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物處理裝置,特別涉及食物處理裝置中碗組件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些食物處理裝置,例如:煲湯機,碗組件通常包括不銹鋼碗,與碗相連的碗座和提手,以及能夠鎖緊在碗頂部的碗蓋。其中,在碗座或者提手上設置有鎖扣裝置,用于將碗組件鎖緊到機殼上去;也就是說,碗組件是通過提手部分的扣位或者碗座下面的扣位來固定到機殼。由于固定部位是設置在碗組件的底部,當整機高速運轉時,碗內的液體所形成的液柱,會對碗蓋形成沖擊力,容易造成不銹鋼碗頂端的擺動,造成整機高速工作時的穩定性能差,從而限定了不銹鋼碗的高度,致使不銹鋼碗的高度在設計上的選擇范圍較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食物處理裝置,整機高速工作時穩定性好,并且碗的高度在設計上的選擇范圍較大。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提供一種食物處理裝置,包括:碗組件,其頂部設有凸緣;機殼大身組件,其上設有至少一碗支架,用于與該碗組件的凸緣相配合,以支撐該碗組件;以及至少一個扣手組件B,其裝設在該機殼大身組件上,用于從頂部來將該碗組件鎖緊在該機殼大身組件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機殼大身組件包括兩個向上突伸的安裝臂,前述的碗組件收容在這兩個安裝臂之間;每個安裝臂的內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碗支架,每個安裝臂的外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扣手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扣手組件包括:扣手、旋轉支架以及旋轉軸;其中,該旋轉支架的一頭可旋轉地設置在該扣手的內側,該旋轉軸設置在該旋轉支架的另一頭。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扣手的頂端形成有向內延伸的扣頭,該扣頭能夠抵壓在該碗組件的頂側,以向下壓緊該碗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旋轉軸對應可旋轉地裝設在該機殼的安裝臂上相對的兩個安裝孔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碗支架與機殼大身組件一體成型。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碗組件還包括發熱盤,用于對食物進行加熱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碗組件還包括刀組合件,用于對食物進行攪拌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機殼大身組件包括電機組件,其能夠與該刀組合件配合,對該食物進行攪拌處理。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機殼大身組件包括四個腳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通過將碗支架固定在機殼大身組件的內側來支撐碗組件的頂部,并通過扣手組件從頂部來將碗組件鎖緊在該機殼大身組件上,使得整機高速工作時穩定性好,并且碗的高度在設計上的選擇范圍較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立體圖,碗組件處于鎖緊狀態。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實施例的立體圖,碗組件處于松開狀態。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碗組件分解開。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扣手組件分解開。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實施例的剖視圖,碗組件處于松開狀態。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實施例的剖視圖,碗組件處于鎖緊狀態。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00 食物處理裝置 A 碗組件 B 扣手組件 C 機殼大身組件1 碗蓋 2 扣手 20 半圓孔21 扣頭5 量杯 6 旋轉支架7 碗 70 凸緣 8 機殼 80 安裝孔81 安裝臂 9 控制面板 10 腳墊 12 旋轉軸 13 電機組件 14 刀組合件 15 發熱盤 16 碗座 18 碗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以煲湯機為例,提出一種食物處理裝置100,其包括:碗組件A,兩個扣手組件B,以及機殼大身組件C。
