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及坐具的支撐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110044閱讀:2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及坐具的支撐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座椅、桌用椅、沙發等坐具,本實用新型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能夠輔助坐在座椅上的就座者站立的站立輔助功能、以及能旋轉座椅而改變就座者朝向的朝向改變機構的坐具及其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坐具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類型。在不斷高齡化的當下,提出了各種附帶輔助功能的坐具,例如具有讓腰腿不便的高齡者也能容易地站立、就座的功能的坐具(專利文獻I)、具有能在就座狀態下改變就座者朝向的旋轉功能的坐具(專利文獻2)等。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3-19055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升降椅子,能輔助膝蓋、腰腿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等站立,減輕站立時的負擔,從而順利、安全且可靠地站立。該升降椅子能通過驅動機構升降座部(座部框及座部主體),且包括前傾機構,使座部主體向既定高度位置自動前傾;及角度檢測機構,若座部主體達到既定的前傾角度則停止前傾機構。專利文獻2 日本專利特開2003-61775號公報公開了一種升降椅子,改變身體朝向,以便能從床上、椅子等上容易地轉移,即便在就座狀態下也能容易地工作。該升降椅子包括通過升降驅動機構而升降的座部單元,該座部單元能以俯視45度 90度的角度前后擺動。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附帶能夠讓就座的人容易地站立、且可向所需方向改變朝向的輔助功能的坐具、及其支撐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包括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該坐具包括輔助就座者向所述座部單元的站立方向站立的輔助機構、驅動所述輔助機構的驅動機構、及能設置在設置面(地板、榻榻米等)上的基座,所述站立輔助機構設置在所述座部單元之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站立輔助機構的背面側,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能通過旋轉軸的旋轉而向該旋轉軸的軸方向升降的移動體,所述站立輔助機構包括數根鏈桿,這些鏈桿中的部分鏈桿的前端側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另一部分鏈桿的后端側連結在所述基座上,還有一部分鏈桿的后端側連結在所述移動體上,若所述移動體通過該旋轉軸的旋轉而上升,則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的數根鏈桿的前端側上升,所述座部單元上升,若所述移動體通過所述旋轉軸的逆旋轉而下降,則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的數根鏈桿的前端側下降,所述座部單元下降。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包括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該坐具包括朝向改變機構,旋轉所述坐具而改變坐在該坐具的座部單元上就座者的朝向;及基座,能設置在坐具的設置面上;所述朝向改變機構是可旋轉的旋轉體,所述旋轉體的上部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若所述基座接觸設置面,則旋轉體離開設置面而不會旋轉,若基座離開設置面,則旋轉體接觸設置面而旋轉。