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桌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如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內嵌觸控電腦的電腦桌。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茶幾、電腦桌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家具,傳統的茶幾結構簡單,功能較單一,只用于放置茶具等物品;同樣,傳統的電腦桌僅是供電腦擺放,功能較為單一。目前茶幾與電腦桌無法滿足現代人對物質的需求,因此后來又出現了觸控茶幾以及觸控電腦桌,使平板電腦與茶幾相結合,觸控電腦與電腦桌相結合。但是,不管是觸控茶幾還是觸控電腦桌,都存在以下問題:其一,電腦屏幕易損換,使用者長期觀看后,易于眼睛干澀、出現眩暈等不適的癥狀;其二,防水、散熱性能不夠完善;其三,電腦使用網絡時,需要通過有線上網,上網不便捷;其四,排線較亂。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保護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不易損壞、避免出現眼睛干澀、眩暈等不適、防水和散熱性能良好、可無線上網、不會出現排線亂的現象的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包括桌體,所述桌體為茶幾或電腦桌,所述桌體包括桌面,所述桌面上開設有矩形的通孔,所述通孔內嵌有觸控電腦工作臺,所述觸控電腦工作臺包括觸控電腦主機和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所述觸控電腦主機通過托盤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設置在觸控電腦主機的上方,所述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與觸控電腦主機中的電腦主板連接,所述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的上表面附有強化玻璃,所述強化玻璃表面鍍有濾光膜,所述觸控電腦主機內置wifi通訊模塊,所述電腦主板連接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本實用新型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的上表面附有強化玻璃,所述強化玻璃表面鍍有濾光膜,可以保護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不易損壞,并且可以濾光,可規避普通產品鏡面反射導致的眼睛干澀、眩暈等不適;其二,將觸控電腦主機固定在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的下方,可便于防水和散熱;其三,主機內置wifi等一體化功能;其四,電腦主板連接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將多條需求使用USB傳輸的設備通過USB HUB集成一個輸出口輸出,觸控電腦系統能方便下載各種軟件,功能更加強大,外觀更加簡潔。
作為本實用新型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通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與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配合的固定PIN自動卡扣結構,固定PIN自動卡扣結構為導“R”角結構。能方便安裝和規避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操作模塊的意外滑動,使用更加穩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觸控電腦工作臺的邊緣設置有“凸”字型的擋水槽,所述觸控電腦工作臺的側面設置有“凹”字型的引流結構。引流結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防水,保證觸控電腦主機的正常運行。
優選地,所述通孔的其中一個側面的兩端分別內置有光學紅外線模組,所述光學紅外線模組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與電腦主板連接,所述通孔的另一側面上貼附有光學反射條,所述光學反射條與兩個光學紅外線模組相對設置,所述光學紅外線模組能發送并接收從光學反射條反射的光線,并將觀測到的信號傳送至電腦主板,所述電腦主板能通過計算觸控點在光學反射條的數據得到觸控坐標。通過兩個光學紅外線模組與光學反射條的設置,繼而來實現紅外觸控。
作為本實用新型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通孔貼附有光學反射條的側面設置有凹槽,所述光學反射條設置在凹槽的底部,所述光學反射條與凹槽的開口具有一定距離。將光學反射條安裝在通孔內凹的凹槽內,可避免觸控電腦工作臺上、下移動撞擊。
作為本實用新型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光學反射條貼有保護膜。反射條表面做貼膜保護,一旦反射條臟了,可進行清潔或更換保護膜即可。
優選地,所述桌體上設有指紋觸發開關,所述指紋觸發開關包括指紋模組、觸發開關彈片以及PCBA控制模塊,所述指紋模組包括線路板和感光晶片,所述感光晶片通過膠水固定在線路板的晶片襯底上,所述感光晶片采用bonding的方式與線路板電性連接,所述觸發開關彈片設置在指紋模組的下方,所述線路板通過觸發開關彈片與PCBA控制模塊連接形成回路,所述PCBA控制模塊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與電腦主板連接,增加了產品管理權限。
優選地,所述感光晶片與線路板的連接處形成bonding區,在bonding區周圍及上方安裝有用以保護保護感光晶片及連接線路的holder和IR保護部件。
優選地,所述觸控電腦主機上外接擴音器,所述外接擴音器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與電腦主板連接。可以用于觸控電腦系統的音頻輸出。
優選地,所述桌體上設置有升降臺觸控模塊,所述升降臺觸控模塊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馬達或電磁閥連接,所述馬達或電磁閥通過傳動部件能驅動觸控電腦工作臺上、下移動,所述通孔上設置有位置感應器,所述位置感應器與控制器連接。使用方便,當需要升降時,通過觸控啟動升降臺觸控模塊,位置感應器配合控制器,用以感應上、下移動距離至所需位置,位置感應器將感應到的信號反饋給控制器,控制器繼而通過控制馬達通過傳動部件控制觸控電腦工作臺上下升降,保證了觸控電腦工作臺升降的精確度。
優選地,所述托盤內設置有供電磁閥驅動觸控電腦工作臺上下移動的多根導軌,每根所述導軌上套設有支撐彈簧。支撐彈簧與導軌的配合額,能減少晃動和摩擦力,增加觸控電腦工作臺上下移動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的觸控電腦工作臺通過電磁閥實現升降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實施例一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的觸控電腦工作臺通過馬達實現升降的立體圖;