碗組件A包含:碗蓋1、量杯5、碗7、刀組合件14、發熱盤15以及碗座16。其中,碗蓋1可裝設在碗7的頂部。量杯5可裝設在該碗蓋1的中心孔中。刀組合件14可用于對碗7內的食物進行攪拌處理。發熱盤15可用于對碗7內的食物進行加熱處理。碗7的頂部設有凸緣70。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碗蓋1本身不必與該碗7之間設置有鎖緊機構,也就是說,碗蓋1只需簡單地擱置在碗7的頂部即可,不必如現有技術那樣,碗蓋1本身鎖緊在碗7的頂部。碗蓋1的頂部可以被扣手組件B壓緊,而使整個碗組件A處于鎖緊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碗7為不銹鋼材質的。
扣手組件B包含:扣手2、旋轉支架6以及旋轉軸12。扣手2、旋轉支架6和旋轉軸12組成一個整體的扣手組件B。其中,旋轉支架6的一頭可旋轉地設置在該扣手2的內側。該旋轉軸12設置在該旋轉支架6的另一頭。該旋轉軸12能夠可旋轉地裝設到該機殼大身組件C上。另外,扣手2的下方設有半圓孔20,以方便操作,即:用戶的手指伸入該半圓孔20,能夠方便扣手2由鎖緊狀態轉換為松開狀態。該扣手2的頂端形成有向內延伸的扣頭21。該扣頭21能夠抵壓在該碗蓋1的頂側,以向下壓緊該碗組件A。
機殼大身組件C包含:機殼8、控制面板9、腳墊10、電機組件13以及碗支架18。控制面板9裝設在機殼8的正面。四個腳墊10裝設在機殼8的底面。電機組件13裝設在機殼8內,其能夠與該碗組件A的刀組合件14配合,而帶動刀組合件14中的刀具旋轉,對碗7內的食物進行攪拌處理。
具體而言,該機殼8包括兩個向上突伸的安裝臂81,兩個扣手組件B是由旋轉支架6連接固定這兩個安裝臂81的外側。兩個碗支架18裝設在這兩個安裝臂81的內側,用于對應支撐碗組件A的碗7的凸緣70。碗支架18可以與機殼大身組件一體成型,或者單獨成型在裝設至機殼大身組件之上。碗支架18可以是不銹鋼材質或塑膠材質。每個扣手組件B的旋轉軸12對應可旋轉地裝設在該機殼8的安裝臂81上相對的兩個安裝孔80上。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兩個扣手組件B鎖緊碗組件A的過程大致包括:參見圖2、圖3和圖5,當扣手組件B處于打開狀態時,首先,將碗組件1擱置到機殼大身組件C上;然后,用戶可以用手提起扣手2,將扣手2的頂端放在碗組件A上的碗蓋1內側(即扣手2向內合攏),參見圖1和圖6,當扣住碗蓋1的邊緣時,用力把扣手2往下壓,當扣手2與機殼8平齊時,動作完成,扣手組件B把碗組件1緊鎖在機殼大身組件C上。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兩個扣手組件B松開碗組件A的過程大致包括:參見圖1和圖6,當扣手組件B處于緊鎖狀態時,用戶可以用手指輕拉扣手組件B的扣手2的半圓孔20,使扣手2處于不受力狀態;然后,可以用手輕輕提起扣手2的下端部,使扣手2的頂部遠離碗蓋1的內側邊緣(即扣手2向外張開),參見圖2、圖3和圖5,動作完成,扣手組件B不再限制碗組件1,這時用戶可以輕松地從機殼大身組件C上取走碗組件A。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食物處理裝置100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通過將碗支架18固定在機殼大身組件C的內側來支撐碗組件1的頂部,并通過扣手組件B從頂部來將碗組件A鎖緊在該機殼大身組件C上,既可以給食物處理裝置100的高速工作時帶來較好的穩定性,還可以不用過多考慮整個碗組件A的高度,讓食物處理裝置100的外觀設計有更多想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機殼大身組件C包括兩個向上突伸的安裝臂81,前述的碗組件A收容在這兩個安裝臂81之間;每個安裝臂81的內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碗支架18,每個安裝臂81的外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扣手組件C。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該機殼大身組件C可以只向上突伸一個安裝臂81,前述的碗組件A收容在該安裝臂81旁;該安裝臂81的內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碗支架18,該安裝臂81的外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扣手組件C。在其他另一些實施例中,該機殼大身組件C可以向上突伸三個安裝臂81,前述的碗組件A收容在這三個安裝臂81之間;每個安裝臂81的內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碗支架18,每個安裝臂81的外側裝設有一個前述的扣手組件C。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對上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和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