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臥式吸塵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臥式吸塵器,在不使用時,需要將其豎直放置,以便節省臥式吸塵器的占用空間,因此,需要在臥式吸塵器的尾部設置腳墊,以便在豎直放置臥式吸塵器時,能夠利用腳墊支撐住臥式吸塵器的機體。但是,目前,臥式吸塵器的腳墊都是設置在臥式吸塵器的機體上,因而,腳墊不可從臥式吸塵器上拆卸下來,而又由于腳墊在支撐機體時,會長期與地面之間發生磨損,從而極易損壞,因而不可拆卸地腳墊使得腳墊在損壞時,不易更換,從而降低了用戶體驗,同時,將腳墊設置在臥式吸塵器的機體上,加大了機體的加工難度。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腳墊易拆卸的臥式吸塵器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腳墊可拆卸的臥式吸塵器。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臥式吸塵器,包括:機體;出風板,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機體上;腳墊,所述腳墊的一端設置在所述出風板上,所述腳墊的另一端向遠離所述機體的方向延伸。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臥式吸塵器,由于將腳墊設置在了可拆卸的出風板上,從而腳墊可通過出風板而從機體上拆卸下來,從而在腳墊磨損后,可通過更換出風板而對腳墊進行更換,同時,由于機體上不需要設置腳墊,因此,可降低機體的加工難度。此外,腳墊設置在出風板上,能夠更加合理地在機體上布置出風板和腳墊的位置,從而能夠提高臥式吸塵器的美觀性。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臥式吸塵器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腳墊包括:腳墊本體,安裝在所述出風板上,所述腳墊本體上設置有安裝孔;腳墊蓋板,所述腳墊蓋板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安裝孔內,所述腳墊蓋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安裝孔。
在該技術方案中,腳墊包括設置在出風板上的腳墊本體和安裝在腳墊本體上的腳墊蓋板,該種設置在將臥式吸塵器豎直放置時,可利用腳墊蓋板直接與地面接觸,而又由于腳墊蓋板可拆卸地連接在腳墊本體上,因此,極易對腳墊蓋板進行更換,從而可提高腳墊的使用壽命以及臥式吸塵器的整體利用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安裝孔的壁上設置有第一卡扣,所述腳墊蓋板上設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與所述第二卡扣相卡合,可使所述腳墊蓋板組裝在所述腳墊本體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腳墊蓋板通過卡扣的方式安裝在腳墊本體上,從而非常便于腳墊蓋板的拆裝及更換,進而提高了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腳墊蓋板的外板面的邊沿上設置有一圈環形凸筋;其中,所述外板面為所述腳墊蓋板遠離所述腳墊本體的面。
在該技術方案中,環形凸筋的存在可減少腳墊蓋板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同時,還可將環形凸筋加工成加強筋,從而利用該加強筋能夠確保蓋板具有足夠的支撐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環形凸筋與所述腳墊蓋板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環形凸筋與腳墊蓋板為一體式結構,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證環形凸筋與腳墊蓋板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腳墊蓋板支撐強度,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腳墊的加工難度,可將環形凸筋與腳墊蓋板一體制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藝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腳墊本體與所述出風板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腳墊本體與出風板為一體式結構,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證腳墊本體與出風板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出風板的強度,同時,可將腳墊本體與出風板一體制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藝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出風板通過第三卡扣卡扣在所述機體上;或所述出風板通過螺紋連接件固定在所述機體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出風板通過卡扣連接在機體上,可提高出風板的拆裝效率,提高出風板的安裝強度。同時,在實現出風板與機體連接的原則下,也可通過螺紋連接件,比如螺釘實現出風板與機體之間的可拆卸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出風板上設置有出風口,其中,出風口用于將機體經過濾塵后的空氣排出到機體外。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臥式吸塵器還包括進風口,設置在所述機體上,與所述出風口導通;滾輪,設置在所述機體上,靠近所述出風板的一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具體地,所述臥式吸塵器還包括連接管和地刷,所述連接管的一端與所述進風口導通,所述連接管的另一端與地刷導通。
在該技術方案中,機體的進風口通過連接管與的地刷連通,從而臥式吸塵器可通過地刷實現吸塵,而地刷吸入后的空氣和灰塵由連接管輸送到機體內,而輸送到機體內的空氣經由機體濾塵后由出風口排出,而灰塵便被收集在濾塵器內。
具體地,所述機體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濾塵器和電機,其中,電機旋轉可實現吸塵、濾塵和空氣的排出等一系列過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機體遠離所述出風板的一端設置有把手。
