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安全的螺桿擠壓榨汁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96282閱讀:318來源:國知局
一種安全的螺桿擠壓榨汁機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螺桿擠壓榨汁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大口徑榨汁機,一般包括機座、集汁腔、螺桿和進料通道,為實現整果榨汁將進料通道內徑擴大,這樣設置雖然能夠實現物料免切削直接榨汁,但一般只能夠滿足物料順序通過進料通道進入集汁腔進行榨汁,不能夠預儲存物料,用戶往往需要在機器旁長時間停留,邊投料邊榨汁,且投料速度需要與物料榨汁速度相匹配,投料過快容易造成堵轉,投料過慢則榨汁效率過低,榨汁時間長,果汁又容易氧化,影響果汁口感和用戶體驗。而且進料通道往往較長,占用空間大,進料及用戶操作也不方便。

另外,為保證安全,一般在進料通道上端口設置安全蓋合安全開關,當安全蓋打開時觸發安全開關斷電,榨汁機停止工作,當安全蓋閉合時觸發安全開關連通,此時,榨汁機開始工作。當用戶在連續投放果蔬物料進行榨汁時,需要不斷的打開和關閉安全蓋,操作繁瑣,給客戶帶來不便,影響客戶的使用感受,也必然造成榨汁機頻繁的啟動與停止工作,不僅對安全開關和機器電控系統的可靠性要求高,而且會大幅度提高成本,同時,頻繁的啟動與停止工作,用戶誤以為故障停機,容易造成誤導,影響用戶體驗,而且現有的安全蓋一般不能將整果自動輸送至集汁腔,需要借助用戶手動操作推動物料才能完成進料,操作體驗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儲料功能、投料便捷且能夠自動進料的安全的大口徑螺桿擠壓榨汁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安全的螺桿擠壓榨汁機,包括具有電機的機座,安裝于機座上的集汁腔,縱向置于集汁腔內的擠壓螺桿,所述榨汁機還包括設于集汁腔上方的儲料腔,儲料腔包括側壁和底蓋,所述底蓋蓋合于集汁腔上,所述底蓋一側設有與集汁腔連通的第一進料口,所述儲料腔的上端口還設有儲料腔蓋,所述儲料腔蓋包括旋轉部,所述旋轉部在豎直平面內旋轉,以開合儲料腔的上端口,所述儲料腔的高度為h ,h≥100mm。

進一步的,所述儲料腔蓋還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設有主投料口,所述主投料口在豎直方向上與第一進料口錯位設置,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轉軸,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在轉軸處相交并呈“L”形設置,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隨轉軸旋轉并交替開合所述主投料口,所述主投料口的等效直徑為D1,45mm≤D1≤110mm。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還設有輔助投料口,所述輔助投料口與第一進料口在豎直方向上對應設置,所述第一進料口的等效直徑為d1,45mm≤d1≤110mm。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部還包括第三蓋板,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在所述轉軸處相交并呈“T”形設置,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三蓋板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第三蓋板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輔助投料口。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第三蓋板和轉軸,三個蓋板在所述轉軸處相交并呈“T”形設置,所述轉軸橫貫儲料腔上端口,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三蓋板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儲料腔上端口。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轉軸,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在轉軸處相交并呈“十”字形設置,所述轉軸橫貫所述上端口,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儲料腔上端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三蓋板的邊緣至少部分向背離所述第二蓋板的設置方向延伸形成擋板。

進一步的,所述底蓋設有卡扣,所述集汁腔上端設有與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底蓋的縱截面為錐形或倒錐形或“一”字形。