[0007]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還可以包括所述站立輔助機構和所述朝向改變機構這兩者。這種情況下,將朝向改變機構突出至站立輔助機構下方而安裝,該朝向改變機構能伴隨站立輔助機構的所述升降而升降,且若基座接觸設置面則朝向改變機構不會離開設置面旋轉,若基座離開設置面,則該朝向改變機構伴隨站立輔助機構的下降而接觸設置面,從而能夠使所述座部單元旋轉。這時候的站立輔助機構的構成可以和所述站立輔助機構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實用新型的坐具的支撐結構是包括基座及安裝在該基座上的站立輔助機構的坐具的支撐結構,該結構為,在所述站立輔助機構上設置可旋轉地支撐坐具的旋轉體及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若所述基座離開坐具的設置面,所述旋轉體接觸設置面,則通過旋轉體可旋轉地支撐坐具,若所述旋轉體離開設置面,所述基座接觸設置面,則無法旋轉地支撐坐具。在所述坐具的支撐結構中,若使站立輔助機構下降至最低位置,使旋轉體接觸設置面,則基座可以離開設置面,若使站立輔助機構上升至最低位置以外的位置,使旋轉體離開設置面,則基座可以接觸設置面。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具有如下效果。(I)座部單元上升到就座者容易站立的位置后則會前傾,因此坐在椅子上尤其是坐在坐具上的人變得容易站立,也容易從坐具上下來。而且,站著直接就座便可下降到設置面,因此也容易坐到座椅上。(2)只要讓旋轉體接觸設置面便可旋轉座部單元,因此座部單元的朝向容易改變。而且,基座下降到設置面后便無法旋轉,因此不會發生意外旋轉,而保證安全。本實用新型的坐具的支撐結構具有如下效果。(I)通過使基座離開坐具的設置面,使所述旋轉體接觸設置面,便可旋轉坐具,因此朝向的改變變得容易。(2)通過使旋轉體離開設置面,使基座接觸設置面,坐具便被不可旋轉地支撐,因此從坐具上站立、向坐具上就座變得穩定。(3)能夠對應在可旋轉的狀態下支撐、在不可旋轉的狀態下支撐的狀況進行改變,因此使用性優秀。(4)只要通過站立輔助機構的升降動作便可切換可旋轉和不可旋轉,因此無論何人均可簡單地進行操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是坐具位于最低位置(最低位置)的狀態的側面示意圖,(b)是座部單元水平上升途中的側面示意圖,(c)是座部單元前傾的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的實施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且為旋轉體接觸坐具的設置面,基座離開此設置面而將坐具設為可旋轉的狀態的側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且為使座部單元上升而使座部單元前傾的狀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Ca)是坐具不旋轉的狀態的背面透視圖,(b)是使座部單元上升的狀態的背面透視圖。圖中,1、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坐具);2、站立輔助機構;3、朝向改變機構;10、座部單元;11、座框;12、座體;12a、就座部;12b、靠背部;13、后方固定部;14、前方固定部;15、連結部;16、縱臂;17、板;18、扶手;19、引導槽;20、基座;21a、21b、支撐托架;22、托架連結材;23、23a、23b 電動機座架;24、支臂座架;25、背用框;26、背面支撐體;27、蓋子;28、背面材;29、頭部;30、驅動機構;31、側框;31a、上側框;31b、下側框;31c、后端部;32、連結片;33、連結條;34、軌道;35、電動機吊座;36、可動支臂;37、座安裝用支架;38、鏈桿;39、輥;40、支撐軸;41、傾斜用推桿;42、承座條;43、后方連結條;44、腳輪;44a、44b、腳輪安裝支架;50、旋轉體;51、上可動部;52、下可動部;53、轉動體;54、控制器;54a、上升按鈕;54b、下降按鈕;61、致動器;62、螺釘軸;63、盒體;64、移動體;C、電源電線;M、動力源(電動機);S、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1 