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飲水桶托起裝置,具體為一種可以進行折疊的水桶托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尤其是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開始以更具環保、原生態、無輻射等理念來構件自己的生活工作空間,進而實現精神上的鼓勵與慰忌。
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水資源不大量的污染,作為人們生活用必須的水,成為了人們關注的重點,為了能夠飲用到潔凈的水資源,大量的桶裝純凈水、礦泉水等走入人們的生活?,F有的桶裝水通常是放置在飲水機或凈水機上面,進行加熱或過濾后進行飲用。而由于桶裝水口與飲水機長期的浸泡接觸,和飲水機濾芯處的潮濕環境,導致被污染的機率十分高,尤其是過濾芯的污垢的產生,更是污染了人們的飲用水,因此,如果能夠將潔凈的純凈水更好的讓人們使用,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收放折疊的木質桶裝水托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新型水桶托架,包括通過第一銷軸3連接的第一矩形支架2和第二矩形支架4,所述的第二矩形支架4上設置有定位杯托架8,所述的定位杯托架8為矩形框,一端與第二矩形支架4通過第二銷軸5連接,同時通過卡槽結構與第一矩形支架2進行固定;所述的第一矩形支架2和第二矩形支架4頂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托板1和第二托板10;
所述的第一托板1包括板體,已經設置在板體上的桶體固定槽a;所述的第一托板1通過設置在板體上的固定孔內穿固定銷釘與架體固定;
第一矩形支架2包括兩條縱向平行的第一縱桿,以及設置在第一縱桿頂部之間的第一托板1,設置在第一縱桿中間的定位固定板9,和設置在第一縱桿底部之間的第一固定桿7;
所述的定位固定板9的板體內設置有卡槽b;
所述的第二矩形支架4包括兩條縱向平行的第二縱桿,以及設置在第二縱桿頂部之間的第二托板10,所述的第二托板10上設置有出水嘴固定槽c,以及設置在第二縱桿底部之間的第二固定桿6;
所述的定位杯托架8為矩形板,包括設置有內陷卡臺槽f的底桿d和設置在底桿d上的底桿固定桿e。
積極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且采用純木質材質,便于折疊收放,并且采用重力原理,可以將桶裝水進行很好的固定放置,并進行水的流放。木質的結構,增加了原生態的意蘊,同時不會對地板造成摩擦,也不會產生輻射等危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三;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四;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五;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六;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七;
圖中為:第一托板1、第一矩形支架2、第一銷軸3、第二矩形支架4、第二銷軸5、第二固定桿6、第一固定桿7、定位杯托架8、定位固定板9、第二托板10、桶體固定槽a、卡槽b、出水嘴固定槽c、底桿d、底桿固定桿e、
卡臺槽f。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新型水桶托架,包括通過第一銷軸3連接的第一矩形支架2和第二矩形支架4,所述的第二矩形支架4上設置有定位杯托架8,所述的定位杯托架8為矩形框,一端與第二矩形支架4通過第二銷軸5連接,同時通過卡槽結構與第一矩形支架2進行固定;所述的第一矩形支架2和第二矩形支架4頂部分別設置有第一托板1和第二托板10;
所述的第一托板1包括板體,已經設置在板體上的桶體固定槽a;所述的第一托板1通過設置在板體上的固定孔內穿固定銷釘與架體固定;
第一矩形支架2包括兩條縱向平行的第一縱桿,以及設置在第一縱桿頂部之間的第一托板1,設置在第一縱桿中間的定位固定板9,和設置在第一縱桿底部之間的第一固定桿7;
所述的定位固定板9的板體內設置有卡槽b;
所述的第二矩形支架4包括兩條縱向平行的第二縱桿,以及設置在第二縱桿頂部之間的第二托板10,所述的第二托板10上設置有出水嘴固定槽c,以及設置在第二縱桿底部之間的第二固定桿6;
所述的定位杯托架8為矩形板,包括設置有內陷卡臺槽f的底桿d和設置在底桿d上的底桿固定桿e。
使用時,通過銷釘將第一固定桿7、定位固定板9和第一托板1固定在第一縱桿之間,制作好第一矩形支架2,同樣的方式制作好的第二矩形支架4及定位杯托板8,然后將定位杯托板8的一端通過第二銷軸5固定在第二矩形支架4的兩桿第二縱桿上;在將第二縱桿與第一縱桿通過第一銷軸3鉸接;當需要整個托架撐開時,將第一矩形支架2與第二矩形支架4的鉸接開合到適當角度,然后將定位固定板9的卡臺槽f卡在卡槽b內,實現架子的高低和開戶角度定位。然后將桶裝水以第一縱桿傾斜方向出水嘴向下放置;此時出水嘴向下卡在出水嘴固定槽內,桶體躺在桶體固定槽a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且采用純木質材質,便于折疊收放,并且采用重力原理,可以將桶裝水進行很好的固定放置,并進行水的流放。木質的結構,增加了原生態的意蘊,同時不會對地板造成摩擦,也不會產生輻射等危害。
以上實施案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及改進等,均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