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靜音保溫窗,具體是一種四層靜音保溫窗。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環境保護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人們逐漸意識噪音污染作為環境污染的一部分,會對人的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尤其是在鬧市區工作的人員,一旦外界出現噪音,比如汽車的鳴笛聲或者建筑工地上發出的聲響等都會嚴重干擾工作人員的情緒進而影響工作質量,而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腳步的加快,城市的車輛擁有率越來越高,樓房越建越多,噪音問題越來越嚴重,而噪音的發生基本上很難控制發生源,既然噪音源的問題難解決,因此解決噪音污染,更多的還是要通過降噪來實現,除了墻體具有降噪效果外,門窗也需要具備降噪效果,將噪音拒之門外。
現有的降噪門窗有的是通過密封的方式來實現降噪的,有的是在雙層或多層玻璃窗內設置降噪填充材料,有的是設置通風道,在氣流通道內設置消音除塵材料,氣流通過消音除塵材料后再進入到室內,但是,這種降噪通風窗的結構比較復雜,透光性也比較差;另外,現有的窗戶大多為單層玻璃窗或雙層玻璃窗,這種玻璃窗保溫性能差,室內外的溫度熱交換快,尤其是一些極熱或者極寒地區,如果門窗的保溫性能不佳,更是容易造成房屋取暖能源的浪費。
中國專利申請號為99223258.9的高保溫高節能四層玻璃窗,通過設置四層玻璃來解決保溫性能差的問題,但是根據說明書及說明書附圖來看該高保溫高節能四層玻璃窗為封閉式,不可移動,不利于通風。據此發明人設計出了一種窗框可移動、具有通風功能、降噪效果好且保溫效果強的靜音保溫窗。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窗框可移動、具有通風功能、降噪效果好且保溫效果強的靜音保溫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靜音保溫窗,包括嵌入墻體的窗框和與窗框滑動配合的移動窗體,所述移動窗體包括活動扇和內嵌在活動扇內的玻璃層,所述活動扇與窗框接插連接,所述移動窗體的數量為四扇,所述活動扇上設置有滑輪,所述活動扇通過滑輪沿窗框左右移動,兩所述移動窗體之間滑移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滑輪通過螺釘安設在活動扇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兩層玻璃之間連接有密封層,所述密封層位于玻璃層兩端。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活動扇包括呈空心設置的鋁條,所述鋁條內設置有分子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玻璃層與活動扇之間通過粘貼層緊密連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活動扇和相鄰的活動扇或窗框之間連接有連接層,所述連接層內嵌在活動扇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密封層的制作材料為丁基膠。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最外兩層所述玻璃為低輻射鍍膜玻璃。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通過設置四層中空玻璃,外層的玻璃采用低輻射鍍膜玻璃,僅有少量的熱輻射被其吸收后再通過輻射和對流交換散失,有效地阻止室內的熱量泄向室外,減緩室內外的溫度熱交換,再通過將窗框可左右移動或上下移動,使得該靜音保溫窗具有窗體可移動、具有通風功能、降噪效果好且保溫效果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靜音保溫窗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靜音保溫窗圖1的A-A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靜音保溫窗圖1的B-B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靜音保溫窗圖3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移動窗體;2、滑輪;3、玻璃層;4、螺釘;5活動扇、;6、窗框;7、玻璃;8、空氣層;9、密封層;10、粘貼層;11、分子篩;12、連接層。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一的靜音保溫窗,包括嵌入墻體的窗框6和與窗框6滑動配合的移動窗體1,所述移動窗體1包括活動扇5和內嵌在活動扇5內的玻璃層3,所述活動扇5與窗框6接插連接,所述移動窗體1的數量為四扇,所述活動扇5上設置有滑輪2,所述活動扇5通過滑輪2沿窗框6左右移動,兩所述移動窗體1之間滑移連接。
玻璃層3由兩塊玻璃7通過密封層9連接密封,兩塊玻璃7與兩端的密封層9之間形成有空氣層8,空氣層8的厚度在10毫米-16毫米之間,一般是越厚越好,增加移動窗體1整體的厚度,起到保溫、降噪和節能的作用,作為優選,最外兩空氣層8的厚度為16毫米,里面兩空氣層8的厚度為12毫米,在制作過程中,可在空氣層8中填充入惰性氣體,比如氮氣或者氬氣,盡可能多的排除空氣層8內的氧氣,根據實驗結果,可排除85%的氧氣,進一步降低噪音和起到保溫作用;密封層9的制作材料優選為丁基膠,也可以為其他可用于密封的橡膠制品,密封效果好,有利于降低噪音,玻璃層3兩端且緊挨著密封層9放置有分子篩11,分子篩11位于鋁條的空心位置處,分子篩11的制作材料優選為硅膠或蒙脫石等,硅膠和蒙脫石為現有技術,具有吸附性強且熱穩定性好的效果,即防止外界空氣和室內產生對流而導致熱量散失,更能起到保溫作用,也可用于凈化空氣。
玻璃層3制作好之后再將活動扇5套設在玻璃層3的兩端,玻璃層3與活動扇5之間通過粘貼層10緊密連接,再將活動扇5嵌入窗框6內,活動扇5和相鄰的活動扇5或窗框6之間連接有連接層12,所述連接層12內嵌在活動扇5內,活動扇5和窗框6之間通過鎖可拆卸固定連接,方便窗框6的安裝和拆卸,還有利于降低成本,其中一扇移動窗體1組裝完畢;同理,余下的移動窗體1依次間隔設置,如圖2所示,一移動窗體1包括一個玻璃層3,兩移動窗體1之間水平滑移連接,非同一移動窗體1的兩移動窗體1之間通過滑輪2滑移連接,滑輪2通過螺釘4安設在活動扇5上,打開或關閉窗戶,增強窗戶的通風功能,因此同一移動窗體1的兩玻璃層3之間形成有供另一滑移連接的移動窗體1移動的通道,前后兩移動窗體1為一組,通過該設置每一組移動窗體1包括四塊玻璃7、兩個空氣層8以及兩通道,大大增加了移動窗體1的厚度,更能將噪音阻擋在窗戶外,進一步削弱噪音,達到降噪作用。此外,各相鄰兩移動窗體1之間能夠互相移動連接,能夠形成通風口,有利于室內通風。
移動時,其中一扇移動窗體1固定,另外三扇移動窗體1可移動,將該固定的移動窗體1安裝在最外側,增強窗戶的強度,且安裝性能增加,杜絕移動窗體1向外脫落的可能性。
進一步地,最外兩層的玻璃7采用低輻射鍍膜玻璃,又稱“Low-E”玻璃,為現有技術,根據百度百科記載,是一種對波長4.5~25um的紅外線有較高反射比的鍍膜玻璃,低輻射鍍膜玻璃還可以復合陽光控制功能,成為陽光控制低輻射玻璃,因此,僅有少量的熱輻射被其吸收后再通過輻射和對流交換散失,有效地阻止室內的熱量泄向室外,減緩室內外的溫度熱交換。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