圖5所示,一種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以下僅稱為“坐具”)的一個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坐具I包括座椅、桌用椅(除了包含桌用椅之外,還包含會議椅等,以下將這些椅子統稱為“桌用椅”)、沙發等各種形態的坐具,以下的說明中以座椅為一例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坐具I可以包括輔助就座者站立的站立輔助機構2、及改變就座者朝向而使就座者坐到坐具上時容易坐向所需方向的朝向改變機構3 (以下將兩個機構合在一起稱為“輔助機構”)的兩者或任一者,圖1 (a) (c)中作為一例表示的是不包括朝向改變功能3而僅包括站立輔助機構2的坐具I,圖2 圖4中表示的是包括站立輔助機構2和朝向改變機構3這兩者的坐具I。圖5 (a)、(b)所示的坐具I包括站立輔助機構2和朝向改變機構3這兩者,但由于朝向改變機構3是設置在座部單元10的背面,因此圖式上并未表示。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在圖1所示的不包括朝向改變機構的坐具I的情況下,如圖1(a)所示,將座部單元10放到地面、榻榻米、地板等(以下將這些合在一起稱為“設置面”),便可和通常座椅同樣地進行使用。坐在此座部單元10上的人要站立時,操作站立輔助機構2,如圖1 (b)所示,使座部單元10維持水平狀態而上升。若座部單元10上升到所需位置后,座部單元10會如圖1 (C)那樣前傾,可以輔助就座者從座部單元10上站立。在所述坐具I中,和站立時相反,站立的人要就座的情況下,如圖1 (C)那樣將腰靠在前傾的座部單元10上,然后操作站立輔助機構2使座部單元10返回至水平。座部單元10返回至水平位置后,座部單元10如圖1 (b)那樣維持著水平狀態而下降至圖1 (a)所示的位置,從而可以輔助就座者向座部單元10的就座。在圖2 圖4所示的包括朝向改變機構3的坐具I的情況下,如圖3所示,可以在座部單元10下降至設置面的狀態下,可以操作朝向改變機構3,將包含座部單元10的坐具I旋轉成所需的朝向。坐具I旋轉成所需的朝向之后,通過操作站立輔助機構2,使座部單元10如圖1 (b)那樣上升,在座部單元10上升至所需高度的階段中,如圖1 (c)那樣使座部單元10前傾。在包括所述朝向改變機構3的坐具I中,和站立時相反,站立的人要就座的情況下,如圖1 (C)那樣將腰靠在前傾的座部單元10,然后操作站立輔助機構2,使座部單元10返回至水平。之后,如圖1(b)所示,將座部單元10維持著水平狀態而下降至地面為止。然后,通過操作朝向改變機構3,旋轉坐具1,則就座者可以變成所需的朝向。站立輔助機構2的操作可以通過控制器54 (圖5 (a)、(b))來進行,而在坐具I包括操作盤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操作此操作盤來進行。所述說明是就座者可以任意操作高度、旋轉角度的情況,但若有可能,也可以通過一次操作遙控器或操作盤,使座部單元10的升降、前傾、后傾(復原)、坐具I的旋轉依照預先設定的條件自動進行。本實用新型的各個結構部分的說明如下如圖2所示,圖2 圖5所示的坐具I包括基座20 ;座部單元10 ;站立輔助機構2,設置于基座20和座部單元10之間,使座部單元10升降;朝向改變機構3,設置于站立輔助機構2之下,使坐具I旋轉;驅動機構30,設置于站立輔助機構2背面,進行站立輔助機構2的升降、前傾、返回;及驅動機構30的動力源(電動機)Mo基座20 ;如圖2所示,基座20利用前后方向延伸的2根支撐托架2la、2lb、以及將這些支撐托架21a、21b的后方側連結的托架連結材22,而形成為前方開口的-字狀。在托架連結材22的中央附近豎立設置著兩片為一對的電動機座架23a、23b,在托架連結材22的長度方向兩端側豎立設置著支臂座架24,此支臂座架24是由2片支臂保持片24a、24b對向配置而構成。在二個支臂座架24的支臂保持片24a、24之間,配置著圖2所示的側框31的后端部31c,通過未圖示的支撐軸而轉軸支撐,且可繞著該軸旋轉。在所述兩支臂座架24的背面側,設置著向上方突出而支撐背中側的背用框25,由支撐坐具I的背面側的俯視-字狀的背面支撐體26 (圖5 (a)、(b))進行支撐。