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包括錐形閥芯,形成在所述的橫向通道或縱向通道的端部且與所述的閥芯前部匹配的錐形閥座,與所述的殼體螺接且前端部可與所述的閥芯尾部相頂持的調節栓。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閥機構,將調節閥和單向閥的左右融合為一體,簡化了產品結構,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在所述的錐形閥座后部中心處一體地形成有連接桿,在所述的調節栓中心處形成有與所述的連接桿匹配的連動腔,利用連接桿和連接腔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閥芯運動的穩定性,也增強了其可控性。
【專利說明】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閉門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閉門器是通過對閉門器中的液體進行節流來達到緩沖作用并實現對關門過程的控制,使關門過程的各種功能指標能夠按照人的需要進行調節。
[0003]液壓閉門器的基本構件有支承導向件、傳動齒輪、復位彈簧、單向閥、齒條柱塞、節流閥芯和殼體、端蓋、密封圈以及連桿。殼體和連桿起著固定閉門器和連接門扇和門框的作用。
[0004]當開門時,門體帶動連桿動作,并使傳動齒輪轉動,驅動齒條柱塞向右方移動。在柱塞右移的過程中彈簧受到壓縮,右腔中的液壓油也受壓。柱塞左側的單向閥球體在油壓的作用下開啟,右腔內的液壓油經單向閥流到左腔中。當開門過程完成后,由于彈簧在開啟過程中受到壓縮,所積蓄的彈性勢能被釋放,將柱塞往左側推,帶動傳動齒輪和閉門器連桿轉動,使門關閉。
[0005]在彈簧釋放過程中,由于閉門器左腔的液壓油受到壓縮,單向閥被關閉,液壓油通過殼體內部的油孔流出,并經過2條裝有節流閥芯的流道回流到右腔。因此液壓油對彈簧釋放構成了阻力,即通過節流達到了緩沖的效果,使門關閉的速度得到了控制。
[0006]但是現有的單向閥只有截至或導通兩種狀態,為調節液體流速,還需要另設調節閥,這就導致結構復雜,調節不便等諸多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調節便利的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
[0008]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9]一種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所述的閉門器包括殼體、活塞、設置在殼體內并連通活塞兩側腔體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包括沿軸向設置的橫向通道和與所述的軸向通道垂直設置并與之連通的縱向通道,在所述的縱向通道和橫向通道的連接處形成有閥腔,所述的單向閥機構設置在所述的閥腔內,所述的單向閥機構包括錐形閥芯,形成在所述的橫向通道或縱向通道的端部且與所述的閥芯前部匹配的錐形閥座,與所述的殼體螺接且前端部可與所述的閥芯尾部相頂持的調節栓。
[0010]所述的錐形閥座后部中心處一體地形成有連接桿,在所述的調節栓中心處形成有與所述的連接桿匹配的連動腔。
[0011]所述的連接桿與連接腔間形成有防卡機構,所述的防卡機構為形成在連接腔的腔壁或連接桿上的凹槽或凸棱。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閥機構,將調節閥和單向閥的左右融合為一體,簡化了產品結構,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同時在所述的錐形閥座后部中心處一體地形成有連接桿,在所述的調節栓中心處形成有與所述的連接桿匹配的連動腔,利用連接桿和連接腔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閥芯運動的穩定性,也增強了其可控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閉門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單向閥機構是設置在閉門器之上,所述的閉門器包括殼體1、可受驅動前后滑動地設置在殼體I的腔體內部的活塞2、設置在殼體內并連通活塞兩側腔體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包括沿殼體軸向設置的橫向通道3和與所述的軸向通道3垂直設置并與之連通的縱向通道4,在所述的縱向通道和橫向通道的連接處形成有閥腔5,所述的單向閥機構設置在所述的閥腔5內,所述的單向閥機構包括錐形閥芯6,形成在所述的橫向通道或縱向通道的端部且與所述的閥芯前部匹配的錐形閥座7,與所述的殼體螺接且前端部可與所述的閥芯尾部相頂持的調節栓8。
[0017]采用錐形結構的單向閥,密封性能好且動作靈敏,當位于活塞向右移動時,源自于前活塞腔(即活塞右側的腔室)的液體就會受擠壓而排出,受到擠壓的液體可以通過通道流入后活塞腔(即活塞左側的腔室)中。在此過程中,液體流經閥腔并將閥芯頂開擠向調節栓,同時在導通態介于閥芯和閥座之間的間隙可以調節調節栓相對殼體旋緊或者旋出,起到調節阻尼作用。而當活塞向左移動時,閥芯會受液體壓力將錐形閥座封堵,即將縱向通道4封閉,起到單向閥的作用,即將調節閥和單向閥的左右融合為一體,簡化了產品結構,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0018]進一步地,為提高閥芯上下移動的順暢性,避免閥芯在閥腔內發生偏移或者翻轉,在所述的錐形閥座后部中心處一體地形成有連接桿9,在所述的調節栓中心處形成有與所述的連接桿匹配的連動腔10,利用連接桿和連接腔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閥芯運動的穩定性,也增強了其可控性。
[0019]同時,為避免閥芯相對閥腔的閥座上下移動時之間形成壓力或真空,在所述的連接桿與連接腔間形成有防卡機構,所述的防卡機構為形成在連接腔的腔壁或連接桿上的凹槽或凸棱。通過引導棱或者透槽的設計,能在其保留引導的同時,便于液體或者氣體及時進入或者排除連接腔,提高兩者之間運動的流暢性。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所述的閉門器包括殼體、活塞、設置在殼體內并連通活塞兩側腔體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包括沿軸向設置的橫向通道和與所述的軸向通道垂直設置并與之連通的縱向通道,在所述的縱向通道和橫向通道的連接處形成有閥腔,所述的單向閥機構設置在所述的閥腔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閥機構包括錐形閥芯,形成在所述的橫向通道或縱向通道的端部且與所述的閥芯前部匹配的錐形閥座,與所述的殼體螺接且前端部可與所述的閥芯尾部相頂持的調節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錐形閥座后部中心處一體地形成有連接桿,在所述的調節栓中心處形成有與所述的連接桿匹配的連動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閉門器的單向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桿與連接腔間形成有防卡機構,所述的防卡機構為形成在連接腔的腔壁或連接桿上的凹槽或凸棱。
【文檔編號】E05F3/12GK203531598SQ201320512181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哈羅德·瑞斯 申請人:蓋澤工業(天津)有限公司, 德國蓋澤兩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