進一步的,所述底蓋上設有第二進料口,所述第二進料口在豎直方向上與主投料口對應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蓋板上設有輔助投料口,所述輔助投料口的等效直徑不大于45mm。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等效直徑”是指所述投料口或進料口的外接圓直徑。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多個所述特征。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儲料腔包括底蓋和側壁,所述儲料腔的底蓋與側壁為一體式,儲料腔底蓋直接蓋合于集汁腔上方,相當于取消進料通道及上蓋結構,簡化了壓榨組件的結構,減少配件,減少壓榨組件占用空間,縮短了物料從儲料腔底蓋的進料口到擠壓粉碎間隙進行榨汁的物料流通路徑,縮短了進料時間,進料效率高,對于切塊榨汁的果蔬物料也削弱了物料的氧化程度,使果汁口感和營養更佳,同時使榨汁機整體結構更合理,榨汁組件更易拆裝和清洗。底蓋一側設有第一進料口,物料進入集汁腔后隨即被推進螺旋咬入并向下帶動,快速進行粉碎擠壓,粉碎效率高。

儲料腔蓋包括旋轉部,所述旋轉部在豎直平面內旋轉并開啟或閉合所述儲料腔的上端口。在儲料腔頂部設置旋轉部的好處在于一方面在滿足國家安全標準的基礎上,防止用戶手指伸入到榨汁機內部觸碰到擠壓螺桿,保證用戶使用榨汁機的安全,另一方面,所述蓋板可用于放置物料,并在蓋板旋轉的過程中自動將物料帶入到儲料腔內。用戶只需將物料放置到蓋板上,物料即可自動落入儲料腔內,省力且易操作,還具有趣味性。而且落入儲料腔內的物料能夠在旋轉部蓋板的進一步撥動作用下進入集汁腔中擠壓螺桿與擠壓筒形成的擠壓粉碎間隙內進行榨汁。

所述儲料腔的高度為h,h≥100mm,由于儲料腔設置在擠壓螺桿的正上方,這樣設置即滿足安全標準要求,又使儲料腔具有足夠大的空間用于容納物料,儲料空間大,即使用戶投放物料速度較快,物料也不會一次性進入擠壓螺桿與集汁腔或擠壓筒形成的擠壓粉碎間隙內造成電機堵轉或物料卡死,而是在儲料腔內進行暫時儲存,并通過儲料腔底蓋的第一進料口或第二進料口勻速進入集汁腔內進行榨汁。儲料腔的高度可以進一步限定為100mm≤h≤300mm,用戶無需按照榨汁機榨汁的速度投放物料,投料方便且用戶體驗好。用戶可以將需要榨汁的物料一次性放入儲料腔,物料投放完畢后再啟動榨汁機進行榨汁,這樣機器進行榨汁工作時,用戶無需一直停留在榨汁機旁邊,等榨取完畢后取走果汁即可。當然,用戶也可以啟動榨汁機后邊向儲料腔投入物料邊榨汁。由于儲料腔空間足夠,用戶將多個完整果蔬物料放入儲料腔進行預儲存,果蔬物料完整即使與空氣接觸也不易氧化,從而保證榨取果汁的新鮮度和口感。當h小于100mm時不滿足安全標準要求,當h大于300mm時,儲料腔體積過大,占用空間過大,同時制造成本過高。

2、儲料腔蓋還包括固定部,固定部對儲料腔上端口進行部分遮擋,將上端口的開口口徑范圍縮小,固定部上設有主投料口,主投料口在豎直方向上與第一進料口錯位設置,物料由主投料口至第一進料口的路徑為“ㄣ”形,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物料從主投料口到集汁腔內的運動軌跡為經過兩次拐彎的折線形,拉長了擠壓螺桿與儲料腔主投料口的物料運行路徑,避免用戶的手指觸碰到擠壓螺桿。當用戶將手指通過主投料口伸入儲料腔內部時,手指會直接觸碰到儲料腔的內底面,用戶的手指很難伸入所述第一進料口進入集汁腔內,也就避免觸碰到擠壓螺桿的危險,從而保證了用戶使用榨汁機的安全且投料方便。