在該技術方案中,把手可便于用戶對機體進行移動,從而提高了臥式吸塵器的可移動性。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臥式吸塵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述臥式吸塵器的出風板和腳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所述臥式吸塵器的腳墊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3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1機體,2出風板,3腳墊,31腳墊本體,32腳墊蓋板,321環形凸筋。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下面參照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的臥式吸塵器。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臥式吸塵器,包括:機體1;出風板2,可拆卸地安裝在機體1上;腳墊3,腳墊3的一端設置在出風板2上,腳墊3的另一端向遠離機體1的方向延伸。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實施例提供的臥式吸塵器,由于將腳墊3設置在了可拆卸的出風板2上,從而腳墊3可通過出風板2而從機體1上拆卸下來,從而在腳墊3磨損后,可通過更換出風板2而對腳墊3進行更換,同時,由于機體1上不需要設置腳墊3,因此,可降低機體1的加工難度。此外,腳墊3設置在出風板2上,能夠更加合理地在機體1上布置出風板2和腳墊3的位置,從而能夠提高臥式吸塵器的美觀性。
其中,從機體1上拆卸下來的出風板如圖2所示,而由圖2可知,腳墊3設置在出風板2上,也隨著出風板2而從機體1上拆卸了下來。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如圖3所示,腳墊3包括:腳墊本體31,安裝在出風板2上,腳墊本體31上設置有安裝孔;腳墊蓋板32,腳墊蓋板32的一端可拆卸地安裝在安裝孔內,腳墊蓋板32的另一端伸出安裝孔。
在該技術方案中,腳墊3包括設置在出風板2上的腳墊本體31和安裝在腳墊本體31上的腳墊蓋板32,該種設置在將臥式吸塵器豎直放置時,可利用腳墊蓋板32直接與地面接觸,而又由于腳墊蓋板32可拆卸地連接在腳墊本體31上,因此,極易對腳墊蓋板32進行更換,從而可提高腳墊3的使用壽命以及臥式吸塵器的整體利用率。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如圖3所示,安裝孔的壁上設置有第一卡扣,腳墊蓋板32上設置有第二卡扣,第一卡扣與第二卡扣相卡合,可使腳墊蓋板32組裝在腳墊本體31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腳墊蓋板32通過卡扣的方式安裝在腳墊本體31上,從而非常便于腳墊蓋板32的拆裝及更換,進而提高了用戶體驗。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如圖3所示,腳墊蓋板32的外板面的邊沿上設置有一圈環形凸筋321;其中,外板面為腳墊蓋板32遠離腳墊本體31的面。
在該技術方案中,環形凸筋321的存在可減少腳墊蓋板32與地面接觸的面積,同時,還可將環形凸筋321加工成加強筋,從而利用該加強筋能夠確保蓋板具有足夠的支撐力。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如圖3所示,環形凸筋321與腳墊蓋板32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環形凸筋321與腳墊蓋板32為一體式結構,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證環形凸筋321與腳墊蓋板32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腳墊蓋板32支撐強度,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了腳墊3的加工難度,可將環形凸筋321與腳墊蓋板32一體制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藝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腳墊本體31與出風板2為一體式結構。
在該技術方案中,如圖2和圖3所示,腳墊本體31與出風板2為一體式結構,一體式結構的力學性能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證腳墊本體31與出風板2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出風板2的強度,同時,可將腳墊本體31與出風板2一體制成,批量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工藝材料成本。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出風板2通過第三卡扣卡扣在機體1上;或出風板2通過螺紋連接件固定在機體1上。
在該技術方案中,出風板2通過卡扣連接在機體1上,可提高出風板2的拆裝效率,提高出風板2的安裝強度。同時,在實現出風板2與機體1連接的原則下,也可通過螺紋連接件,比如螺釘實現出風板2與機體1之間的可拆卸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出風板2上設置有出風口,其中,出風口用于將機體1經過濾塵后的空氣排出到機體外。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臥式吸塵器還包括進風口,設置在機體1上,與出風口導通;滾輪,設置在機體1上,靠近出風板2的一端。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具體地,臥式吸塵器還包括連接管和地刷,連接管的一端與進風口導通,連接管的另一端與地刷導通。
在該技術方案中,機體1的進風口通過連接管與的地刷連通,從而臥式吸塵器可通過地刷實現吸塵,而地刷吸入后的空氣和灰塵由連接管輸送到機體1內,而輸送到機體1內的空氣經由機體1濾塵后由出風口排出,而灰塵便被收集在濾塵器內。
具體地,機體1包括殼體和設置在殼體內的濾塵器和電機,其中,電機旋轉可實現吸塵、濾塵和空氣的排出等一系列過程。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機體1遠離出風板2的一端設置有把手。
在該技術方案中,把手可便于用戶對機體1進行移動,從而提高了臥式吸塵器的可移動性。
在本實用新型中,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