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船用輸油臂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
背景技術:
裝卸臂也稱輸油臂,是安裝在碼頭或浮碼頭上用于碼頭與槽船管道之間傳輸液相和氣相介質的專用設備。對裝卸臂上部的維修等都是通過安全爬梯提升到頂部進行操作,傳統的安全爬梯為方格組成,外面圍上護籠以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工作人員自身還需配上安全帶,為了確保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爬梯方式只能每上一步爬梯,都需將安全帶上的安全環重新卡到上一級爬梯上。
在這樣頻繁的一步一鉤下,一方面容易出現疏忽,導致沒鉤上或沒鉤牢,增加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一步一鉤的狀態更多的消耗了工作人員的體力,并且降低了工作效率;再一方面,還需要護籠將裝卸臂包圍住,增加了工作量、工序,也增加了用料。
因此,本案針對以上缺陷,對現有技術進行了有效創新。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需護籠、安全帶上的安全環自動跟隨工作人員向上爬升,減少爬梯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當工作人員在豐形爬梯上踩空時,安全爬梯能自動卡緊安全帶,防止工作人員墜落,更好的保護人身安全的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以解決現有危險品裝卸臂安全爬梯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包括:基座、基礎梯、踏臺、爬梯、保險桿、卡口、支撐桿、加強桿。
所述基座與地面貼合,是裝卸臂的著力點;所述基礎梯設置在基座上,便于工作人員登梯上行下離;所述踏臺是基座頂部平臺的延伸,作為一個支撐臺;所述爬梯設置在踏臺上,是上行下離的通道;所述保險桿設置在踏臺上,位于爬梯一側并與爬梯擺放方向一致,是安全帶中安全環的滑動提升桿;所述卡口為凹槽狀,設置并均勻分布在保險桿的外側,用于卡住安全帶中安全環防止其繼續下滑;所述支撐桿立于踏臺上,作為爬梯、保險桿的垂直加固桿;所述加強桿中段與支撐桿頂部焊接,靠近裝卸臂一端端點焊接在裝卸臂上,作為爬梯、保險桿的橫向加固桿。
相應的,保險桿的最大直徑和安全帶中安全環的內直徑相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的有益效果為:無需護籠、安全帶上的安全環自動跟隨工作人員向上爬升,減少爬梯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當工作人員在豐形爬梯上踩空時,安全爬梯能自動卡緊安全帶,防止工作人員墜落,更好的保護人身安全。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保險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基座;2、基礎梯;3、踏臺;4、爬梯;5、保險桿;6、卡口;7、支撐桿;8、加強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包括基座1、基礎梯2、踏臺3、爬梯4、保險桿5、卡口6、支撐桿7、加強桿8;
所述基座1與地面貼合,是裝卸臂的著力點;所述基礎梯2設置在基座1上,便于工作人員登梯上行下離;所述踏臺3是基座1頂部平臺的延伸,作為一個支撐臺;所述爬梯4設置在踏臺3上,是上行下離的通道;所述保險桿5設置在踏臺3上,位于爬梯4一側并與爬梯4擺放方向一致,是安全帶中安全環的滑動提升桿;所述卡口6為凹槽狀,設置并均勻分布在保險桿5的外側,用于卡住安全帶中安全環防止其繼續下滑;所述支撐桿7立于踏臺3上,作為爬梯4、保險桿5的垂直加固桿;所述加強桿8中段與支撐桿7頂部焊接,靠近裝卸臂一端端點焊接在裝卸臂上,作為爬梯4、保險桿5的橫向加固桿。
相應的,保險桿2的最大直徑和安全帶中安全環的內直徑相同。
下面說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智能危險品裝卸臂的安全爬梯的使用狀態:
工作人員通過爬梯4向上爬行,其身上的安全帶中安全環環于保險桿5上,安全帶上的安全環自動跟隨工作人員順著保險桿5向上爬升,當工作人員在爬梯4上踩空時,安全帶上的安全環會即刻滑入卡口6,鎖緊安全帶,從而防止工作人員墜落。
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于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