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烹飪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蓋體及具有其的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的烹飪器具在蓋體的面蓋上設置有微壓閥,用于排出內鍋中多余的蒸汽。一些微壓閥具有延伸進入蓋體內部的微壓閥出氣柱,通常在該微壓閥出氣柱的外側設置密封構件,并且密封構件與面蓋的配合面接觸,但是,對于配合面與微壓閥出氣柱不垂直的構造,現有的密封構件密封效果不好,長期使用容易泄漏蒸汽。
因此,需要一種蓋體及具有其的烹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在實用新型內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簡化形式的概念,這將在具體實施例部分中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部分并不意味著要試圖限定出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和必要技術特征,更不意味著試圖確定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
為了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烹飪器具的蓋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包括:
面蓋,所述面蓋上設置有傾斜于水平方向的配合面;
蒸汽通道板;以及
密封構件,所述密封構件構造為柱形并且位于所述面蓋和所述蒸汽通道板之間,所述密封構件包括:
軸向通孔,所述軸向通孔沿所述密封構件的軸向貫穿所述密封構件;
第一密封端,所述第一密封端位于所述軸向通孔的一端并抵靠所述蒸汽通道板;
第二密封端,所述第二密封端位于所述軸向通孔的另一端并抵靠所述面蓋上的所述配合面;以及
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所述V形折彎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端和所述第二密封端之間,并且所述V形折彎部沿所述軸向通孔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
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蓋體的密封構件具有軸向通孔和分別位于軸向通孔兩端的第一密封端以及第二密封端,并且在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之間具有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V形折彎部的構造可使得密封構件可以彎曲一定程度,使得密封構件的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可抵靠具有夾角(即,不平行)的平面,并提供更佳的密封效果。
可選地,所述配合面不垂直于所述軸向通孔的軸向方向。由此,密封構件的第二密封端可接觸并密封與軸向通孔的軸向方向不垂直的配合面。
可選地,所述烹飪器具還包括微壓閥,所述微壓閥上設置有微壓閥出氣柱,所述配合面上具有供所述微壓閥出氣柱延伸穿過的開口,所述微壓閥出氣柱經由所述開口延伸進入所述密封構件的所述軸向通孔中。由此,微壓閥位于面蓋上,微壓閥的微壓閥出氣柱經由配合面上的孔延伸進入煲體內,且微壓閥出氣柱延伸進入密封構件的軸向通孔。
可選地,所述微壓閥包括微壓閥上蓋和微壓閥下蓋,所述微壓閥出氣柱位于所述微壓閥下蓋上。由此,微壓閥可構造為分體構件,易于制造、使用和清洗。
可選地,還包括密封擋筋,所述密封擋筋位于所述軸向通孔的內表面并沿所述軸向通孔的所述徑向方向向內延伸,所述密封擋筋具有與所述軸向通孔的所述徑向方向成角度的導向面。由此,密封擋筋可以緊固和密封位于軸向通孔中的待密封部件,并且導向面可使得待密封部件能夠更輕易地被引導通過密封擋筋處。
可選地,所述密封擋筋位于所述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中最靠近所述第一密封端的一個和所述第一密封端之間。由此,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在更靠近第二密封端的位置處,而密封擋筋相對于V形折彎部更靠近第一密封端。
可選地,所述第一密封端具有沿所述軸向通孔的所述徑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密封部。由此,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
可選地,所述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沿所述軸向通孔的軸向方向相鄰設置。由此,可以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
可選地,所述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中的一個形成所述第二密封端。由此,第二密封端由V形折彎部形成,其可以直接抵靠待密封的表面,且由于V形折彎部的構造,其可以更好地接觸并密封與軸向通孔的軸向方向不垂直的表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公開了一種烹飪器具,其包括:
上述的蓋體;以及
煲體,所述煲體設置有可取出的內鍋;