3、所述第一進料口的等效直徑為d1, 45mm≤d1≤110mm。這樣設置能夠滿足各種大小及不同形狀物料的整果榨汁需求,用戶不用手動對物料進行切削,直接將整個物料投入儲料腔內,使儲料腔內的大塊物料順利通過第一投料口進入集汁腔內被推進螺旋咬入并進行榨汁,而且對于小塊物料,從第一進料口進入集汁腔的量更大,進料效率更高。當d1小于45mm時,物料需要手動切削成小塊才能投入儲料腔,操作繁瑣,用戶體驗不佳,當d1大于110mm時,存在用戶手指觸碰到擠壓螺桿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當然也可以通過增加儲料腔的高度從而規避安規風險,保證用戶使用安全,但同時造成成本的增加,而且儲料腔過大,影響榨汁機整體造型和用戶體驗。

所述主投料口的等效直徑為D1,45mm≤D1≤110mm,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主投料口的等效直徑與第一進料口的等效直徑一致,能夠通過主投料口投入的物料自然也能夠順利通過儲料腔底蓋的第一進料口,大塊物料或整個球形果蔬都無需手動切削,便可以直接投入主投料口,旋轉至儲料腔內的蓋板撥動物料自動落入底蓋上的第一投料口或第二投料口進行榨汁,投料方便安全且實現自動進料,對于小塊物料,用戶可一次性投入多塊小物料,提高投料效率和榨汁效率。

4、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在所述轉軸處相交并呈“L”形設置,旋轉部結構簡單且制造成本低,所述旋轉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使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交替遮擋所述主投料口,使其開啟或關閉。所述旋轉部還包括第三蓋板,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在所述轉軸處相交,所述第一蓋板與第三蓋板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旋轉部的縱截面呈“T”形設置。三個蓋板相交匯并在其交匯處形成轉軸,所述旋轉部繞所述轉軸旋轉,第一蓋板與第三蓋板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分別與第二蓋板互成直角。所述旋轉部的三個蓋板在旋轉過程中交替遮擋主投料口和輔助投料口,第一蓋板主要用以開啟和閉合主投料口,第三蓋板則用以開啟和閉合輔助投料口,而第二蓋板始終位于儲料腔內,在旋轉過程中遮擋主投料口并在主投料口和第一進料口直接形成阻礙,允許物料隨蓋板旋轉進入第一進料口而用戶手指或其他異物無法進入其中,保證用戶安全。所述旋轉部的三個蓋板與所述轉軸為一體式制成,所述旋轉部從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三位置所轉過的角度為180°,足以保證物料準確投入儲料腔內。設置三個蓋板的好處在于,對儲料腔上端口的遮擋效果好,而且用戶可以將物料放置任意一塊蓋板上,轉動旋轉部的任意蓋板,均可使物料自動進入儲料腔,安全方便,提高投料效率,所述蓋板還起到撥料作用,可對進入到儲料腔內的物料進行撥動,將物料撥入底蓋上的第一進料口或第二進料口,物料在蓋板的撥動作用下更易進入集汁腔,且物料不易卡在儲料腔角落里,不浪費物料也利于清洗。

5、儲料腔蓋不設置固定部,而由旋轉部直接安裝于儲料腔上端口,所述轉軸橫跨儲料腔上端口,“T”形蓋板隨轉軸轉動并交替遮擋儲料腔上端口,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的懸空端邊緣分別向背離所述第二蓋板的設置方向延伸并向內折彎形成弧形擋板,所述擋板分別位于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邊緣遠離轉軸的一端,環形擋板向內彎折,使所述擋板的縱截面處于所述蓋板隨轉軸旋轉的最大圓形軌跡范圍內,或與旋轉部旋轉軌跡邊緣重合,從而不會對儲料腔側壁形成干涉,也就不影響旋轉部的旋轉角度范圍。所述旋轉部旋轉范圍為360°,且無限位裝置,所述旋轉部可繞轉軸旋轉任意角度,所述第一位置與第三位置重合,且旋轉部旋轉至任意位置,所述擋板邊緣或蓋板邊緣與投料口邊緣之間的最大距離均不大于45mm,所述擋板邊緣或蓋板邊緣與所述進料口邊緣之間的最大距離均不大于45mm,從而保證用戶安全。旋轉部在旋轉過程中,用戶可在任意蓋板上放置物料,并向轉軸的任意一邊旋轉蓋板,均能夠實現自動進料。另外,所述擋板還可當做用戶手動轉動旋轉部的操作把手,方便操作,用戶體驗好。

