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蒸汽鍋。
背景技術:
蒸汽鍋是利用蒸汽將食物煮熟的一種烹飪器具,現有的蒸汽鍋通常需要用一個單獨的蒸汽發生器來產生蒸汽并將蒸汽注入鍋體內,這個蒸汽發生器通常是利用一加熱裝置對水進行加熱而產生蒸汽,體積較大,成本較高,因此價格也相應較高,難以普及推廣,也不方便使用。大部分家庭都有電磁爐、燃氣灶等烹飪加熱器具,因此,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加熱器具來對蒸汽鍋進行加熱以產生蒸汽,而無需另外單獨配備蒸汽發生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經濟實用的新型蒸汽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蒸汽鍋,包括一鍋體,所述的鍋體上設置有一相對獨立并可被加熱的蒸汽發生室,該蒸汽發生室上設置有一蒸汽出口和可與水源連通的至少一進水口,蒸汽發生室通過該蒸汽出口與鍋體的內腔連通。
優選的,所述的蒸汽發生室位于鍋體的內腔中。
優選的,所述的蒸汽發生室位于鍋體內腔的底部。
優選的,所述鍋體的內腔中設置有一底罩,該底罩可拆卸扣設在鍋體的底面上并與鍋體的底面一起圍成所述的蒸汽發生室,所述的蒸汽出口設置在底罩上。
優選的,所述的蒸汽出口設置在底罩的頂部。
優選的,所述底罩的底部設置有至少一進水槽,所述的進水口由所述進水槽與鍋體的底面圍成。
優選的,所述進水槽的數量為若干個,所述的鍋體上設置有用于將鍋體的內腔與外界水源連通的一注水管。
優選的,所述的注水管上串聯有一可調節的流量閥。
優選的,所述的鍋體上還設置有一控制器和一溫度傳感器,該溫度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的蒸汽發生室中并與控制器電連接,該控制器可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所述流量閥的啟閉和流量大小。
優選的,所述的控制器包括一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可拆卸固定在鍋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中在鍋體上設置有蒸汽發生室,利用注水口可將水注入到蒸汽發生室中,利用外界的電磁爐、燃氣爐等常用加熱器具即可對蒸汽發生室進行加熱,蒸汽發生室內的水受熱后產生的蒸汽能夠從蒸汽出口進入到鍋體的內腔中以對食物等進行烹飪,結構簡單,有效降低了產品成本,相應的降低了產品的價格,經濟實用,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且,由于該蒸汽發生室相對獨立于鍋體的內腔,因此可制成較小的體積,減少受熱的水的容量,這樣只需短時間加熱即可快速產生蒸汽,而且在使用中即便揭開鍋蓋也不易造成蒸汽發生室內的水溫驟降,使得蒸汽發生室能夠持續的產生蒸汽,保證烹飪效果和烹飪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2是圖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4是圖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一種新型蒸汽鍋,包括一鍋體10,鍋體10上設置有一相對獨立并可被加熱的蒸汽發生室20,該蒸汽發生室20上設置有一蒸汽出口21和可與水源連通的至少一進水口22,蒸汽發生室20通過該蒸汽出口21與鍋體10的內腔連通。