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馬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實用馬桶蓋。
背景技術:
馬桶蓋是馬桶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隔離馬桶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避免氣味散發或者細菌的傳播。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于馬桶蓋的要求越來越多,經常會將馬桶蓋板蓋合后用于放置物品,由于馬桶蓋板中部凸起,因此物品放置在馬桶蓋板上容易滑落,會影響馬桶蓋的實際使用效果,而且當人們背靠在馬桶蓋上時舒適感較低,也會影響馬桶蓋的實際使用效果。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特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翻轉以及方便靈活的實用馬桶蓋。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缺陷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實用馬桶蓋,包括相互連接的馬桶蓋板和馬桶座圈,所述馬桶蓋板和馬桶座圈的相對面分別設置有轉動輥Ⅰ和轉動輥Ⅱ,且在轉動輥Ⅰ和轉動輥Ⅱ的相互配合下完成馬桶蓋板和馬桶座圈的連接與分離,所述馬桶蓋板的大體呈拱形結構,且內凹的部分形成容置腔。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輥Ⅰ和轉動輥Ⅱ之間設置有翻轉器。
進一步地,所述馬桶蓋板在靠近轉動輥Ⅰ的位置向與本體拱起方向的相反方向形成具有弧度的凸起。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馬桶蓋板和馬桶座圈之間設置翻轉器,能夠在轉動的同時兼具翻轉功能,依據需求靈活選擇實際的用途,方便實用,而且拱形蓋板的設置使得背靠的舒適度顯著增強,也可用于收納物品,可操作性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用馬桶蓋的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實用馬桶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其中:1、馬桶蓋板,2、馬桶座圈,3、轉動輥Ⅰ,4、轉動輥Ⅱ, 5、容置腔,6、翻轉器,7、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發明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定。
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實用馬桶蓋,包括相互連接的馬桶蓋板1和馬桶座圈2,馬桶蓋板1和馬桶座圈2的相對面分別設置有轉動輥Ⅰ3和轉動輥Ⅱ4,且在轉動輥Ⅰ3和轉動輥Ⅱ4的相互配合下完成馬桶蓋板1和馬桶座圈2的連接與分離,馬桶蓋板1的大體呈拱形結構,且內凹的部分形成容置腔5。
在本實施例中,轉動輥Ⅰ3和轉動輥Ⅱ4之間設置有翻轉器6,使得馬桶蓋板1在轉動的同時兼具翻轉功能,靈活方便。
在本實施例中,馬桶蓋板1在靠近轉動輥Ⅰ3的位置向與本體拱起方向的相反方向形成具有弧度的凸起7,用于提高背靠時的舒適度,增加如廁的愉悅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馬桶蓋板和馬桶座圈之間設置翻轉器,依據需求靈活選擇實際的用途,方便實用,而且拱形蓋板的設置使得背靠的舒適度顯著增強,也可用于收納物品,可操作性強。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發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變化,仍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