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馬桶領域,特別是一種馬桶蓋。
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馬桶,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馬桶蓋的馬桶。
背景技術:
馬桶正式名稱為座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蓋的桶。馬桶的發明被稱為一項偉大的發明,它解決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進出問題。現有的沖水馬桶上配置的馬桶蓋,一般是由后端鉸接在一起的上蓋組成,這種上蓋配置在馬桶上,上蓋、座圈和馬桶之間的間隙較小,當需要上廁所時,必須用手指觸摸到縫隙,再向上提起,使用起來及不衛生。
現有的馬桶蓋需要觸摸座圈與馬桶的縫隙抬起座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馬桶蓋,座圈能夠自動抬升,避免需要觸摸座圈與馬桶的縫隙才能抬起座圈。
為達上述優點,本發明提供一種馬桶蓋,用于覆蓋馬桶,包括可以轉動揭開或覆蓋所述馬桶的座圈;所述座圈的兩側固定有座圈軸,一個所述座圈軸與電機的轉子連接固定,另一個所述座圈軸與所述馬桶可轉動的連接;所述電機的定子與馬桶連接固定;所述電機用于扭轉所述座圈軸使所述座圈在揭開狀態到覆蓋狀態之間轉動。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馬桶蓋還包括上蓋。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電機還與控制器電連接。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電機是否工作。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連接有第一感應器和第二感應器。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還用于記錄座圈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感應器用于檢測是否有用戶在使用馬桶的用戶狀態信息;所述第二感應器用于判斷上蓋是否覆蓋狀態的上蓋狀態信息。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感應器為紅外線感應器或熱量感應器。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感應器為紅外線感應器。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具有用于通過所述電機扭轉所述座圈轉動的手動開關。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一個實施例中,當所述上蓋未處于覆蓋狀態、而所述座圈處于覆蓋狀態時,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電機扭轉所述座圈從覆蓋狀態轉動到揭開狀態。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馬桶,具有上述的一種馬桶蓋。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中,用于扭轉所述座圈軸使所述座圈在揭開狀態到覆蓋狀態之間轉動的電機,進而使座圈能夠自動抬升,避免需要觸摸座圈與馬桶的縫隙才能抬起座圈。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馬桶蓋的揭開狀態的結構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馬桶蓋的覆蓋狀態的結構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馬桶蓋的揭開狀態的結構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馬桶蓋的覆蓋狀態的結構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馬桶蓋的結構圖。
圖6所示為圖6的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7所示為圖6的馬桶蓋的座圈軸基座的結構圖。
圖8所示為圖7的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9所示為圖8的閥的立體結構圖。
圖10所示為圖9的閥的剖切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圖1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馬桶蓋的揭開狀態的結構圖。圖2所示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馬桶蓋的覆蓋狀態的結構圖。請參見圖1、2
馬桶蓋包括馬桶蓋主體10、電機30、控制器40。馬桶蓋主體10包括上蓋11和座圈13。與現有技術相同上蓋11、座圈13可以在揭開狀態至覆蓋狀態間轉動,即上蓋11、座圈13可以揭開供用戶使用和覆蓋馬桶。覆蓋方向為揭開狀態朝向覆蓋狀態轉動的方向,揭開方向為覆蓋狀態朝向揭開狀態轉動的方向。