在所述背面支撐體26的背面側的寬度方向中央部,設置著縱長的開口部(未圖示),其開口部是由蓋子27堵住。蓋子27的下端側連結在驅動機構30的動力源(電動機)M上,伴隨著下述螺釘軸62及盒體63的后傾而后傾。在背面支撐體26的內側(前面側),設置著平板狀的背面材28,在其上端側設置著用來支撐就座者頭部的頭部29。托架連結材22的長度方向兩端部突出設置著腳輪安裝支架44a、44b,且這些腳輪安裝支架上設置著移動用腳輪44。腳輪44有時候附帶剎片,有時沒有剎片。還可以不設置腳輪44。座部單元10 ;座部單元10是由座框11以及安裝在座框11上表面的座體12而構成。座體12和通常的座椅用的座位同樣地包括就座部12a以及靠背部12b,且表皮里面內置著緩沖材。座體12通過螺釘固定在座框11上。座框11包括后方固定部13,用螺釘固定在座部單元10的底面后方側;前方固定部14,用螺釘固定在座部單元10的底面前方側;及2根連結部15,將后方固定部13和前方固定部14之間連結。在所述后方固定部13的寬度方向兩端突出設置著呈朝上-字狀的縱臂16。2根縱臂16的間隔大于座部單元10的寬度,兩縱臂16之間可以配置座部單元10,2根縱臂16向座部單元10的寬度方向兩外側突出。在兩縱臂16上端通過連結軸安裝著板17,該板17可以繞著連結軸的軸旋轉(可跳起)。通過在該板17上安裝扶手18 (圖3),扶手18 (圖4)可以向箭頭A方向跳起,也可以向箭頭B方向返回。還可以不設置扶手18。在所述前方固定部14的長度方向兩端部,設置著側視-字狀的引導槽19。固定在座部單元10底面的座框11通過螺釘固定在圖2的座安裝用支架37上。這種情況下,所述引導槽19中就會嵌入圖2所示的承座條42。站立輔助機2 ;如圖2所示,站立輔助機構2中,在座部單元10的寬度方向左右平行配置一對側框31,該側框31是通過連結片32將上下配置連結的上側框31a和下側框31b的前端側連結而成,通過連結條33將各側框31的連結片32連結,通過承座條42將兩偵_ 31的上側框31a的前端側連結。在連結條33后方且側框31內側,平行連結著2根軌道34。2根軌道34的后端側是通過后方連結條43而連結。在所述后方連結條43上方,豎著2根電動機吊座35。電動機吊座35的上部向后方呈L字狀彎曲。從兩電動機吊座35下端側向前方突出設置著2根可動支臂36,兩可動支臂36的前端之間是通過呈朝下口字狀的座安裝用支架37而連結。在兩可動支臂36的外面(側面),旋轉自由地轉軸支撐著比可動支臂36短的鏈桿38的前端側端部,而在相反側端部通過支撐軸40旋轉自由地支撐著輥39。該輥39配置在軌道34上,且能在軌道34上旋轉。在各輥39的外側配置著傾斜用推桿41的上端部,且連接于所述支撐軸40。該傾斜用推桿41的下端部是由其外側的下側框31b而轉軸支撐。驅動機構30 ;如圖2所示,驅動機構30包括致動器61,通過電動機M而旋轉;螺釘軸(滾珠螺桿)62,通過致動器61而旋轉;及移動體64,通過螺釘軸62的旋轉沿著螺釘軸62上升,通過螺釘軸62的逆旋轉沿著螺釘軸62下降。螺釘軸62被側面開口的角筒狀的盒體63覆蓋。若驅動電動機M,則驅動機構30 (致動器61、螺釘軸62、盒體63、移動體64)將電動機座架23作為旋轉軸而后傾。如上所述,設置在驅動機構30背面側的背面支撐體26上設置著縱長的開口部(未圖示),且其開口部被蓋子27堵住。如上所述蓋子27是可后傾地安裝在電動機座架23上,即便驅動機構30后傾,驅動機構30也不會和蓋子27接觸。圖2所示的致動器61是一例,只要能實現相同作用效果,則也可以使用其他例如齒輪鏈條、或其他機構。致動器61配置在電動機座架23a、23b之間,通過未圖示的插銷而安裝在電動機座架23a、23b上,且能繞著該插銷旋轉。移動體64配置在圖2的2根電動機吊座35之間,且通過螺釘固定,電動機吊座35伴隨著移動體64的升降而升降。朝向改變機構3 ;所述朝向改變機構3是使用圖2所示的旋轉體50。該旋轉體50可以使用例如軸承板。作為一例,圖2所示的軸承板是通用部件,在對向的上可動部51和下可動部52之間、且兩板的中心部外周,呈同心圓狀配置著多個轉動體53 (圖4),上可動部51和下可動部52能夠分別旋轉。旋轉體50上設置著未圖示的剎片,還能夠限制旋轉角度。該旋轉體50的上可動部51是安裝在2根軌道34的底面。該軸承板是一例,只要實現與其相同的作用效果,還可以使用其他結構的軸承、或其他旋轉機構。電源;本實用新型的坐具I可以利用商用電源動作,也可以利用電池動作。在利用商用電源的情況下,如圖5 (a)、(b)所示,從坐具I的背面側抽出電源電線C。這種情況下,在電源電線C的根部設置盤簧S,可以防止電源電線被夾住。