其中,所述蓋體可開合地設置于所述煲體之上,并在所述內鍋和所述蓋體之間構成烹飪空間。
由此,具有上述密封構件的烹飪器具中,密封構件抵靠蒸汽通道板以及面蓋上的配合面。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下列附圖在此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實用新型。附圖中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及其描述,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圖中,
圖1為具有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密封構件的蓋體的剖視圖;
圖2為圖1的A部分的放大視圖;
圖3為圖1中所示出的蓋體的立體視圖;
圖4為圖1中所示出的微壓閥的立體視圖;以及
圖5為圖1中所示出的密封構件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面蓋 2: 蒸汽通道板
3: 密封構件 4: 微壓閥下蓋
10: 蓋體 11: 配合面
12: 開口 32: 第一密封端
33: 密封擋筋 34: 第二密封端
35: 軸向通孔 41: 微壓閥出氣柱
301: 第一V形折彎部 302: 第二V形折彎部
具體實施方式
在下文的討論中,給出了細節以便提供對本實用新型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了解,本實用新型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而得以實施。在特定的示例中,為了避免與本實用新型發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詳盡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上”、“下”、“前”、“后”、“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實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數詞僅僅是標識,而不具有任何其它含義,例如特定的順序等。而且,例如,術語“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術語“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如圖1所示,烹飪器具包括煲體(未示出)和蓋體10。煲體基本上呈圓角長方體形狀,并且具有圓筒形狀的內鍋收納部,內鍋可以自由地放入內鍋收納部或者從內鍋收納部取出,以方便對內鍋的清洗。內鍋通常由金屬材料制成且上表面具有圓形通孔,用于盛放待加熱的材料,諸如米、湯等。煲體中通常包括用于加熱內鍋的加熱裝置。可以理解,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可以為電飯煲、電壓力鍋或其他的電加熱器具,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除具有煮米飯的功能以外,還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種功能。
例如,蓋體10可基本上呈圓角長方體形狀,并且與煲體的形狀基本上對應。蓋體10以可開合地連接至煲體,用于蓋合煲體,并在內鍋和蓋體10之間構成烹飪空間。蓋體10可包括圓角形的面蓋1。如圖3所示,蓋體10的面蓋1上設置有配合面11,該配合面11可傾斜于水平方向,并且配合面11上具有開口12。而在蓋體10的內側,與配合面11相對的位置處設置有蒸汽通道板2,蒸汽通道板2的內部可設置有與內鍋連通的蒸汽通道。
此外,如圖4所示,蓋體10上還設置有微壓閥,微壓閥分別與煲體和外界大氣連通,以用于將煲體內的多余的蒸汽排出至外界大氣。在圖示實施方式中,微壓閥具有微壓閥出氣柱41,微壓閥出氣柱41經由配合面11上的開口12延伸進入面蓋1內部,并如圖1所示延伸至蒸汽通道板2處。由此內鍋中多余的蒸汽可經由蒸汽通道板2進入微壓閥出氣柱41,并最終排出至外界大氣。而為了密封微壓閥出氣柱41的兩端,防止蒸汽從蒸汽通道板2進入蓋體10的內部而非進入微壓閥出氣柱41中,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密封構件3設置在該微壓閥出氣柱41的外側,并且如下文將詳細描述地分別抵靠并密封配合面11以及蒸汽通道板2。
現請轉到圖5,用于烹飪器具的密封構件3可大致構造為柱形,其具有沿其軸向設置并貫穿密封構件3的軸向通孔35,軸向通孔35具有中心軸線AX1。
密封構件3具有兩個端部,為了區分,分別將密封構件3的兩個端部稱為第一密封端32和第二密封端34,第一密封端32位于軸向通孔35的一端(即圖2中的左端)。第二密封端34位于軸向通孔35的另一端(即圖2中的右端)。第一密封端32和第二密封端34分別用于與蒸汽通道板2以及配合面11抵靠。在第一密封端32和第二密封端34之間還具有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并且兩個V形折彎部沿軸向通孔35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
此外,密封構件3可由諸如橡膠的柔性材料制成。
在圖示實施方式中,密封構件3具有第一V形折彎部301和第二V形折彎部302。第一V形折彎部301和第二V形折彎部302分別構造為沿軸向通孔35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