由于本實用新型中在鍋體10上設置有蒸汽發生室20,利用注水口可將水注入到蒸汽發生室20中,利用外界的電磁爐、燃氣爐等常用加熱器具即可對蒸汽發生室20進行加熱,蒸汽發生室20內的水受熱后產生的蒸汽能夠從蒸汽出口21進入到鍋體10的內腔中以對食物等進行烹飪,結構簡單,有效降低了產品成本,相應的降低了產品的價格,經濟實用,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且,由于該蒸汽發生室20相對獨立于鍋體10的內腔,因此可制成較小的體積,減少受熱的水的容量,這樣只需短時間加熱即可快速產生蒸汽,而且在使用中即便揭開鍋蓋11也不易造成蒸汽發生室20內的水溫驟降,使得蒸汽發生室20能夠持續的產生蒸汽,保證烹飪效果和烹飪效率,便于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水源可以是外界水源,也可以是設置在鍋體10上的水箱等儲水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鍋體10內腔的中部設置有一蒸盤12,鍋體10的頂部扣設有一鍋蓋11,該鍋蓋11上設置有透明的觀察部111,便于使用者查看鍋體10內的烹飪情況,方便使用。
本實施例中,蒸汽發生室20位于鍋體10的內腔中,這樣使得本蒸汽鍋的外形平整并且與常用鍋具的形狀大致相同,便于在現有的燃氣灶、電磁爐等常用加熱器具上使用,也便于收納和存放,當然,實際應用中,蒸汽發生室20也可以設置在鍋體10的外部。另外,由于目前的燃氣灶、電磁爐等通常是對鍋體10的底部進行加熱的,因此,本實施例中將蒸汽發生室20位于鍋體10內腔的底部,便于對蒸汽發生室20進行加熱以產生蒸汽,當然,實際應用中針對其他類型的加熱器具也可以將蒸汽發生室20設置在鍋體10的側部、頂部等其他任意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用新型中,鍋體10的內腔中設置有一底罩30,該底罩30可拆卸扣設在鍋體10的底面上并與鍋體10的底面一起圍成蒸汽發生室20,蒸汽出口21設置在底罩30上,這樣能夠簡化本蒸汽鍋的加工制造工藝,便于生產,并且,需要時也可以將底罩30拆下而將本蒸汽鍋作為普通的煮鍋等來使用,豐富了本蒸汽鍋的功能,便于使用。由于蒸汽鍋在使用中通常是平置而且極少移動的,因此本實施例中的底罩30是直接安放在鍋體10的底部的,結構簡單,也能滿足使用需求,當然,實際應用中,底罩30也可通過螺紋連接、卡扣等結構可拆卸安裝在鍋體10上,并不局限于此。
本實施例中,蒸汽出口21設置在底罩30的頂部,使得蒸汽能夠直接流向蒸盤12,提高加熱效率,減低熱量損耗,當然,實際應用中,蒸汽出口21也可開設在底罩30的側部等其他位置。
底罩30的底部設置有若干進水槽31,進水口22由進水槽31與鍋體10的底面圍成,這樣一方面能夠簡化底罩30的結構,便于加工,也方便進行清洗,另一方面,將進水口22設置在底罩30的底部也使得底罩30內的水能夠對進水口22起到一個密封的作用,防止蒸汽從進水口22泄漏和被外界的水冷卻,降低蒸汽損壞,提高加熱效率。鍋體10上設置有用于將鍋體10的內腔與外界水源連通的一注水管41,該注水管41可以將外界水源的水導入到鍋體10內,這些水匯集到鍋體10的底部后再從各個進水口22進入到蒸汽發生室20中以供加熱,進一步簡化了鍋體10和底罩30的結構,便于加工和制造,也便于底罩30的拆裝和清洗,本實施例中因為具有多個進水口22,因此注水管41并未伸入到蒸汽發生室20內,而是只延伸至靠近底罩30的位置,利用鍋體10自身的形狀特性來將水聚集并令水流入蒸汽發生室20,而無需設置多個管路來分別為各進水口22注水,簡化了本蒸汽鍋的結構,降低了產品成本。
注水管41上串聯有一可調節的流量閥(圖中未示出),可以方便的調節進水速度而控制蒸汽發生室20內的水量,保證蒸汽發生效率。鍋體10上還設置有一控制器(圖中未示出)和一溫度傳感器42,該溫度傳感器42設置在蒸汽發生室20中并與控制器電連接,該控制器可根據溫度傳感器42的檢測信號控制流量閥的啟閉和流量大小,利用該溫度傳感器42能夠檢測蒸汽發生室20內的溫度,防止出現干燒,控制器依據溫度傳感器42的檢測信號通過流量閥自動控制注水速度,保證蒸汽發生室20內的水量在適宜的范圍,保證蒸汽發生速度,防止干燒。控制器包括一控制面板(圖中未示出),便于使用者對加熱時間等進行設置,該控制面板可通過掛設、卡扣等方式拆卸固定在鍋體10上,便于拆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