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豆皮切槽。
背景技術:
目前,豆皮在制作完成后是長短不一的長條,這種長短參差不齊使得在包裝上有很大的難題,在案板上切割豆皮一是不容易找到足夠長的案板,豆皮落在案板外不能保障食品的衛生,二是很難控制每次切割的長度一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豆皮切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豆皮切槽,其特征在于切割臺(1)為帶有臺面的四柱結構,切割臺(1)的臺面上設有案板(2),案板(2)的兩側設有護板(4),護板(4)上等距的設有若干切槽(3)。
本發明一種豆皮切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護板(4)為不銹鋼材料制成。
本發明一種豆皮切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槽(3)的寬度為0.3-1cm。
本發明一種豆皮切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槽(3)每個切槽之間的間距為20-50cm。
本發明一種豆皮切槽,長條形的案板使得豆皮能夠全部放在案板上,案板兩側設置護板,使得待切割的豆皮不會在切割時滑出案板,在切割豆皮時只需使用刀具沿切槽向下進行切割,護板上等距設置的切槽便使得每次切割的豆皮長度一致,便于包裝。
附圖說明
附圖1是一種豆皮切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切割臺;2-為案板;3-為切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豆皮切槽,切割臺1為帶有臺面的四柱結構,切割臺1的臺面上設有案板2,案板2的兩側設有護板4,護板4上等距的設有若干切槽3,護板4為不銹鋼材料制成,切槽3的寬度為0.3cm,每個切槽3之間的間距為20cm。
實施例2:一種豆皮切槽,切割臺1為帶有臺面的四柱結構,切割臺1的臺面上設有案板2,案板2的兩側設有護板4,護板4上等距的設有若干切槽3,護板4為不銹鋼材料制成,切槽3的寬度為1cm,每個切槽3之間的間距為50cm。
實施例3:一種豆皮切槽,切割臺1為帶有臺面的四柱結構,切割臺1的臺面上設有案板2,案板2的兩側設有護板4,護板4上等距的設有若干切槽3,護板4為不銹鋼材料制成,切槽3的寬度為0.6cm,每個切槽3之間的間距為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