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插固式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99238閱讀:215來源:國知局
插固式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屬于坐便器輔助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腳踏連桿直接驅動坐便器坐墊翻轉的裝置。



背景技術:

坐便器存在于城市每個家庭,而且越來越多的農村用戶也開始使用坐便器。部分高檔公共場所衛生間也設置坐便器。陶瓷或不銹鋼坐便器具有清潔衛生、無異味、使用方便和舒適性好等優點將逐漸取代傳統蹲便式坐便器。

傳統的坐便器一直以來需要使用者彎下腰,用手來對其上下翻轉,這樣就帶來很多的不便。無論是家庭還是公共場所,通過人手掀起坐墊都存在不衛生的問題,尤其是在掀起時手指必然接觸坐墊底部,而坐墊底部與坐便器上沿直接接觸,受到污染,而且容易滋生細菌病毒,會影響人體健康。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行動也日漸不靈活,對于需要經常彎腰掀起或者放下坐便器坐墊的老人會帶來諸多不便。

隨著人們追求干凈、衛生和方便要求不斷提高,坐墊翻轉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然而,要在光滑的陶瓷表面設置支點用于提供足夠的翻轉支撐力度,難度很大。公開號為CN105030142A的專利文獻,記載了一種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控制方法,旨在不改變原有坐便器結構的情況下,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坐便器坐墊腳踏自翻轉技術。然而該專利文獻記載了通過地面腳踏器驅動和閘線傳遞的驅動方式,不僅使結構變得復雜、成本高、各部件間配合精度要求高,而且該方案中外露的閘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觀程度。

上述專利文獻中,使用腳踏器通過閘線傳遞,牽引擺桿,擺桿驅動坐墊升起。然而坐墊被升起后的定位問題,在上述專利中并沒有很好解決。當擺桿升起后,如果不對擺桿定位,坐墊可能會自動下落,或者需要通過手動使坐墊下落,使用不便。如果采用簡單的彈性銷對擺桿定位,再通過腳踏桿使彈性銷壓縮釋放擺桿,則存在問題是:當人們因習慣性手動翻轉坐墊時,坐墊力臂很長,輕易將彈性銷掰損,所以不能簡單采用彈性銷對擺桿進行約束。

現有專利文獻中,擺桿在擺動式,一端承受閘線牽引,另一端對坐墊底部施加推力。由于腳踏初始力度較大(初始位置坐墊重力最大),隨后只需很小的腳踏力度即可使坐墊抬起。但由于擺桿始終受制于閘線的拉力,若閘線拉動行程不足使擺桿始終不能豎立,從而坐墊始終不能完全打開,若閘線行程足夠大時,腳踩壓力很容易造成擺桿加速運動(后來力度很小即可驅動),造成坐墊與上蓋之間猛烈撞擊。由于現有翻轉驅動機構的擺桿為一體式,總是影響坐墊擺動的靈活性,有待于改進。

現有技術采用閘線作為傳動部件,通常用于車輛剎車作用的閘線在被用于坐便器坐墊翻轉領域時,要求閘線的有效行程增加至10cm以上(剎車過程需要閘線有效行程較短),其原因是:驅動坐墊轉動的使力點靠近坐墊根部(轉軸附近),力臂已經很短,牽引力被放大數倍。針對較重及帶有緩沖功能的坐墊,有時甚至坐墊與上蓋一起翻轉時,可能需要坐墊末端重力的二十倍,如此大的牽引力,在長時間使用時會造成部件損壞,影響使用壽命。為降低牽拉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盡量增加牽拉部位的力臂,力臂增加后必然導致所需閘線的有效行程增加。這就要求必須有足夠大行程的腳踏裝置來實現對較長的閘線牽引。以往專利技術中公開的腳踏裝置,普遍存在有效行程偏小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坐便器存在坐墊必須手工翻轉的問題,以及現有腳踏翻轉裝置存在結構復雜,效果差,無法有效實施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化、隱蔽性強、結構強度高、干凈、衛生、使用方便和可反復使用的插固式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插固式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在坐墊軸座上的底座,或固定在坐墊軸座與坐便器之間的底座,或者固定在坐便器上的底座,以及翻轉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驅動機構包括腳踏裝置、擺動裝置和傳動裝置;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側板,底板固定在坐墊轉軸座上或固定在坐墊轉軸座與坐便器之間,所述擺動裝置鉸接在底座上或者鉸接在底座側板上,所述傳動裝置驅動擺動轉軸轉動;所述擺動裝置的前端位于坐墊底部。