在利用電池的情況下,例如將鋰電池等二次電池安裝在坐具I的任意空間內,視需要理想的是能夠進行充電。操作方法;座部單元10的升降、前傾、后傾(復原)這樣的各動作,可以通過圖5(a)、(b)所示的有線控制器54、未圖示的無線遙控器等進行操作。而且,還可以在坐具上搭載操作盤等操作機構,利用此操作盤等進行操作。動作解析如下,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坐具I的動作的詳細內容,依照座部單元10的上升和前傾、座部單元10的后傾(復原)和下降、坐具I的旋轉和固定這樣的順序進行說明。(座部單元的上升和前傾)(I)將控制器54的上升按鈕54a設為0N,使電動機M動作,利用其驅動力來驅動致動器61。通過驅動致動器61,螺釘軸62旋轉,移動體64沿著螺釘軸62上升。(2)通過移動體64的上升,連結在該移動體64上的電動機吊座35上升,連結在該電動機吊座35上的軌道34和連結在此軌道34上連結條33上升。(3)由于在連結條33的兩端連結著保持側框31前方側的連結片32,因此隨著連結條33的上升,側框31的前方側上升。由于側框31是將其后端部31c轉軸支撐在支臂座架24上,因此將該支臂座架24的安裝軸作為旋轉軸,以繪出圓形的方式上升。(4)若側框31以繪出圓形的方式上升,則電動機吊座35及可動支臂36被擠向后方,伴隨于此,輥39在軌道34上滾動而向前方移動。(5)伴隨著輥39的移動,鏈桿38如圖1 (C)所示相對于設置面而垂直或大體垂直地站立,連結在鏈桿38上的座安裝用支架37被推上去。(6)座安裝用支架37被推上去之后,安裝在該座安裝用支架37上的座框11的后方固定部13被舉起,座部單元10前傾至預先設定的角度(圖4)。本實用新型的座部單元10還可以在上升過程中或上升前前傾,但從安全性角度出發,優選為上升至最上部之后前傾。(座部單元的后傾(復原)與下降)(I)將控制器54的下降按鈕54b設為0N,使電動機M動作,驅動致動器61。通過驅動致動器61,螺釘軸62向和上升時相反的逆方向旋轉,移動體64沿著螺釘軸62下降。(2)移動體64開始下降時,輥39在軌道34上向后方移動,座安裝用支架37被拉回,座部單元10復原至原本的位置(圖1 (b)所示的水平位置)。(3)座部單元10復原至原本的位置后,連結在電動機吊座35上的軌道34和連結在該軌道34上的連結條33開始下降。(4)若連結條33開始下降,則設置在連結條33兩端的連結片32所保持的側框31的前方側下降。由于側框31的一端側是由支臂座架24轉軸支撐,因此將支臂座架24側作為旋轉軸,以繪出圓形的方式下降。(5)伴隨于此,座部單元10維持著水平狀態而下降。座部單元10可以下降至基座20或旋轉體50接觸設置面為止。座部單元10還可以在其下降過程中或下降到最低位置后后傾(復原至原本的位置),但從安全性角度出發,優選的是在下降開始前預先后傾(復原至原本的位置)。本實用新型的坐具I通過改變座部單元10的高度,可以作為座椅使用,也可以作為桌用椅使用。例如,將座部單元10下降至最低位置或接近最低位置的位置,便可作為座椅使用,將座部單元10下降至中間位置或接近中間位置的位置,便可作為桌用椅使用。[0069](坐具的旋轉和固定)(I)本實用新型的坐具在將座部單元10如圖3那樣下降至最下(最低位置)時,基座20離開設置面,旋轉體50的下可動部52接觸設置面。由此,旋轉體50的上可動部51能旋轉,可旋轉地支撐坐具I。(2)本實用新型的坐具在座部單元10上升而脫離最低位置的狀態下,旋轉體的50的下可動部52離開設置面,基座20接觸設置面。由此,坐具I是以不能旋轉而被固定的狀態被支撐。所述實施方式的結構是一例,只要能進行座部單元的升降、坐具的旋轉和固定,則也可以設為其他結構。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動作說明是將坐具設為所述結構的情況的一例,還可以通過所述以外的次序進行動作。工業利用可能性如下本實用新型的坐具及其支撐結構(朝向改變機構)可以用作支撐各種坐具的結構。