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領域,具體是一種掃地機器人灰塵盒。
背景技術:
隨著智能機器人科技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吸塵器進入用戶家庭,大大提高了人們生活的舒適度和便利性。用戶在選擇和購買智能吸塵器時,注重產品性價比及操作的便利性。降低產品成本,設計簡單易操作的產品,就可以爭取更多的消費者。現有技術中掃地機塵盒和吸塵組件分離,即塵盒不具有主動吸塵功能,而智能吸塵器的灰塵盒是清潔系統的核心組件,要有很好的集塵能力,又要便于用戶清潔塵盒內的垃圾灰塵,所以具有主動吸塵功能且好拆卸組裝的塵盒,是本技術的核心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主動吸塵功能且好拆卸組裝的掃地機器人灰塵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掃地機器人灰塵盒,包括清掃塵倉和吸塵倉,所述清掃塵倉的開口與清掃裝置清掃刷頭對接,所述吸塵倉形成有互相連通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貼近地面,所述吸塵倉內設有風機組件和過濾網層支架,所述風機組件設在所述吸塵倉出風口位置,所述過濾網層支架設置于進風口位置,分隔整個吸塵倉空間形成過濾面,灰塵盒底端設置有一個可拆裝的拖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掃塵倉開口設有斜向上的交錯凸出擋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風機組件包括風機盒、設置于風機盒內的電機及風扇,所述電機與風扇傳動連接,所述風機盒側面設置有風機盒蓋,所述風機盒蓋設置有缺口形成出風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過濾網層支架活動鉸接于灰塵盒上,可旋入和轉出灰塵盒,所述過濾網層支架端面設置有過濾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拖板上設有拖布。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產品通過在灰塵盒中設置兩個集塵倉,實現具有主動吸塵功能且好拆卸組裝的塵盒,同時在底面設置有拖板,可選擇在需要拖地時裝配上進行拖地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拖板拆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風機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1~3中:清掃塵倉1、吸塵倉2、風機組件3、過濾網層支架4、拖板5、凸出擋塊6、過濾網7、風機盒301、電機302、風扇303、風機盒蓋30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一種掃地機器人灰塵盒,包括清掃塵倉1和吸塵倉2,所述清掃塵倉1的開口與清掃裝置清掃刷頭對接,所述吸塵倉2形成有互相連通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貼近地面,所述吸塵倉內設有風機組件3和過濾網層支架4,所述風機組件3設在所述吸塵倉出風口位置,所述過濾網層支架4設置于進風口位置,分隔整個吸塵倉2空間形成過濾面,灰塵盒底端設置有一個可拆裝的拖板5;所述清掃塵倉1開口設有斜向上的交錯凸出擋塊6;所述風機組件3包括風機盒301、設置于風機 盒301內的電機302及風扇303,所述電機302與風扇303傳動連接,所述風機盒301側面設置有風機盒蓋304,所述風機盒蓋304設置有缺口形成出風口;所述過濾網層支架4活動鉸接于灰塵盒上,可旋入和轉出灰塵盒,所述過濾網層支架端面4設置有過濾網7;所述拖板6上設有拖布。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原理為:本實用新型產品通過在灰塵盒中設置兩個集塵倉,分別為清掃塵倉1和吸塵倉2,清掃塵倉1與清掃裝置的刷頭對接,接收清掃裝置清掃上來的較大垃圾及部分灰塵,吸塵倉2內設風機組件3,通過吸塵方式將地面灰塵進行清潔,并由過濾網層支架4上的過濾網7對灰塵進行過濾,完成收集,實現具有主動吸塵功能且好拆卸組裝的塵盒,同時在底面設置有拖板6,可選擇在需要拖地時裝配上進行拖地作業。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