所述擺動裝置為擺桿,所述擺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所述擺桿中軸孔通過定軸鉸接底座側板的前上側;所述擺桿牽引頭通過傳動裝置與腳踏裝置傳動連接;所述擺桿前端座設置有能與坐墊底部接觸的驅動部位。

所述驅動部位是在擺桿前端座設置有插孔,插孔內固定安裝有橫桿或單L型推桿或雙L型型鋼絲架;所述單L型推桿含有雙橫臂和單縱臂,雙橫臂插入擺桿前端座對應插孔內,單縱臂嵌入坐墊底部凹槽內;所述雙L型型鋼絲架前端弧形相連形成雙L豎臂和雙L橫臂;雙L豎臂位于坐墊下部凹槽內,雙L橫臂位于坐墊外側并連接于擺桿前端。

設置有能套裝在坐墊一側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與橫桿末端連接,或者與單L型推桿末端連接,或者與固定帶位于雙L型鋼絲架之間隙內。

所述擺桿為復合擺桿,包括主動擺桿和從動擺桿;主動擺桿前端設置端軸孔,后端設置擺桿牽引頭;從動擺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后端與主動擺桿匹配貼合;所述從動擺桿中軸孔和主動擺桿的端軸孔分別鉸接在內殼的定軸一和定軸二上。所述擺桿牽引頭通過傳動裝置與腳踏裝置傳動連接。

擺桿為平行的雙桿結構,其中一桿長度大于另一桿長度;長桿和短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長桿的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短桿的后端位于擺桿中軸孔附近且為圓弧面,該圓弧面與擺桿中軸孔同心。所述擺桿牽引頭設置有擋塊嵌入孔,擋塊嵌入孔的中部設置有線槽。與擺桿配合安裝的內殼上設置有定軸孔,并在定軸孔一側設置有支撐臺,擺桿中軸孔通過軸承安裝于定軸孔的兩側,同時短桿后端的圓弧面頂壓在支撐臺表面。

設置有柔性釋放機構,柔性釋放機構包括底座側板或外殼、擺桿,所述底座或外殼上端設置定軸,擺桿中部設置擺桿中軸孔,所述擺桿中軸孔安裝于定軸上;擺桿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擺桿牽引頭一側設置有擋板;在所述底座側板或外殼上還設置有翻轉軸,安裝于翻轉軸上的翻轉架的一側設置用于約束擺桿牽引頭的彈性擋止機構,另一側設置牽引孔;牽引孔的上端連接有回位彈簧;牽引孔的下端通過牽引彈簧連接腳踏桿,或者,位于彈性擋止機構外框底部設置有套槽,在套槽內匹配安裝有內套桿,內套桿下端通過銷軸鉸接有弧形杠桿,弧形杠桿的后端連接有牽引彈簧,牽引彈簧的下端連接腳踏桿。

所述彈性擋止機構包括卡槽,卡槽與所述擋板配合;在卡槽前端設置限位擋板,在卡槽后側設置彈性銷。所述彈性銷包括套管,套管內套裝有螺栓并在螺栓下端固定有彈性擋舌,螺栓上端位于套管上部設置有擋頭,螺栓上套裝有彈簧。