尤其是,包括所述支撐結構的坐具可以作為以家庭常用的座椅為首,醫院(還包括牙科醫院、眼科醫院等)、康復設施等中使用的各種坐具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包括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站立輔助機構,用于輔助就座者從座部單元上站立; 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站立輔助機構; 以及基座,能設置在設置面上; 所述站立輔助機構設置在所述座部單元之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站立輔助機構的背面側;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通過旋轉軸的旋轉而能在該旋轉軸的軸方向上升降的移動體; 所述站立輔助機構包括數根鏈桿,這些鏈桿中的部分鏈桿的前端側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另一部分鏈桿的后端側連結在所述基座上,還有一部分鏈桿的后端側連結在所述移動體上;若所述移動體通過該旋轉軸的旋轉而上升,則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的數根鏈桿的前端側上升,所述座部單元上升;若所述移動體通過所述旋轉軸的逆旋轉而下降,則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的數根鏈桿的前端側下降,所述座部單元下降。
2.一種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包括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朝向改變機構,用于旋轉所述坐具,改變坐在該坐具的座部單元上的就座者的朝向; 以及基座,能設置在坐具的設置面上; 所述朝向改變機構是可旋轉的旋轉體,所述旋轉體的上部連結在所述座部單元上,若所述基座接觸設置面則旋轉體離開設置面而不旋轉,若基座離開設置面則旋轉體接觸設置面而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朝向改變機構,所述朝向改變機構向站立輔助機構下方突出而安裝在該站立輔助機構上,且可伴隨該站立輔助機構的升降而升降。
4.一種坐具的支撐結構,包括基座,以及安裝在此基座上的站立輔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立輔助機構具備可旋轉地支撐坐具的旋轉體,及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 若所述基座離開坐具的設置面,所述旋轉體接觸該設置面,則坐具可旋轉地被支撐,若所述旋轉體離開所述設置面,所述基座接觸該設置面,則坐具不可旋轉地被支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坐具的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站立輔助機構下降至最低位置,旋轉體接觸設置面,則基座離開設置面,若站立輔助機構上升至最低位置以外的位置,旋轉體離開設置面,則基座接觸設置面。
專利摘要一種附帶輔助機構的坐具,包括能讓就座者就座的座部單元,該坐具包括輔助就座者向所述座部單元的站立方向站立的輔助機構、驅動所述輔助機構的驅動機構、及能設置在設置面(地板、榻榻米等)上的基座,所述站立輔助機構設置在所述座部單元之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在所述站立輔助機構的背面側,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能通過旋轉軸的旋轉而向該旋轉軸的軸方向升降的移動體。本實用新型能夠讓就座的人容易地站立、且可向所需方向改變朝向。
文檔編號A47C7/02GK202858410SQ20122028542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上原清一 申請人:株式會社馬場家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固镇县| 益阳市| 芮城县| 江门市| 梅河口市| 永吉县| 朝阳区| 洛宁县| 桓仁| 沙坪坝区| 宝坻区| 从化市| 大化| 奉化市| 桂平市| 河间市| 丰原市| 集贤县| 丰城市| 镇远县| 西藏| 赣榆县| 延津县| 昂仁县| 阳曲县| 随州市| 遵义市| 古浪县| 时尚| 浮山县| 阿拉善左旗| 乌兰浩特市| 洞口县| 沁阳市| 卢湾区| 东乡县| 河曲县| 台北市| 华池县|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