情況下,以導向機構為軸線旋轉運動,其門體的另一側呈橢圓形運動軌跡打開。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當門體的另一側被外力推開時,所述門體的轉動一側與門框的豎框之間的間隙增大,所述導向機構在門框的限位作用下由遠離所述擺臂的位置向靠近擺臂的位置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將所述導向機構和限位的門框間采用液壓儲能裝置進行控制,門體在開啟后在該液壓儲能的作用下自動關閉。
全文摘要
一種門體實現平衡開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將平推門門體的一側通過擺臂進行支撐連接,門體開啟的軸線設置在接近門體中部的位置,在門框橫梁上設計一導向機構,該導向機構限制門體在啟閉過程中沿該導向機構橫向移動并同時實現門體轉動啟閉。該門體實現自動平衡開啟的方法能夠有效解決現有技術問題,其實現方式簡單,能夠在門體打開時迅速平衡室內外的空氣壓力差實現開門輕便設計,減小開門所需推力又能使門體的運動得到良好的穩定控制。
文檔編號E05F15/04GK102839892SQ20121033460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2日
發明者張建新 申請人:歐必翼門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