設置有拉桿式釋放機構,拉桿式釋放機構包括釋放桿和動擋塊、定擋塊,所述釋放桿的內端鉸接于擺桿的后端并能自由上下擺動,所述動擋塊固定在釋放桿靠近內端位置,釋放桿外端穿過底座側板之外,所述定擋塊固定于底座側板邊緣,當釋放桿向前伸出后,所述動擋塊能卡固于定擋塊外側形成約束關系。動擋片位于釋放桿上能夠滑動,并設置有約束動擋片滑動的鎖緊機構。

所述腳踏裝置采用擺動式腳踏裝置,包括腳踏板和底座,底座兩側設置對稱側壁,兩側壁前端上部設置有底座定軸孔,腳踏板底面與底座側壁上表面匹配扣合,腳踏板下表面前部兩側設置腳踏板定軸孔,中部兩側設置腳踏板動軸孔;所述腳踏板定軸孔通過轉軸一安裝于底座定軸孔上;所述腳踏板定軸孔通過轉軸二鉸接有支撐框,支撐框下端通過轉軸三安裝有滑輪,在轉軸三上套裝有輔助連板,輔助連板上設置有用于連接閘線末端的固定扣;在所述腳踏板或者底座的前端設置有閘管擋止機構。

所述腳踏裝置采用豎向驅動腳踏裝置,所述豎向驅動腳踏裝置包括腳踏蓋和底座以及其間的骨架驅動機構;所述骨架驅動機構包括平行設置的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連桿一和連桿二;所述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分別包括兩側壁,兩側壁的中部設置有中軸孔,兩側壁的兩端分別設置條形孔;所述連桿一和連桿二的中部設置中部短軸孔,一端設置端部長軸孔,另一端設置端部短軸孔;連桿一與連桿二相互扣合為一組形成“×”狀連桿小組,扣合后的兩中部短軸孔內安裝有短軸;相鄰連桿小組的不封閉端部短軸孔與封閉端部短軸孔對接重合,組成連桿大組;兩個連桿大組分別位于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兩側,對應的連桿大組端部長軸孔內安裝長滑軸,長滑軸位于相應條形孔內,對應連桿大組的端部短軸孔內安裝長定軸,長定軸位于腳踏骨架或底座骨架的中軸孔內;所述腳踏蓋和底座分別覆蓋包裹于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外側;在底座骨架和底座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安裝閘管的讓位孔;以及在底座骨架內一個長滑軸上設置有閘管擋臺,底座骨架內另一個長滑軸上設置固定閘線端頭的固定扣;在所述腳踏骨架或底座骨架設置有上限位調節機構或下限位調節機構。

在底座側板的側面設置有外殼,所述外殼包裹于底座側板的外側,所述定軸連接于外殼和底座側板之間。

在底座側板的側面設置有內殼,內殼貼合于底座側板側面,外殼與內殼相互扣接;所述定軸設置于內殼與外殼之間,或者定軸同時連接底座側板、內殼和外殼。

所述底座的底板包括兩個卡固于坐墊軸座下方固定栓外側的插孔,所述兩插孔位于底座底板的側部或者一個位于底座底板的端部另一個位于底座底板的側部。

所述驅動部位是在擺桿前端座內側設置向坐墊一側凸出的支撐部,支撐部位于坐墊底部用于托起坐墊。

所述驅動部位是在擺桿前端座水平安裝有至少一根向坐墊一側凸出的滑桿,滑桿于坐墊底部用于托起坐墊。

所述腳踏桿包括腳踏段和支撐段,以及位于腳踏段和支撐段之間的腳踏桿牽引孔,所述牽引彈簧的下端連接于腳踏桿牽引孔內。

所述傳動裝置為閘線,包括閘線管和內芯線內芯線一端設置擋塊,內芯線另一端固定于腳踏裝置的驅動部件上;所述擺桿牽引頭設置有擋塊嵌槽,擋塊安裝于擺桿牽引頭的擋塊嵌槽內;閘線管的一端支撐于閘線管擋座上,另一端支撐于腳踏裝置的外殼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坐便器的坐墊轉軸座對本發明中底座進行固定,使底座的大部分處于隱蔽狀態,隱蔽性強。底座的側板上可以固定體積較小的外殼,使外觀整潔,基本不影響坐便器的外觀。