6、所述旋轉部的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在轉軸處相交,形成“十”字形蓋板,所述轉軸橫貫儲料腔上端口,所述旋轉部可繞轉軸旋轉任意角度并交替遮擋投料口和儲料腔底蓋上的進料口,旋轉部旋轉至任意位置時,遮擋所述投料口或進料口的蓋板邊緣與所述投料口或進料口的邊緣之間的最大距離不大于45mm,旋轉自由度大,無需對蓋板進行復位,用戶可旋轉蓋板至任意位置進行物料投放。

7、所述儲料腔底蓋還設有第二進料口,所述第一進料口、第二進料口與儲料腔底蓋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設置相當于增加了物料進入集汁腔的路徑,提高進料效率,也提高了榨汁效率。

8、第一蓋板上設有輔助投料口,可進行輔助投料或小塊物料投放。當旋轉部被儲料腔上端口的安全鎖扣鎖止于儲料腔上端口時,用戶可通過輔助投料口投放條形物料或小塊物料,無需轉動旋轉部,物料直接由第一蓋板上的輔助投料口投入并豎直落入第二進料口中,另外,當向儲料腔一次性投入大量小塊物料,蓋板推動作用下沒有進入第一進料口的從第二進料口進入,第二進料口起到分流作用,進一步提高進料效率,防止物料堵塞儲料腔。從而進入集汁腔進行壓榨,投料方便快捷。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一的整機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一中儲料腔結構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一中另一種儲料腔結構示意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二中儲料腔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三的整機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三中儲料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三中另一種儲料腔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四中旋轉部結構及旋轉部位于第一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四中旋轉部結構及旋轉部位于第二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0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實施例五中儲料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標各部件名稱如下:

1、機座;11、電機;12、磁控開關;2、集汁腔;3、擠壓螺桿;31、推進螺旋;32、螺桿軸;4、儲料腔;41、底蓋;411、第一進料口;412、第二進料口;42、側壁;43、固定部;44、主投料口;45、輔助投料口;46、鎖扣;5、旋轉部;51、第一蓋板;52、第二蓋板;53、第三蓋板;54、轉軸;55、凸起;56、擋板;6、安裝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10所示,一種安全的大口徑螺桿擠壓榨汁機,包括機座1,安裝于機座1內的電機11,與機座1連接的壓榨組件,壓榨組件包括集汁腔2,縱向設于集汁腔2內的擠壓螺桿3,套設于擠壓螺桿3外的擠壓筒,所述電機11包括電機軸,擠壓螺桿3中心設有螺桿軸32,所述擠壓螺桿3包括螺桿本體和設于螺桿本體上的推進螺旋31,所述電機軸與螺桿軸32機械連接,所述榨汁機還包括儲料腔4,所述儲料腔4包括底蓋41以及沿底蓋邊緣向上延伸形成的環形側壁42,所述底蓋41與環形側壁42為一體式。儲料腔底蓋41蓋合于集汁腔2上端口,儲料腔底蓋41設有與集汁腔2連通的第一進料口411,物料通過第一進料口411進入集汁腔2后被推進螺旋31咬住并向下帶入,將大塊物料咬斷并進行預粉碎,然后繼續向下,在擠壓筒與擠壓螺桿3之間形成的擠壓粉碎間隙內進行擠壓研磨,提高擠壓螺桿3對物料進行預切削的效率和出汁效率。

所述儲料腔底蓋與集汁腔上端口通過卡扣或螺紋連接等可拆卸方式連接。所述儲料腔4上端口設有儲料腔蓋,所述儲料腔蓋包括旋轉部5,所述旋轉部5在豎直平面內旋轉以開合所述儲料腔上端口。在儲料腔4上端口設置旋轉部5,一方面在滿足國家安全標準的基礎上,防止用戶手指伸入到榨汁機內部觸碰到擠壓螺桿3,保證用戶使用榨汁機的安全,另一方面,所述蓋板可用于放置物料,并在蓋板旋轉的過程中自動將物料帶入到儲料腔4內。用戶只需將物料放置到蓋板上并轉動旋轉部5,物料即可自動落入儲料腔4內,省力且易操作。而且旋轉部5旋轉至儲料腔4腔體內的部分還能夠繼續旋轉將物料輕松撥入第一進料口411中。

