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廚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套裝蒸鍋及其配套蒸籠。
背景技術:
傳統的蒸鍋里面都配套有一個蒸籠,但是有時候根據蒸籠中蒸的食物的多少往往需要不同的蒸鍋的配套,太少的食物如果選用過大的蒸鍋,將不利于熱量的收集。如果一個蒸籠能夠使用不同的蒸鍋配套,將會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套裝蒸鍋及其配套蒸籠,可以根據食物的多少來選用不同尺寸大小的蒸籠,達到提高熱量利用率的效果。
為了實現所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套裝蒸鍋及其配套蒸籠,包括蒸籠、大號蒸鍋和小號蒸鍋;所述蒸籠的下端外壁上設置有一圈擋在大號蒸鍋鍋口處的外凸擋環,所述外凸擋環的下端的蒸籠外壁上,還設置有擋在小號蒸鍋鍋口處的支撐臺階。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外凸擋環的外徑大于大號蒸鍋的鍋口內徑,所述外凸擋環的下端與大號蒸鍋的鍋口相對應;所述蒸籠的下端邊沿位置設置有臺面向下的支撐臺階,支撐臺階的外徑小于外凸擋環內徑且大于小號蒸鍋的鍋口內徑,所述小號蒸鍋的鍋口與支撐臺階相對應。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蒸籠為開口空心圓柱體結構,包括蒸籠壁和蒸籠底,蒸籠底的直徑小于蒸籠壁圍成的圓柱體直徑,且蒸籠壁與蒸籠底弧形連接;所述外凸擋環水平設置在蒸籠壁的下端外側。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臺階設置在蒸籠壁與蒸籠底的弧形連接部位。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大號蒸鍋和小號蒸鍋的鍋口邊緣處,分別設置有弧形向外延伸的大號蒸鍋環邊和小號蒸鍋環邊。
為了進一步改進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外凸擋環的下端外壁與大號蒸鍋環邊的內側弧度相貼合;所述支撐臺階的下端外壁與小號蒸鍋環邊的內側弧度相貼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蒸籠,在外壁及底部外側設置有外凸擋環和支撐臺階,用來分別配合大號蒸鍋和小號蒸鍋使用,另外,外凸擋環的下端外壁與大號蒸鍋環邊的內側弧度相貼合,支撐臺階的下端外壁與小號蒸鍋環邊的內側弧度相貼合,可以有效的密封空間,防止熱量流失。
本實用新型除了一個蒸籠分別搭配大小號蒸鍋使用外,一個蒸鍋上也可以分別搭配兩個相應尺寸的蒸籠,靈活組合,使用方便。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完美地解決了一個蒸籠只能配套使用一個蒸鍋的技術問題,可以應用在廚具領域的大規模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蒸籠與大號蒸鍋配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蒸籠與小號蒸鍋配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 1、蒸籠;101、蒸籠壁;102、蒸籠底;103、外凸擋環;104、支撐臺階;2、大號蒸鍋;201、大號蒸鍋環邊;3、小號蒸鍋;301、小號蒸鍋環邊。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詳細的解釋本實用新型,公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護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一切技術改進。
一種套裝蒸鍋及其配套蒸籠,包括蒸籠1、大號蒸鍋2和小號蒸鍋3,所述蒸籠1為開口空心圓柱體結構,包括蒸籠壁101和蒸籠底102,蒸籠底102的直徑小于蒸籠壁101圍成的圓柱體直徑,且蒸籠壁101與蒸籠底102弧形連接;所述蒸籠壁101的下端外側水平設置有一圈外凸擋環103,所述外凸擋環103的外徑大于大號蒸鍋2的鍋口內徑;所述蒸籠壁101與蒸籠底102弧形連接部位設置有臺面向下的支撐臺階104,支撐臺階104的外徑小于外凸擋環103內徑且大于小號蒸鍋3的鍋口內徑。
所述大號蒸鍋2和小號蒸鍋3的鍋口邊緣處,分別設置有弧形向外延伸的大號蒸鍋環邊201和小號蒸鍋環邊301。所述外凸擋環103的下端外壁與大號蒸鍋環邊201的內側弧度相貼合;所述支撐臺階104的下端外壁與小號蒸鍋環邊301的內側弧度相貼合。
當蒸食物需要的熱量多,需要使用大號蒸鍋2的時候,將蒸籠1放置在大號蒸鍋2上,其蒸籠1上的外凸擋環103剛好卡在大號蒸鍋2的鍋口邊緣,且外凸擋環103的下端外壁與大號蒸鍋環邊201的內側弧度相貼合,密封度高,有效地防止熱量散失;當蒸食物需要的熱量少,需要使用小號蒸鍋3的時候,將蒸籠1放置在小號蒸鍋3上,其蒸籠1上的支撐臺階104剛好卡在小號蒸鍋3的鍋口邊緣,且支撐臺階104 的下端外壁與小號蒸鍋環邊301的內側弧度相貼合,密封度高,有效地防止熱量散失。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部分為現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