2、本發明利用腳踏驅動坐墊升起,使用非常方便,不用手接觸坐便器坐墊,干凈衛生。

3、本發明結構簡化,設計合理,能根據需要提高部件強度而不影響配合性能,裝配非常簡單,制造成本較低。底板設置的插孔非常便于安裝和拆卸。無需對現有坐便器或坐墊做任何修改,從而達到較廣的普及性和低成本特點。

4、本發明還可以增設調節緩沖機構,針對目前沒有緩沖性能的坐便器坐墊使用。能夠根據需要調節坐墊的最大高度,并具有緩沖性能,效果非常好。

5、本發明設計兩種釋放方式,通過腳踩腳踏桿或者用腳輕輕抬升釋放桿即可達到釋放效果。操作非常簡單,除了能夠通過腳踏的方式驅動翻轉架轉動用于釋放擺桿作用外,通過手動直接使坐墊向下翻轉時,也能驅動擺桿與翻轉架一起轉動,轉動到一定角度后使兩者脫離。可見,手動翻轉坐墊不會對該裝置造成任何損壞。從而本發明具有腳踏釋放和手動釋放兩種功能。

6、本發明可以根據需要所使用坐便器坐墊重力和翻轉驅動力度而進行對閘線行程調節,或者根據情況人為控制腳踩力度。采用復合擺桿后,坐墊翻轉變得靈活不受約束,無論閘線行程是否到位,或是腳踩力度是否達到最大限度,因坐墊存在運動慣性而能自動升起。從而有效防止坐墊與上蓋猛烈撞擊的情況發生,具有緩沖功能,使用效果非常好。

7、本發明將擺桿局部加寬,是擺桿中軸孔具有雙孔結構,而且短桿具有圓弧面,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因擺桿收到偏心壓力而找出扭轉運動問題。不僅提高了擺桿強度,而且很好地克服扭轉運動問題,提高擺桿使用壽命和運行的平穩性。該結構簡單可行,能很好地應用于單邊驅動裝置內,非常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外觀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3是本發明的去殼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柔性釋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5是圖4的展開狀態示意圖;

圖6是圖3中調節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3柔性釋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8是本發明的外觀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9是本發明的去殼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拉桿式釋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的展開狀態示意圖;

圖12是圖9中調節機構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9中擺桿結構示意圖;

圖14是圖9中擺桿與內殼裝配狀態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的外觀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16是圖15中從動擺桿與內殼裝配狀態示意圖;

圖17是本發明擺動式腳踏裝置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18是圖17的展開狀態示意圖;

圖19是圖18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0是圖18中底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1是圖18中腳踏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2是圖18中擋板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本發明腳踏驅動裝置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4是圖23的裝配示意圖;

圖25是圖24中骨架部分的側面圖;

圖26是圖25中連桿及軸的安裝示意圖;

圖27是連桿一的剖檢圖;

圖28是連桿二的剖面圖;

圖29是圖25的仰視圖;

圖30是腳踏骨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1是圖25的俯視圖;

圖32是圖31中調節部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為坐便器,2為坐墊,3為坐墊軸座,4為坐墊轉軸,5為翻轉裝置,6為腳踏裝置,7為閘線,71為閘線管擋座,72為閘線,73為閘線擋塊,8為釋放桿,81為動擋臺,82為定擋臺,83為鉸接孔。511為底座底板,512為底座側板,513為底座端插口,514為底座側插口,515為固定孔,516為內殼,517為固定孔,518為支撐臺;521為外殼面板,522為外殼立板,531為擺桿,531a為從動擺桿,531b為主動擺桿,532為擺桿前端座,533為擺桿中軸座,533a為從動擺桿中軸座,533b為主動擺桿端軸套,534為擺桿牽引頭,535為擋塊嵌槽,536為進線口,537為推桿,5371為單L型推桿,538為擋板,5381為輔助支撐腿,539為圓弧轉動支撐面,541為調節支座,542為調節螺桿,543為定位螺母,544為定位導向槽,545為彈簧,546為內通孔,547為外通孔,548為頂頭;561為翻轉架,562為翻轉軸,563為牽引孔,564為回位彈簧,565為牽引彈簧,566為腳踏桿,567為套管,568為螺栓,569為擋頭,570為彈性擋舌,571為限位擋板,572為卡槽,573為腳踏桿牽引孔,574為腳踏桿支撐段。

