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蠶絲冬被,包括紗布套和蠶絲被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蠶絲被胎包括四層機制蠶絲綿層,相鄰的機制蠶絲綿層之間夾有手工蠶絲綿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蠶絲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制蠶絲綿層包括4-8張機制蠶絲綿,所述手工蠶絲綿層至少包括4張手工蠶絲綿片。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蠶絲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制蠶絲綿和手工蠶絲綿片均由桑蠶絲或柞蠶絲制成。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蠶絲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制蠶絲綿和手工蠶絲綿片均由桑蠶絲制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蠶絲冬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蠶絲被胎的質量為2-4kg。
6.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蠶絲冬被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蠶絲冬被的加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稱取機制蠶絲綿和手工蠶絲綿,將機制蠶絲綿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機制蠶絲綿包含多張機制蠶絲綿;同時,將手工蠶絲綿剝離分片成手工蠶絲綿片,并將其平均分成三份;
(2)在一份機制蠶絲綿中,取一張機制蠶絲綿并將其在操作臺上沿操作臺的長邊展開鋪平,隨后取第二張機制蠶絲綿沿著操作臺的短邊展開鋪平并覆蓋在第一張機制蠶絲綿上,重復此過程直至剩余一張機制蠶絲綿,即得到待完成的第一層機制蠶絲綿層;
(3)在一份手工蠶絲綿片中,取一張手工蠶絲綿片拉伸為與蠶絲冬被尺寸一致的方片狀絲綿網,并覆蓋在待完成的第一層機制蠶絲綿層上,同時整理四邊;隨后,在該份手工蠶絲綿片中,取兩張手工蠶絲綿片并重復上述操作;然后,在該份手工蠶絲綿片中另取一張手工蠶絲綿片,將手工蠶絲綿拉成小于蠶絲冬被尺寸的方片并覆蓋在第三張手工蠶絲綿網中心之上;隨后重復循環依次拉伸三張與蠶絲冬被尺寸一致的手工蠶絲綿片和一張小于蠶絲冬被尺寸的手工蠶絲綿片,并依次進行鋪設,得到第一層手工蠶絲綿層;
(4)取第二份機制蠶絲綿,并從中取出一張機制蠶絲綿,將其在操作臺上沿操作臺的短邊展開鋪平,隨后在該份機制蠶絲棉中取第二張機制蠶絲綿沿著操作臺的長邊展開鋪平并覆蓋在第一張機制蠶絲綿上,重復此過程并得到第二機制蠶絲綿層;
(5)重復加工步驟(3)在第二層機制蠶絲綿層之上覆蓋第二層手工蠶絲綿層;
(6)重復加工步驟(4)在第二層手工蠶絲綿層之上覆蓋第三層機制蠶絲綿層;
(7)重復加工步驟(3)在第三層機制蠶絲綿層之上覆蓋第三層手工蠶絲綿層;
(8)重復加工步驟(4)在第三層手工蠶絲綿層之上覆蓋第四層機制蠶絲綿層;
(9)做裙邊,隨后將上述待完成的被胎整體翻轉180°,將步驟(2)中剩余的一張機制蠶絲綿沿操作臺的短邊方向展開攤平,并覆蓋在待完成的第一層機制蠶絲綿層之上,隨后做裙邊并包裹四周即得到被胎;
(10)將被胎每邊進行打結固定,隨后蓋紗布套縫紉即得到蠶絲冬被。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蠶絲冬被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加工過程中所述步驟1稱取的機制蠶絲綿的總質量為手工蠶絲綿總質量的4倍。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蠶絲冬被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第一張機制蠶絲綿、步驟(8)中的最后兩張機制蠶絲綿以及步驟(2)中剩余的一張機制蠶絲綿在展開鋪平后還要進一步接層翻包,即:將相應機制蠶絲綿從一側上下均勻拆分,并使得拆分所得上片面積為被胎面積的1/2,然后將上片疊放,并使得上片覆蓋于未分離的一側。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蠶絲冬被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從第二張機制蠶絲綿片開始、步驟(4)中的全部機制蠶絲綿片、步驟(6)中的全部機制蠶絲綿片以及步驟(8)中不包括最后兩張機制蠶絲綿的其他機制蠶絲綿都需在展開鋪平之后進行削邊填芯,即:將機制蠶絲綿從一側開始上下均勻拆分,并使得拆分所得上片的面積為被胎面積的1/2,然后將上片疊放并使得上片覆蓋于未分離的一側,進一步再將所述上片繼續向分離的一側對折為被胎面積的1/4。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蠶絲冬被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手工蠶絲綿拉伸的操作步驟如下:
(1)取一張手工蠶絲綿懸空水平放置,
(2)將手工蠶絲綿四邊均勻拉伸至所需方片狀的完整絲網,
(3)將步驟(2)得到的方片狀的完整絲網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