座圈13的兩側固定有座圈軸130,其中一個座圈軸130與電機30的轉子連接固定,另一個座圈軸130與馬桶可轉動的連接;電機30的定子與馬桶連接固定;電機30用于扭轉座圈軸130使座圈13在揭開狀態到覆蓋狀態之間轉動。與電機30的轉子連接固定,電機30的定子與馬桶連接固定。電機30與控制器40電連接,控制器40用于控制電機30是否工作、電機30的轉向。
圖3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馬桶蓋的揭開狀態的結構圖。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馬桶蓋的覆蓋狀態的結構圖。請參見圖3、4,本實施例中,控制器40還連接有第一感應器50和第二感應器60。
控制器40還用于控制電機30的轉速,控制器40還記錄座圈13的位置信息,控制器40根據座圈13的位置信息判斷座圈13是否覆蓋狀態。
第一感應器50用于檢測是否有用戶在使用馬桶的用戶狀態信息,可以如紅外線感應器、熱量感應器、壓力感應器等。
第二感應器60用于判斷上蓋11是否處于覆蓋狀態的上蓋狀態信息,第二感應器60可以為紅外線感應器、壓力感應器等。
本發明的控制器40控制座圈13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控制器40接收第一感應器50、第二感應器60的用戶狀態信息、上蓋狀態信息;
B、當上蓋11未處于覆蓋狀態、而座圈13處于覆蓋狀態時,用戶未使用馬桶時,控制器40控制電機30扭轉座圈13從覆蓋狀態轉動到揭開狀態。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40具有用于控制電機扭轉座圈13轉動的手動開關。
圖5所示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馬桶蓋的結構圖。請參見圖5,馬桶蓋還包括基座20。
圖6所示為圖5的A處的局部放大圖。請參見一并圖6,上蓋11連接固定有上蓋軸110,上蓋軸110部分容納在上蓋軸基座110a內,上蓋軸基座110a與馬桶連接固定。
座圈軸130部分容納在座圈軸基座20內,座圈軸基座20用于支撐座圈軸130轉動,座圈軸基座20與馬桶連接固定,座圈軸130外套有扭簧1301,扭簧1301的一端與座圈13連接固定,扭簧1301的另一端與座圈軸基座20連接固定;座圈13從揭開狀態轉動到覆蓋狀態過程中,扭簧1301變形產生扭矩。在其他實施例中,扭簧1301的一端與座圈軸130連接固定,扭簧1301的另一端與座圈軸基座20連接固定。
扭簧1301變形產生的扭矩大小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設置或選擇,在本發明中優選,扭簧1301從座圈13揭開狀態轉動到座圈13覆蓋狀態變形產生的扭矩小于揭開座圈13所需的扭矩。這樣電機30在不同方向扭轉座圈軸130時電機30所需輸出的扭矩大小相差小。
設置扭簧1301的優點是電機在不同方向扭轉座圈軸130所輸出的扭矩大小相差小。
圖7所示為圖5的馬桶蓋的座圈軸基座的結構圖。請參見圖7,座圈13下降(覆蓋)速度過快,會導致座圈13碰撞馬桶產生噪聲和影響用戶的使用,申請人為了防止座圈13下降(覆蓋)速度過快,對座圈軸基座20進行了改進。
座圈軸基座20為中空結構,座圈軸基座20具有外殼21,外殼21內形成密封的阻尼油容納腔,阻尼油容納腔被填滿有阻尼油。座圈軸130的一部分容納在阻尼油容納腔內,座圈軸130在阻尼油容納腔內的延伸出分隔板1303。分隔板1303與座圈軸130和外殼21內表面緊密接觸,即分隔板1303與座圈軸130將阻尼油容納腔分成兩個腔室。分隔板1303開設有通孔,通孔內容納有閥23。
圖8所示為圖7的B處的局部放大圖。圖9所示為圖8的閥的立體結構圖。圖10所示為圖8的閥的剖切結構圖。請一并參見圖8、9、10,兩個腔室之間的阻尼油相互流通僅能通過閥23,閥23包括第一擴大端部231、第二擴大端部232、中空連接管230。
第一擴大端部231朝向中空連接管230的一面固定有限位凸起233b,第二擴大端部232開設有與中空連接管230內部連通的小孔232a作為揭開方向連通部。
中空連接管230位于第一擴大端部231、第二擴大端部232之間,且與第一擴大端部231、第二擴大端部232連接固定。中空連接管230內部具有通道230a,中空連接管230的兩端部的側壁開設有大孔230b覆蓋方向連通部。
閥23的工作原理為:
座圈13從覆蓋狀態朝向揭開狀態方向轉動時,限位凸起233b抵靠分隔板1303,兩腔室間通過大孔230b連通,阻尼油流動速度快,即座圈軸130轉動速度受到影響小的緩沖。
座圈13從揭開狀態朝向覆蓋狀態轉動時,第二擴大端部232與分隔板1303貼合,兩腔室間通過小孔232a連通,阻尼油流動速度受小孔232a大小限制,即座圈軸130轉動速度受到影響大的緩沖。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當分隔板1303與座圈軸130和外殼21具有適當的間隙時兩個腔室之間的阻尼油可以通過這個間隙相互流通該間隙可作為揭開方向連通部。這樣就不需要開設小孔232a。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小孔232a開設在分隔板1303上。
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不設置第一擴大端部231,限位凸起233b固定在中空連接管230的外壁,中空連接管230僅在靠近第二擴大端部232的端部開設有大孔230b。
綜上,本發明的至少具有以下的優點:
在本發明的馬桶蓋的中,用于扭轉所述座圈軸使所述座圈在揭開狀態到覆蓋狀態之間轉動的電機,進而使座圈能夠自動抬升,避免需要觸摸座圈與馬桶的縫隙才能抬起座圈。
以上,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和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