711a為底座側壁,712a為底座支撐腳,713a為底座定軸孔,714a為底座軸座,721a為腳踏板,722a為腳踏板動軸孔,723a為腳踏板定軸孔,724a為腳踏板側壁,731a為支撐框,732a為滑輪,733a為輔助連板,734a為固定扣,741a為擋板座,742a為閘管插槽,743a為閘線槽,744a為內卡臺,751a為閘管,752a為閘線,753a為閘線擋塊。

711b為腳踏蓋,712b為腳踏蓋固定孔,721b為腳踏骨架,722b為腳踏骨架固定孔,723b為腳踏骨架條形孔,724b為腳踏骨架中軸孔,731b為底座骨架,732b為底座骨架固定孔,733b為底座骨架條形孔,734b為底座骨架中軸孔,735b為骨架讓位孔,741b為底座,742b為底座固定孔,743b為閘線管安裝孔,751b為連桿一,752b為連桿二,753b為長滑軸,754b為長定軸,755b為短軸,756b為長軸套,757b為短軸套,758b為長軸孔,759b為短軸孔,761b為閘管,762b為閘線,763b為擋塊,764b為閘管擋臺,765b為固定扣,771b為腳踏墊,772b為地墊,781b為調節架,782b為上限位調節螺桿,783b為拉簧桿,784b為拉簧,785b為內嵌螺母,786b為上擋邊,787b為拉簧座,788b為側擋邊,789b為通孔,791b為下限位調節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第一種插固式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裝置,參見圖2和圖3,包括底座、擺桿、內殼和外殼,以及定軸。

參圖1和圖5,底座包括底板和側板,底座底板511固定在坐墊轉軸座3上或固定在坐墊轉軸座3與坐便器1之間。底座底板511包括兩個卡固于坐墊軸座下方固定栓外側的插孔,一個插孔位于底座底板511的端部,為底座端插口513。另一個插孔位于底座底板511的側部,底座側插口514。

在底座側板512的側面同時設置有內殼516和外殼,內殼貼合于底座側板512側面,外殼與內殼相互扣接。定軸設置于內外殼之間并同時連接底座側板512。從而定軸與底座固定為一體,強度很高。

如圖3,擺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所述擺桿中軸孔鉸接在定軸上。參見圖7,擺桿牽引頭通過傳動裝置與腳踏裝置傳動連接;所述擺桿前端座設置有能與坐墊底部接觸的驅動部位。其中傳遞裝置為閘線,閘線7包括閘線管和內芯線,內芯線一端設置擋塊,內芯線另一端固定于腳踏裝置的驅動部件上,閘線管的一端支撐于閘線管擋座71上,另一端支撐于腳踏裝置的外殼上。

還設置有柔性釋放機構,柔性釋放機構包括底座側板或外殼、擺桿,所述底座或外殼上端設置定軸,擺桿中部設置擺桿中軸孔,所述擺桿中軸孔安裝于定軸上;擺桿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擺桿牽引頭一側設置有擋板;在所述底座側板或外殼上還設置有翻轉軸,安裝于翻轉軸上的翻轉架的一側設置用于約束擺桿牽引頭的彈性擋止機構,另一側設置牽引孔;牽引孔的上端連接有回位彈簧,牽引孔的下端連接牽引彈簧,牽引彈簧的下端連接腳踏桿

