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坐姿校正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雙人課桌 T 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其包括“ T ”型架、基座和雙人課桌,雙人課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間設有立桿,基座固定安裝在立桿上,基座的開口朝上,“ T ”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內部,“ T ”型架的橫梁平行于桌面的長邊。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可以讓學生端正坐姿,以避免學生駝背、斜肩、脊椎彎曲,阻擋學生趴著看書寫字,進而保護了學生的視力;學生在課間伏案休息時,只需將“ T ”型架從基座中抽出即可,不占用空間,也不影響學生伏案休息,具有安全、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專利說明】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坐姿校正裝置【技術領域】,是一種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小學生的視力調節能力比較好,他們既能在較遠的距離看書寫字,也能貼近了書本看書寫字。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保持正確的坐姿,老師需要經常性的提醒,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學生不能保持正確坐姿,而是本能地趴在桌子上貼近了書本看書寫字,而長期的貼近看書寫字會造成學生視力調節能力減退而近視,而且會造成學生駝背、斜肩、脊椎彎曲,進而影響學生的生長發育。
[0003]專利號03221959.8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防近視護眼架,由固定板、基座、立柱、頂胸板組成,使用時可根據學生的視力情況調整護眼架的角度和高度,調整頂胸板的角度,進而有效地控制中小學生看書時眼睛與書本的距離。但是這種防近視護眼架固定在課桌上,不方便取下,影響學生課間伏案休息,同時該防近視護眼架機構復雜,操作繁瑣,制作成本聞。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現有防近視護眼架存在的不方便取下,影響學生課間伏案休息,機構復雜,操作繁瑣,制作成本高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
[0006]一種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包括“T”型架、基座和雙人課桌,雙人課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間設有立桿,基座固定安裝在立桿上,基座的開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內部,“T”型架的橫梁平行于桌面的長邊。
[0007]下面是對上述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08]上述“T”型架的橫梁為圓管,“T”型架的橫梁的兩端安裝有圓弧封口。
[0009]上述“T”型架的橫梁的橫截面直徑為20mm,“T”型架的橫梁的長度為900mm。
[0010]上述“T”型架的豎梁為方管,基座為與豎梁相配合的方管。
[0011]上述“T”型架的豎梁的高度為270mm至380mm。
[0012]上述基座焊接在立桿上或通過螺釘固定在立桿上;或/和,基座的下端沿軸向設有等間距的螺孔,在其中一個螺孔上設有螺桿,“T”型架的底部座于螺桿上。
[0013]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其結構簡單,不影響學生的視線,制作安裝成本低,操作方便,通過向高度不同的螺孔內插入螺桿即可調節“T”型架的高度;學生在課間伏案休息時,只需將“T”型架從基座中抽出平放在桌面即可,不占用空間,也不影響學生伏案休息,具有安全、省力、簡便、高效的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2為附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3為附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4為附圖1中“T”型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8]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基座,2為立桿,3為橫梁,4為圓弧封口,5為豎梁,6為螺孔,7為桌面,8為第一桌斗,9為第二桌斗,10為支腿,a為橫梁的長度,b為豎梁的高度,D為橫梁的橫截面直徑。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
[0020]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1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