圖4為實施例一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的桌面的截面圖;
圖5為圖4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實施例一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的原理圖;
圖7為實施例一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中指紋觸發開關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一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中指紋模組與PCBA控制模塊的連接圖。
圖中:
1、桌體;2、桌面;3、通孔;4、觸控電腦工作臺;5、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6、托盤;7、強化玻璃;8、濾光膜;9、電腦主板;10、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11、固定PIN自動卡扣結構;12、擋水槽;13、光學紅外線模組;14、光學反射條;15、凹槽;16、指紋觸發開關;161、指紋模組;161a、線路板;161b、感光晶片;162、觸發開關彈片;163、PCBA控制模塊;17、擴音器;18、升降臺觸控模塊;191、電磁閥;192、馬達;20、位置感應器;21、導軌;22、支撐彈簧;23、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實施例一,參見附圖1-8所示,一種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桌體1為茶幾桌體,茶幾桌體包括桌面2,桌面2上開設有矩形的通孔3,通孔3內嵌有觸控電腦工作臺4,如圖2所示,通孔3具有一定深度h,用以供觸控電腦工作臺4實現內嵌,觸控電腦工作臺4包括觸控電腦主機和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觸控電腦主機通過托盤6設置在通孔3內,如圖1、3所示,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設置在觸控電腦主機的上方,可便于防水和散熱,如圖4所示,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與觸控電腦主機中的電腦主板9連接,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的上表面附有強化玻璃7,強化玻璃7表面鍍有濾光膜8,可以保護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不易損壞和濾光,濾光具體體現在可規避普通產品鏡面反射導致的眼睛干澀、眩暈等不適,觸控電腦主機內置wifi通訊模塊,便于通信。如圖1、3、6所示,電腦主板9連接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10,將多條需求使用USB傳輸的設備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10集成一個輸出口輸出,桌體1上設置有用以供整個內嵌觸控電腦系統運行的電源23,電源23與電腦主板9連接。
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能方便安裝和規避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操作模塊的意外滑動,使用更加穩定,則在通孔3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與液晶觸控面板LCD屏幕5配合的固定PIN自動卡扣結構11,固定PIN自動卡扣結構11為導“R”角結構。
內嵌觸控電腦的茶幾的桌面2上會放置水杯,會不慎留下水漬,為了能使得該茶幾能防水,繼而保證內嵌在該茶幾內的觸控電腦主機的正常運行,則如圖1、2所示,觸控電腦工作臺4的邊緣設置有“凸”字型的擋水槽12,觸控電腦工作臺4的側面設置有“凹”字型的引流結構。
本實施例采用紅外觸控技術,如圖1-4所示,通孔3的其中一個側面的兩端分別內置有光學紅外線模組13,如圖6所示,光學紅外線模組13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10與電腦主板9連接,如圖1-4所示,通孔3的另一側面上貼附有光學反射條14,光學反射條14與兩個光學紅外線模組13相對設置,光學紅外線模組13能發送并接收從光學反射條14反射的光線,并將觀測到的信號傳送至電腦主板9,電腦主板9能通過計算觸控點在光學反射條14的數據得到觸控坐標。
如圖5所示,通孔3貼附有光學反射條14的側面設置有凹槽15,光學反射條14設置在凹槽15的底部,光學反射條14與凹槽15的開口具有一定距離,將光學反射條14安裝在通孔3內凹的凹槽15內,可避免觸控電腦工作臺4上、下移動撞擊。此外,光學反射條14貼有保護膜(圖中未示出),一旦反射條臟了,可進行清潔或更換保護膜。
為了增加了茶幾的管理權限,則如圖1、3、6所示,茶幾桌體上設有指紋觸發開關16,如圖7所示,指紋觸發開關16包括指紋模組161、觸發開關彈片162以及PCBA控制模塊163,如圖8所示,指紋模組161包括線路板161a和感光晶片161b,感光晶片161b通過膠水固定在線路板161a的晶片襯底上,感光晶片161b采用bonding的方式與線路板161a電性連接,如圖7所示,觸發開關彈片162設置在指紋模組161的下方,線路板161a通過觸發開關彈片162與PCBA控制模塊163連接形成回路,PCBA控制模塊163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10與電腦主板9連接,感光晶片161b與線路板161a的連接處形成bonding區,在bonding區周圍及上方安裝有用以保護保護感光晶片161b及連接線路的holder和IR保護部件。
如圖1、3、6所示,觸控電腦主機上外接有可以用于音頻輸出的擴音器17,外接擴音器17通過USB HUB多接口共享器10與電腦主板9連接。
此外,茶幾桌體上設置有升降臺觸控模塊18,升降臺觸控模塊18連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與馬達192或電磁閥191連接,馬達192或電磁閥191通過傳動部件能驅動觸控電腦工作臺4上、下移動,如圖4所示,通孔3上設置有位置感應器20,位置感應器20與控制器連接。位置感應器20的設置能夠使觸控電腦工作臺4的臺面精準的上、下移動至理想位置,如圖4所示,觸控電腦工作臺4的臺面可以在SS2的范圍內,上下移動。觸控電腦工作臺4的臺面移至與桌面2處于同一水平面時(即當觸控電腦工作臺4的臺面處于S2的位置時),觸控電腦工作臺4可方便放茶具和文件等。當再次按動升降臺觸控模塊18時,觸控電腦工作臺4可以降到紅外觸控位置(即S1時),方便電腦觸控。
如圖1、3、4所示,托盤6內設置有供電磁閥驅動觸控電腦工作臺4上下移動的多根導軌21,每根導軌21上套設有支撐彈簧22。電腦觸控臺面下方使用彈簧支撐和導軌滑動:降低模塊的重力和阻力,有助于升降臺平行和縮小驅動部件的體積,節省功耗、提高使用壽命。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僅在于內嵌觸控電腦的桌子的桌體1為電腦桌桌體,其余結構一致。當然還可以是其他一些桌子,再此不一一列舉。
以上實施方式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