所述彈性擋止機構包括卡槽,卡槽與所述擋板配合;在卡槽前端設置限位擋板,在卡槽后側設置彈性銷。所述彈性銷包括套管,套管內套裝有螺栓并在螺栓下端固定有彈性擋舌,螺栓上端位于套管上部設置有擋頭,螺栓上套裝有彈簧。

所述腳踏桿包括腳踏段和支撐段,以及位于腳踏段和支撐段之間的腳踏桿牽引孔,所述牽引彈簧的下端連接于腳踏桿牽引孔內。

實施例2:在實施例1基礎上,刪除內殼。即在底座側板512的側面只設置有外殼,改外殼包裹于各定軸和各動軸外側。所述定軸一和定軸二同時連接于外殼和底座側板之間。

實施例3:在實施例1基礎上,刪除內殼和外殼。參見圖7,定軸一和定軸二直接設置于底座側板512的外側面上。

實施例4:在實施例1基礎上,驅動部位做出修改。將驅動部位直接設置在擺桿的前端內側,例如將擺桿設計為L形,擺桿前端內側向坐墊一側凸出的支撐部位于坐墊底部用于托起坐墊。

實施例5:在實施例1基礎上,驅動部位是在擺桿前端座水平安裝有至少一根向坐墊一側凸出的橫桿,橫桿于坐墊底部用于托起坐墊。

實施例6:在實施例1基礎上,還設置有下限位調節緩沖機構或上限位調節緩沖機構,所述調節緩沖機構是在外殼內側設置有調節支座,調節支座內部中空區設置為定位導向槽,定位導向槽內匹配套裝有定位螺母使調節螺母只能軸向移動而不能轉動,調節螺桿貫穿于調節支座內部并與定位螺母安裝在一起,所述定位螺母的外端面與定位導向槽內端面之間設置有壓力彈簧。

實施例7,參見圖8,在實施例1基礎上,牽引孔的上端連接有回位彈簧,位于彈性擋止機構外框底部設置有套槽,在套槽內匹配安裝有內套桿,內套桿下端通過銷軸鉸接有弧形杠桿,弧形杠桿的后端連接有牽引彈簧,牽引彈簧的下端連接腳踏桿。

實施例8,參見圖10-圖13,第二種插固式坐便器坐墊翻轉驅動裝置,包括底座、擺桿、內殼和外殼,以及定軸。

參圖9和圖14,底座包括底板和側板,底座底板511固定在坐墊轉軸座3上或固定在坐墊轉軸座3與坐便器1之間。底座底板511包括兩個卡固于坐墊軸座下方固定栓外側的插孔,一個插孔位于底座底板511的端部,為底座端插口513。另一個插孔位于底座底板511的側部,底座側插口514。

在底座側板512的側面同時設置有內殼516和外殼,內殼貼合于底座側板512側面,外殼與內殼相互扣接。定軸設置于內外殼之間并同時連接底座側板512。從而定軸與底座固定為一體,強度很高。

如圖13和圖14,所述擺桿為平行的雙桿結構,其中一桿長度大于另一桿長度;長桿和短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長桿的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短桿的后端位于擺桿中軸孔附近且為圓弧面,該圓弧面與擺桿中軸孔同心。所述擺桿牽引頭設置有擋塊嵌入孔,擋塊嵌入孔的中部設置有線槽。

如圖16,與擺桿配合安裝的內殼上設置有定軸孔,并在定軸孔一側設置有支撐臺,擺桿中軸孔通過軸承安裝于定軸孔的兩側,同時短桿后端的圓弧面頂壓在支撐臺表面。

擺桿前端座設置有能與坐墊底部接觸的驅動部位,即在擺桿前端座設置有插孔,插孔內固定安裝有單L型推桿,單L型推桿含有雙橫臂和單縱臂,雙橫臂插入擺桿前端座對應插孔內,單縱臂嵌入坐墊底部凹槽內。