實施例一:

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儲料腔的底蓋41與儲料腔側壁42為一體式,所述底蓋邊緣設有卡扣,所述集汁腔上端設有與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儲料腔通過卡扣與集汁腔連接,儲料腔底蓋41直接蓋合于集汁腔2上方,相當于取消進料通道及上蓋結構,簡化了壓榨組件的結構,減少配件,減少壓榨組件占用空間,縮短了物料從儲料腔底蓋41的進料口到擠壓粉碎間隙進行榨汁的物料流通路徑,縮短了進料時間,進料效率高,對于切塊榨汁的果蔬物料也削弱了物料的氧化程度,使果汁口感和營養更佳,同時使榨汁機整體結構更合理,榨汁組件更易拆裝和清洗。所述底蓋下底面還設有軸孔,所述螺桿軸上端伸入軸孔,對擠壓螺桿進行徑向和軸向限位。

所述儲料腔蓋包括固定部43,所述固定部43部分遮擋儲料腔4上端口,所述固定部43上設有主投料口44和輔助投料口45,所述主投料口44在豎直方向上與第一進料口411錯位設置,所述輔助投料口設置于第一進料口411的正上方,所述旋轉部5包括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所述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呈“L”形設置,并在相交處形成轉軸。旋轉部5結構簡單且制造成本低,所述旋轉部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旋轉,使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交替開合所述主投料口44。旋轉部5旋轉至第一位置時,第一蓋板51豎立于儲料腔4上端口上方并打開所述主投料口,第二蓋板52處于水平位置并遮擋所述主投料口44。當旋轉部5旋轉至第二位置時,第一蓋板51處于水平位置并關閉所述主投料口44,此時所述第二蓋板52豎立于儲料腔內部。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隨轉軸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往復旋轉以交替開合所述主投料口。

所述儲料腔4呈上下外徑一致的圓筒形,儲料腔底蓋為平面結構,所述儲料腔底蓋縱截面為“一”字形,第二蓋板52位于儲料腔內,與儲料腔底蓋上表面貼合,將物料完全撥入底蓋上的進料口。

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投料口44和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均為85mm,滿足大塊物料投料需求,由主投料口44投入的物料在旋轉部5的蓋板撥動作用下,通過儲料腔底蓋上的第一進料口411進入集汁腔進行壓榨,而小塊物料無需旋轉部推料,直接通過固定部上的輔助進料口45進入集汁腔2。所述輔助投料口45的等效直徑為45mm,滿足安規要求,且小物料由輔助投料口45進入儲料腔4后在重力作用下豎直落入第一進料口411內,進料路徑短,進料速度快。

所述儲料腔蓋設有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用于限制所述旋轉部5的旋轉范圍,所述限位裝置為設置在旋轉部5上或固定部43上的限位臺階或擋筋,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蓋板51的限位裝置為設置于固定部43上的限位臺階,所述限位臺階位于所述轉軸54與輔助進料口45之間,當旋轉部5旋轉至第一位置時,所述限位臺階阻止第一蓋板51繼續旋轉,所述第二蓋板52的限位裝置為設置于第二蓋板邊緣的擋筋,當旋轉部5位于第一位置時,所述擋筋被固定部阻擋,防止第二蓋板繼續向上轉出儲料腔4,從而保證第二蓋板52對所述主投料口44形成有效阻擋。

可以理解的,限位裝置僅用于限制第一蓋板51的旋轉范圍,所述第二蓋板52隨第一蓋板聯動,或者第一蓋板與第二蓋板為一體式,也就同時限制了第二蓋板52只能在儲料腔4內旋轉,保證對所述主投料口44以及主投料口44與儲料腔底蓋41的第一進料口之間的路徑進行阻擋,保證用戶安全;或者限位裝置僅設置用于限制第二蓋板的旋轉范圍。