回到圖2,在將密封構件3抵靠待密封的平面時,V形折彎部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內壓縮,并保持與該平面始終抵靠和密封。由此,V形折彎部可以用于抵靠和密封這樣的平面:該平面與軸向通孔35的中心軸線AX1不垂直。而兩個V形折彎部可使得密封構件3能夠以更大的限度被壓縮,從而更緊密地抵靠平面。
具體地,在圖示實施方式中,第一密封端32抵靠蒸汽通道板2,第二密封端34抵靠配合面11。可以想到的是,當蒸汽通道板2與第一密封端32接附的表面和配合面11不平行的情況下,密封構件3的V形折彎部可以被壓縮。進一步,設置在第二密封端34處的兩個V形折彎部中彎曲一定程度,使得第二密封端34始終抵靠配合面11,而不論配合面11是否與軸向通孔35的中心軸線AX1垂直。
由此,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蓋體的密封構件具有軸向通孔和分別位于軸向通孔兩端的第一密封端以及第二密封端,并且在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之間具有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V形折彎部的構造可使得密封構件可以彎曲一定程度,使得密封構件的第一密封端和第二密封端可抵靠具有夾角(即,不平行)的平面,并提供更佳的密封效果。
繼續參考圖5,在軸向通口的內側還設置有密封擋筋33,密封擋筋33位于軸向通孔35的內表面并沿軸向通孔35的徑向方向向內延伸。密封擋筋33可以具有與軸向通孔35的徑向方向成角度的導向面。在將諸如微壓閥出氣柱41的待密封部件穿入密封構件3的軸向通孔35中時,待密封部件的外徑可能小于軸向通孔35的內徑,而密封擋筋33可以緊固和密封位于軸向通孔35中的待密封部件,使得微壓閥出氣柱41的外表面能夠與密封擋筋33過盈配合。此外,構造為C形的導向面可使得待密封部件能夠更輕易地被引導通過密封擋筋33處。
進一步地,容易想到的是,可以將密封擋筋33設置在位于至少兩個V形折彎部中最靠近第一密封端32的一個和第一密封端32之間。由此可以在軸向通孔35的軸向方向上的大致中間位置緊固待密封部件。
此外,第一密封端32可具有沿軸向通孔35的徑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密封部,該密封部可更好地抵靠平面,提供更好的密封效果。
參考圖2,在圖示實施方式中,密封構件3具有沿軸向通孔35的軸向方向相鄰設置的兩個V形折彎部。在將密封構件3抵靠待密封的平面時,V形折彎部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內壓縮,并保持與該平面始終抵靠和密封。由此,V形折彎部可以用于抵靠和密封這樣的平面:該平面與軸向通孔35的中心軸線AX1不垂直。而兩個相鄰的V形折彎部可使得密封構件3能夠以更大的限度被壓縮,從而更緊密地抵靠平面。
此外,一個V形折彎部可位于軸向通孔35的端部處,以形成第二密封端34。由此,第二密封端34由V形折彎部形成,其可以直接抵靠待密封的表面,且由于V形折彎部的構造,其可以更好地接觸并密封與軸向通孔35的軸向方向(即軸向通孔35的中心軸線AX1)不垂直的表面。
如圖2所示,配合面11不垂直于軸向通孔35的軸向方向。由此,密封構件3的第二密封端34可接觸并密封與軸向通孔35的軸向方向不垂直的配合面11。
可選地,該烹飪器具還包括微壓閥,微壓閥上設置有微壓閥出氣柱41,配合面11上具有供微壓閥出氣柱41延伸穿過的開口12,微壓閥出氣柱41經由開口12延伸進入密封構件3的軸向通孔35中。由此,微壓閥位于面蓋1上,微壓閥的微壓閥出氣柱41經由配合面11上的孔延伸進入煲體內,且微壓閥出氣柱41延伸進入密封構件3的軸向通孔35。
可選地,微壓閥可包括微壓閥上蓋(未示出)和微壓閥下蓋4,微壓閥出氣柱41位于微壓閥下蓋4上。由此,微壓閥可構造為分體構件,易于制造、使用和清洗。
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還公開了一種烹飪器具,其包括:煲體和上文所述的蓋體10。蓋體10可包括:設置有配合面11的面蓋1,以及蒸汽通道板2。其中,密封構件3位于面蓋1和蒸汽通道板2之間,第一密封端32抵靠蒸汽通道板2,第二密封端34抵靠面蓋1上的配合面11。由此,具有上述密封構件3的烹飪器具中,密封構件3抵靠蒸汽通道板2以及面蓋1上的配合面11。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中出現的諸如“設置”等術語既可以表示一個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個部件,也可以表示一個部件通過中間件附接至另一個部件。本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單獨地或與其它特征結合地應用于另一個實施例,除非該特征在該另一個實施例中不適用或是另有說明。
本實用新型已經通過上述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應當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用于舉例和說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將本實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實施例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還可以做出更多種的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