傳遞裝置為閘線,閘線7包括閘線管和內芯線,內芯線一端設置擋塊,內芯線另一端固定于腳踏裝置的驅動部件上,閘線管的一端支撐于閘線管擋座71上,另一端支撐于腳踏裝置的外殼上。

腳踏裝置是通過腳踏驅動使閘線從閘管內拉出或送入。可以采用現有普通腳踏裝置。

本實施例設置的調節緩沖機構,針對目前沒有緩沖性能的坐便器坐墊使用。能夠根據需要調節坐墊的最大高度,并具有緩沖性能,效果非常好。

實施例9:在實施例8基礎上,采用復合擺桿。參見圖15和圖16,包括主動擺桿和從動擺桿。其中,主動擺桿前端設置端軸孔,后端設置擺桿牽引頭。從動擺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后端與主動擺桿匹配貼合。

從動擺桿中軸孔和主動擺桿的端軸孔分別鉸接在內殼的定軸一和定軸二上。所述擺桿牽引頭通過傳動裝置與腳踏裝置傳動連接。所述傳動裝置為閘線,包括閘線管和內芯線內芯線一端設置擋塊,內芯線另一端固定于腳踏裝置的驅動部件上;所述擺桿牽引頭設置有擋塊嵌槽,擋塊安裝于擺桿牽引頭的擋塊嵌槽內;閘線管的一端支撐于閘線管擋座上,另一端支撐于腳踏裝置的外殼上。

本實施例采用復合擺桿后,坐墊翻轉變得靈活不受約束,無論閘線行程是否到位,或是腳踩力度是否達到最大限度,因坐墊存在運動慣性而能自動升起。從而有效防止坐墊與上蓋猛烈撞擊的情況發生,具有緩沖功能,使用效果非常好。

實施例10:在實施例8或9基礎上,將擺桿設計為增強增穩擺桿,參見圖13和圖14,增強增穩擺桿為平行的雙桿結構,其中一桿長度大于另一桿長度。長桿和短桿的前端設置有擺桿前端座、中部設有擺桿中軸孔,長桿的后端設置有擺桿牽引頭,短桿的后端位于擺桿中軸孔附近且為圓弧面,該圓弧面與擺桿中軸孔同心。與擺桿配合安裝的內殼上設置有定軸孔,并在定軸孔一側設置有支撐臺,擺桿中軸孔通過軸承安裝于定軸孔的兩側,同時短桿后端的圓弧面頂壓在支撐臺表面。

本實施例將擺桿局部加寬,是擺桿中軸孔具有雙孔結構,而且短桿具有圓弧面,從而有效地克服了因擺桿收到偏心壓力而找出扭轉運動問題。不僅提高了擺桿強度,而且很好地克服扭轉運動問題,提高擺桿使用壽命和運行的平穩性。該結構簡單可行,能很好地應用于單邊驅動裝置內,非常實用。

實施例11:參見圖17-圖22,腳踏裝置采用擺動式腳踏裝置,包括腳踏板和底座,底座兩側設置對稱側壁,兩側壁前端上部設置有底座定軸孔,腳踏板底面與底座側壁上表面匹配扣合,腳踏板下表面前部兩側設置腳踏板定軸孔,中部兩側設置腳踏板動軸孔;所述腳踏板定軸孔通過轉軸一安裝于底座定軸孔上;所述腳踏板定軸孔通過轉軸二鉸接有支撐框,支撐框下端通過轉軸三安裝有滑輪,在轉軸三上套裝有輔助連板,輔助連板上設置有用于連接閘線末端的固定扣;在所述腳踏板或者底座的前端設置有閘管擋止機構。

