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廚房炊具,特別是涉及一種防溢不銹鍋。
背景技術:
鍋具是常見的一種廚房炊具,其通常包括鍋體、蓋合在鍋體上的鍋蓋、以及安裝在鍋體上的手柄等。其中,鍋體主要用于盛放、容納食物原料;在烹飪食物時,通過對鍋體加熱,從而使鍋體內的食物成熟。而在加熱過程中,通過將鍋蓋蓋合在鍋體上,從而對鍋體內的熱量進行保溫、以及保壓作用,以加快食物成熟。
同時,在利用鍋體蒸、煮食物時,其內部多盛放有水。且在對鍋體加熱時,鍋內的水會產生沸騰。現有技術中的鍋蓋,僅能用于將鍋體上端蓋合住,以達到保溫、保壓作用。然而,因其鍋蓋與鍋體間無任何定位結構,且兩者間的連接強度也較低,在烹飪過程中,鍋蓋很容易從而鍋體上滑落。從而影響鍋蓋所產生的保溫、保壓效果;且導致鍋體內的水容易從鍋體中溢水,不僅影響廚房衛生,高溫、沸騰的水也極易對廚師造成燙傷等傷害。同時,高溫水從鍋體中溢出,也會導致大量熱量的流失,從而造成能源的浪費、并降低正常的烹飪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有效避免鍋蓋從鍋體上滑落的防溢不銹鋼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溢不銹鋼鍋,包括鍋體和鍋蓋,所述鍋蓋的外緣處設有沿內外方向延伸的上蓋合部,所述上蓋合部蓋合在鍋體的上端,所述鍋蓋在鄰近上蓋合部處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與鍋體上端側壁相抵靠;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限制鍋蓋相對于鍋體沿內外方向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包括內限位凸起,所述內限位凸起與鍋體的內側壁相抵靠。
進一步地,所述內限位凸起有多個、且多個內限位凸起沿鍋蓋周向間隔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內限位凸起的外側壁上設有沿內外方向延伸的貼合部,所述貼合部與鍋體的內側壁緊密貼合。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包括外限位凸起,所述外限位凸起與鍋體的外側相抵靠。
進一步進,所述外限位凸起有2個、且2個外限位凸起在鍋蓋兩側對稱分布。
進一步地,所述鍋體的上端設有沿內外方向延伸的下蓋合部,所述上蓋合部蓋合在下蓋合部上。
進一步地,所述鍋體外側壁上焊接有側把手。
進一步地,所述鍋蓋頂部安裝有上把手。
進一步地,所述上把手通過螺釘安裝在鍋蓋上。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防溢不銹鋼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中的防溢不銹鋼鍋,其鍋蓋在鄰近上蓋合部處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與鍋體上端側壁相抵靠;限位凸起用于限制鍋蓋相對于鍋體沿內外方向滑動,從而有效避免鍋蓋從鍋體上滑落;同時,利用上蓋合部與鍋體上端的貼合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鍋體中的水向外溢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防溢不銹鋼鍋的俯視圖。
圖2為圖1中A-A剖視圖。
圖3為圖1中B-B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鍋蓋的正視圖。
圖5為圖4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鍋蓋的俯視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鍋蓋的仰視立體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鍋體的俯視圖。
圖9為圖8的左視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鍋體的立體圖。
元件標號說明
1 鍋體
11 下蓋合部
12 側把手
13 加強層
14 連接加強片
15 缺口
2 鍋蓋
21 上蓋合部
22 限位凸起
221 內限位凸起
222 貼合部
223 外限位凸起
23 上把手
24 螺釘
25 彈性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本申請的實施例中,將圖2中鍋體1的高度方向定義為上下方向;將圖1中鍋蓋2的中心至外緣方向定義為內外方向。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溢不銹鋼鍋,包括鍋體1和鍋蓋2,鍋蓋2的外緣處設有沿內外方向延伸的上蓋合部21,上蓋合部21蓋合在鍋體1的上端,鍋蓋2在鄰近上蓋合部21處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22,限位凸起22與鍋體1上端側壁相抵靠;限位凸起22用于限制鍋蓋2相對于鍋體1沿內外方向滑動。本實用新型中的防溢不銹鋼鍋,其鍋蓋2在鄰近上蓋合部21處設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凸起22,限位凸起22與鍋體1上端側壁相抵靠;限位凸起22用于限制鍋蓋2相對于鍋體1沿內外方向滑動,從而有效避免鍋蓋2從鍋體1上滑落;同時,結合上蓋合部21與鍋體1上端的貼合作用,有效地防止了鍋體1中的水向外溢出。從而保證廚房衛生干凈、整潔,并避免熱量隨水的溢出而流失,降低了能耗,具有節能、環保意義。另外,本實用新型中的防溢不銹鋼鍋在使用中,能有效保證廚師的安全、避免被熱水燙傷。
如圖2至圖4、以及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中限位凸起22包括內限位凸起221,內限位凸起221與鍋體1的內側壁相抵靠。這樣,利用內限位凸起221與鍋體1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從而能有效限制鍋蓋2相對于鍋體1沿內外方向滑動。
如圖2至圖4、以及圖7所示,內限位凸起221有多個、且多個內限位凸起221沿鍋蓋2周向間隔分布。在本實施例中內限位凸起221共有4個,其中兩個呈片狀、并在鍋蓋2兩側對稱分布;另外兩個呈長條狀、并在鍋蓋2兩側對稱分布。
如圖2至圖4、以及圖7所示,,內限位凸起221的外側壁上設有沿內外方向延伸的貼合部222,貼合部222與鍋體1的內側壁緊密貼合。
如圖2、圖3和圖6所示,限位凸起22還包括外限位凸起223,外限位凸起223與鍋體1的外側相抵靠。同時,在本實施例中外限位凸起223有2個、且2個外限位凸起223在鍋蓋2兩側對稱分布。
如圖3、以及圖8至圖10所示,鍋體1的上端設有沿內外方向延伸的下蓋合部11,上蓋合部21蓋合在下蓋合部11上。同時,下蓋合部11在兩側對稱設有缺口15,上述兩個外限位凸起223分別嵌在兩個缺口15中。
另外,如圖2、圖3、以及圖8至圖10所示,鍋體1外側壁上焊接有兩個側把手12;同時,為增強側把手12與鍋體1的連接強度,鍋體1的外側壁設有連接加強片14,側把手12焊接在該連接加強片14上。側把手12的安裝位置與上述缺口15的位置相對應。另外,鍋體1的底部還焊接有加強層13。
如圖5至圖7所示,鍋蓋2頂部安裝有上把手23。上把手23通過螺釘24、以及彈性墊片25安裝在鍋蓋2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缺點而具高度產業利用價值。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