[0021]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2]如附圖1、2、3、4所示,該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包括“T”型架、基座I和雙人課桌,雙人課桌包括桌面7、第一桌斗8、第二桌斗9和支腿10,第一桌斗8和第二桌斗9之間設有立桿2,基座I固定安裝在立桿2上,基座I的開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I內部,“T”型架的橫梁3平行于桌面7的長邊。該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結構非常簡單,只有一個“T”型架和一個基座I,使用時,只需將“T”型架的豎梁5插入基座I內,即可以讓學生端正坐姿,避免學生駝背、斜肩、脊椎彎曲,由于“T”型架的作用,學生眼睛到書本的距離也達到了 300mm或以上,保護了學生的視力,避免或減輕了對學生視力的損害;當學生課間需要伏案休息時,只需將“T”型架從基座I上取出即可,操作簡單,不占用空間,不影響學生伏案休息。
[0023]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
[0024]如附圖1、2、3、4所示,上述“T”型架的橫梁3為圓管,“T”型架的橫梁3的兩端安裝有圓弧封口 4。橫梁3采用圓管,不僅美觀,而且在學生不小心觸碰到橫梁3時,不會對學生造成傷害;橫梁3兩端安裝圓弧封口 4,圓潤光滑,不會割傷學生。
[0025]如附圖3、4所示,上述“T”型架的橫梁3的橫截面直徑D為20mm,“T”型架的橫梁3的長度a為900mm。這樣,橫梁3在起到矯正學生坐姿作用的同時,不會影響學生正常看書寫字,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0026]如附圖2所示,上述“T”型架的豎梁5為方管,基座I為與豎梁5相配合的方管。這樣,可以防止豎梁5在受到外力時旋轉,避免豎梁5旋轉帶動橫梁3旋轉,進而對學生造成傷害。
[0027]如附圖4所示,上述“T”型架的豎梁5的高度b為270mm至380mm。小學生一年級到六年級需要的豎梁5的高度b為270mm至380mm,這樣,保證了 “T”型架的適用性。
[0028]如附圖1、2、3所示,上述基座I焊接在立桿2上。在立桿2為金屬材質時,采用焊接將基座I與立桿2固定,操作方便,連接牢固。
[0029]另外,基座I還可以通過螺釘固定在立桿2上。在立桿2為木質時,可以通過螺釘將基座I固定在立桿2上,連接牢固,操作方便。
[0030]如附圖3所示,上述基座I的下端沿軸向設有等間距的螺孔6,在其中一個螺孔6上設有螺桿,“T”型架的底部座于螺桿上。這樣,在需要提高“T”型架高度的時候,在基座I下部相應的螺孔6里插入螺桿,以此墊高“T”型架,方便不同坐高的同學使用。
[0031]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
[0032]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的使用過程:
[0033]雙人課桌包括桌面7、第一桌斗8、第二桌斗9和支腿10,針對雙人課桌的特點,將基座I固定安裝在雙人課桌兩個桌斗之間的立桿2上;
[0034]“T”型架采用不銹鋼,橫梁3用圓管,橫梁3的長度a為900mm,橫梁3的橫截面直徑D為20mm,橫梁3的兩端安裝有圓弧封口 4,圓潤光滑,不會割傷學生。“T”型架的豎梁5采用方管,豎梁5的高度b因學生坐高而定,小學生一年級到六年級需要的豎梁5的高度b為270mm至380mm。豎梁5 —頭做圓弧切割后與橫梁3焊接牢固并拋光。
[0035]基座I采用不銹鋼方管制作,基座I的內徑剛好能使“T”型架的豎梁5插入。這樣,豎梁5和基座I之間的間隙小,既方便插入拔出,也不會輕易旋轉。如果雙人課桌兩個桌斗之間的立桿2是金屬的,則可以將基座I焊接在雙人課桌兩個桌斗之間的立桿2上;如果立桿2是木質的,則可以用螺栓或螺釘緊固連接。
[0036]基座I下部每隔20mm打一個螺孔6,可以打兩到三個螺孔6,在需要提高“T”型架高度的時候,在基座I下部相應的螺孔6里插入螺桿,以此墊高“T”型架,方便不同坐高的同學使用。
[0037]考慮到雙人課桌用的“T”型架,班主任老師應把坐高一樣的學生安排為同桌,再選擇合適高度的“T”型架,橫梁3的高度在學生端坐時下巴下方30mm至40mm處為好,以便兩個學生使用。
[0038]使用“T”型架坐姿校正裝置后,學生的坐姿端正了,避免了駝背、斜肩和脊椎彎曲,由于“T”型架的作用,學生眼睛到書本的距離也達到了 300mm或以上,保護了學生視力,避免或減輕了對學生視力的損害。
【權利要求】
1.一種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架、基座和雙人課桌,雙人課桌包括桌面、第一桌斗、第二桌斗和支腿,第一桌斗和第二桌斗之間設有立桿,基座固定安裝在立桿上,基座的開口朝上,“T”型架的下端插于基座內部,“T”型架的橫梁平行于桌面的長邊;其中:“T”型架的橫梁為圓管,“T”型架的橫梁的兩端安裝有圓弧封口 ;“τ”型架的豎梁為方管,基座為與豎梁相配合的方管;基座焊接在立桿上或通過螺釘固定在立桿上;基座的下端沿軸向設有等間距的螺孔,在其中一個螺孔上設有螺桿,“Τ”型架的底部座于螺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Τ”型架的橫梁的橫截面直徑為20mm,“Τ”型架的橫梁的長度為90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雙人課桌T型學生坐姿校正裝置,其特征在于“T”型架的豎梁的高度為270mm至380mm。
【文檔編號】A47B39/10GK204120507SQ201420171805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0日
【發明者】田征 申請人: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