利用抬高的定轉軸使腳踏板翻轉高度抬高,腳踏板驅動支撐框及滑輪運動,可使滑輪形成增大,滿足足夠的牽拉行程,是腳踏裝置符合使用需求。

腳踏板處于低位時能夠與底座側壁匹配相扣,外形平滑美觀。支撐腳不僅能夠提高腳踏裝置的穩定性,而且配合圖案后能夠實現多種動物類型設計,滿足人們需求,便于推桿應用。

支點被抬高的腳踏板,便于前端設置延伸部,將閘管約束與延伸部位后,可進一步延長閘線牽拉的有效行程。

實施例12:參見圖23-圖32,腳踏裝置采用豎向驅動腳踏裝置,包括腳踏蓋和底座以及其間的骨架驅動機構;所述骨架驅動機構包括平行設置的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連桿一和連桿二;所述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分別包括兩側壁,兩側壁的中部設置有中軸孔,兩側壁的兩端分別設置條形孔;所述連桿一和連桿二的中部設置中部短軸孔,一端設置端部長軸孔,另一端設置端部短軸孔;連桿一與連桿二相互扣合為一組形成“×”狀連桿小組,扣合后的兩中部短軸孔內安裝有短軸;相鄰連桿小組的不封閉端部短軸孔與封閉端部短軸孔對接重合,組成連桿大組;兩個連桿大組分別位于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兩側,對應的連桿大組端部長軸孔內安裝長滑軸,長滑軸位于相應條形孔內,對應連桿大組的端部短軸孔內安裝長定軸,長定軸位于腳踏骨架或底座骨架的中軸孔內;所述腳踏蓋和底座分別覆蓋包裹于腳踏骨架和底座骨架外側;在底座骨架和底座的一側設置有用于安裝閘管的讓位孔;以及在底座骨架內一個長滑軸上設置有閘管擋臺,底座骨架內另一個長滑軸上設置固定閘線端頭的固定扣;在所述腳踏骨架或底座骨架設置有上限位調節機構或下限位調節機構。

本實施例巧妙地利用連桿與滑動配合的關系,設計出豎向腳踩驅動的腳踏驅動裝置,使用非常方便,該設計可滿足外觀平整。豎向運動轉換為兩端長滑軸的同時張開與收縮,從而使驅動行程增加一倍。而且可根據需要調整閘線末端于長滑軸上的距離,實現不同比例的驅動行程。

對腳踏驅動裝置設置了上限位調節機構和下限位調節機構,其目的是防止腳踏力度過大時造成坐墊與上蓋的強烈碰撞,以及防止坐墊下落過快造成撞擊噪聲。而且,通過上限位調節機構,可以實現腳踏高度的任一調節,從而確保閘線原始牽拉位置的合理性。例如,部分坐便器坐墊的重量很大,有時甚至將坐墊與坐便器蓋一起驅動,而擺桿只用于驅動坐墊根部區域,力矩較短,導致初始腳踏力度必須很大,啟動難度大而且容易損壞部件。通過上限位調節機構的適當調節,即在腳踏之前首先利用拉簧對擺桿施加足夠預應力但不使坐墊抬起,此時在拉簧預應力輔助作用下,腳踏時就變得非常輕松。

說明:以上各實施例附圖均為示意圖,其尺寸與坐墊輪廓并沒有完全匹配,在保持整體結構關系不變的情況下,局部尺寸還可以有適當調整,使其匹配于坐便器及坐墊。

以上各實施例并沒有完全枚舉本發明全部實施方式,還可以將以上實施例中各部件適當變形,以及各實施例不同特征的組合成新的實施方式,應視為等同于上述實施方式,屬于本發明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乌拉特前旗| 高青县| 武宣县| 荔浦县| 武安市| 克东县| 南投县| 体育| 元谋县| 上杭县| 汝城县| 嘉定区| 栾川县| 文化| 荆门市| 鸡东县| 吴忠市| 南漳县| 平利县| 蚌埠市| 阿合奇县| 陆丰市| 通州区| 兴隆县| 溆浦县| 河东区| 阿图什市| 周口市| 都江堰市| 德州市| 怀集县| 新兴县| 金昌市| 水富县| 比如县| 长武县| 云龙县| 镇坪县| 永顺县| 定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