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防燙烤箱。
背景技術:
烤箱作為現代家庭廚房常用電器之一,在使用過程中,金屬外殼會吸收內膽中的熱量,導致金屬外殼表面溫度升高,使用者會因無意觸碰金屬外殼表面導致使用者燙傷,存在安全隱患,為提高烤箱的安全標準,需對烤箱做出相應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燙,提高安全系數的烤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燙烤箱,包括外殼,在外殼內設置有的內膽,由箱門封住外殼和內膽的前開口,所述外殼與內膽在底部間設有有控制元件艙,所述控制元件艙頂部與內膽底部間設有控制區隔熱層,其中所述控制區隔熱層包括有阻燃聚乙烯內層和玻璃纖維編織外層;所述外殼上設有散熱孔,與設在內膽上的散熱扇對應,所述外殼頂部與內膽間設有外側隔熱層;所述箱門設有隔熱玻璃窗;烤箱在工作中內膽會成為熱源,向四周輻射熱量,控制元件艙頂部的控制區隔熱層和內膽頂部設置的外側隔熱層將熱量阻斷,降低對電子元器件的熱損害和減少使用者在無意中觸碰外殼頂部因溫度過高造成的燙傷,箱門上的隔熱玻璃窗在方便使用者觀察食物的烤制的同時也阻止熱量的散失,在食物烤制結束后,通過散熱扇降低內膽中的溫度,避免使用者開啟箱門后,高溫空氣對使用者的灼傷。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散熱扇設在內膽右側和背部,外殼上分別設有散熱孔與散熱扇對應,通過兩組散熱扇加快內膽中溫度的降低。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隔熱玻璃窗分有外玻璃與內玻璃兩層,兩層玻璃間設有間隙,所述外玻璃與內玻璃頂層設有開有孔洞的散熱板,使熱量不直接通過玻璃窗傳出,通過與空隙中空氣的熱交換,減少到達外玻璃的熱量。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外側隔熱層為蜂窩狀,增加隔熱效果。
作為一個優選項,所述外側隔熱層一側設有格柵,對側設有橫流風扇,通過增加外側隔熱層內的空氣流動,使熱量得以快速散發,避免熱量的積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防燙烤箱通過在內膽底部設置控制區隔熱層,使控制元件艙內的電氣元件不會因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下,造成損害,縮短使用壽命;在內膽頂部設置蜂窩狀外側隔熱層增加吸熱效果,同時通過設置的橫流風扇增加蜂窩狀外側隔熱層中空氣的流動,使熱量得以快速散失;玻璃窗為雙層結構,使內膽散發出的熱量在通過內層玻璃到達外層玻璃時,通過空隙中的空氣帶走部分熱量,降低到達外層玻璃的熱量,增加使用者在觀察食物烤制過程中的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縱剖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膽右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左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右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后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為透徹的理解本發明,在接下來的描述中會涉及一些特定細節。而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時,本發明則可能仍可實現,即所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使用此處的這些描述和陳述向所屬領域內的其他技術人員有效的介紹他們的工作本質。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側”、“后側”、“左側”、“右側”、“上側”、“下側”等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相關技術人員在對上述方向作簡單、不需要創造性的調整不應理解為本申請保護范圍以外的技術。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并不用于限定實際保護范圍。而為避免混淆本發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電路布局等的技術已經很容易理解,因此它們并未被詳細描述。參照圖1、圖2圖4、圖5,一種防燙烤箱,包括外殼1,在外殼1內設置有的內膽2,由箱門3封住外殼1和內膽2的前開口,所述外殼1與內膽2在底部間設有有控制元件艙4,所述控制元件艙4頂部與內膽2底部間設有控制區隔熱層5,其中所述控制區隔熱層5包括有阻燃聚乙烯內層和玻璃纖維編織外層;所述外殼1上設有散熱孔61,與設在內膽2上的散熱扇7對應,所述外殼1頂部與內膽2間設有外側隔熱層8;所述箱門3設有隔熱玻璃窗9;當烤箱在使用時,內膽2中的熱量會向四周輻射,首先熱量向下會對控制元件艙4中的控制元器件造成高溫損害,控制區隔熱層5將熱量阻斷,避免控制元器件受到高溫損害;其次熱量向上會使烤箱外殼1頂板受熱發燙,導致使用者在無意觸碰時燙傷,控制區隔熱層5減少到達外殼1頂板的熱量,減小頂板發熱的溫度,增加安全性;再次箱門3上設置的隔熱玻璃窗9方便使用者觀察食物烤制過程的同時,也減少使用者在接觸箱門3時受到燙傷;最后在食物烤制過程結束后,內膽2上設置的散熱扇7開始工作,將內膽2中的熱氣排出,減少使用者在開啟箱門3時,受到熱空氣的灼傷,增加安全性;所述散熱扇7設在內膽右側和背部,外殼1上分別設有散熱孔6與散熱扇7對應,通過設置兩組散熱風扇7排出工作結束后內膽1中的熱氣,加快降溫時間; 所述隔熱玻璃窗9分有外玻璃91與內玻璃92兩層,兩層玻璃間有空隙,并設有開有孔洞的散熱板7,增加熱量散發的途徑,熱量通過內玻璃92后,在空隙中通過散熱板7散發出部分熱量,降低外玻璃上的溫度。
另外的實施例,參照圖1、圖3和圖4的一種防燙烤箱,其中此處所稱的“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請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實施例包括外殼1,在外殼1內設置有的內膽2,由箱門3封住外殼1和內膽2的前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與內膽2在底部間設有有控制元件艙4,所述控制元件艙4頂部與內膽2底部間設有控制區隔熱層5,其中所述控制區隔熱層5包括有阻燃聚乙烯內層和玻璃纖維編織外層;所述外殼1上設有散熱孔61,與設在內膽2上的散熱扇7對應,所述外殼1頂部與內膽2間設有外側隔熱層8;所述箱門3設有隔熱玻璃窗9,當烤箱在使用時,內膽2中的熱量會向四周輻射,首先熱量向下會對控制元件艙4中的控制元器件造成高溫損害,控制區隔熱層5將熱量阻斷,避免控制元器件受到高溫損害;其次熱量向上會使烤箱外殼1頂板受熱發燙,會導致使用者在無意觸碰時燙傷,控制區隔熱層5減少到達外殼1頂板的熱量,減少頂板發熱程度,增加安全性;再次箱門3上設置的隔熱玻璃窗9方便使用者觀察食物烤制過程的同時,也減少使用者在接觸箱門3時受到燙傷,然后在食物烤制過程結束后,內膽2上設置的散熱扇7開始工作,將內膽2中的熱氣排出,減少使用者在開啟箱門3時,受到熱氣的灼傷,增加烤箱的安全性。
所述外側隔熱層8為蜂窩狀,因熱空氣的特性,頂板上吸收的熱量最多,外側隔熱層8利用蜂窩的特性,增加外側隔熱層的隔熱能力,所述外側隔熱層8一側設有格柵10,對側設有橫流風扇11,通過橫流風扇11的加速蜂窩狀的外側隔熱層8中的空氣流動,加速熱量的轉換,減少熱量在外側隔熱層中的聚集。
根據上述原理,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適當的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