可以理解的,如圖3所示,所述儲料腔4也可以為上小下大的圓臺形,使得儲料腔4腔體的橫截面面積由上向下逐漸增大,所述儲料腔上端口設置固定部,固定部上只設置主投料口,而不設置輔助投料口,所述旋轉部的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交替開合所述主投料口,用于安全投放物料。所述儲料腔的底蓋上則設有第一進料口和第二進料口,所述第一進料口的等效直徑與主投料口的等效直徑范圍一致。所述第一蓋板懸空端向第二蓋板的設置方向延伸形成擋板,對主投料口形成有效遮擋。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4也可以為上大下小的倒圓臺形或倒錐形,所述儲料腔上端口設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設有主投料口和輔助投料口,所述儲料腔底蓋上設有第一進料口,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呈“L”形設置,以開合所述主投料口。

可以理解的,第二蓋板52的懸空端向第一蓋板51的設置方向延伸形成擋板,對主投料口形成阻擋,防止手指或其他異物伸入儲料腔,繼而又伸入第一進料口組織手指或異物觸碰到擠壓螺桿,保證用戶安全。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底蓋41邊緣向下延伸形成圍邊,所述圍邊下端外側壁設有卡扣,所述集汁腔2上端內側壁設有與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圍邊內壁上設有橫向或縱向或點狀分布的筋條,一方面對物料形成阻擋,防止物料打轉,一方面與推進螺旋配合,對物料進行預粉碎。

可以理解的,機座上設有安全開關,所述安全開關為連桿開關或紅外開關或微動開關。

可以理解的,旋轉部5設有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為彈簧或蓋板上設配重。

可以理解的,所述底蓋與環形側壁42為分體式,所述底蓋與環形側壁42通過卡扣或旋扣或螺紋或超聲固定連接。

可以理解的,所述轉軸54兩端設有軸孔,所述第安裝部6設有與所述旋轉軸54兩端的軸孔配合的短軸,用于對所述旋轉部5支撐及限位。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底蓋41的縱截面也可以為倒錐形。

可以理解的,所述蓋板的輪廓形狀為“U”形或矩形或多邊形或不規則形狀。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4的橫截面形狀為橢圓形或多邊形。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底蓋41的上底面為平面或曲面或臺階面,所述蓋板旋轉過程中撥動物料進入進料口。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底蓋的下表面或集汁腔內壁上設有圍邊或凸起,用于對擠壓筒上端進行限位及固定,防止擠壓筒晃動。

實施例二: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旋轉部5還包括第三蓋板53,第一蓋板51、第二蓋板52和第三蓋板53在所述轉軸處相交并呈“T”形設置,所述第一蓋板51與第三蓋板53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一蓋板51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主投料口,所述第三蓋板53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輔助投料口,所述輔助投料口與第一進料口在豎直方向上對應設置,所述第一進料口的等效直徑為d1,45mm≤d1≤110mm。本實施例中,d1為110mm,儲料腔蓋的固定部43與儲料腔4通過超聲連接。所述主投料口44在豎直方向上與所述進料口錯位設置,物料由主投料口44至第一進料口411的路徑為“ㄣ”形,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物料從主投料口44到集汁腔2內的運動軌跡為經過兩次拐彎的折線形,拉長了擠壓螺桿3與儲料腔4主投料口44的物料運行路徑,避免用戶的手指觸碰到擠壓螺桿3。當用戶將手指通過主投料口44伸入儲料腔4內部時,手指會直接觸碰到儲料腔4的內底面,用戶的手指很難伸入所述第一進料口411進入集汁腔2內,也就避免觸碰到擠壓螺桿3的危險,從而保證了用戶使用榨汁機的安全且投料方便。

所述輔助投料口45位于所述第一進料口411的正上方,即輔助投料口45在豎直方向上與第一進料口411對應設置,這樣一方面滿足安規要求,位于擠壓螺桿3上方的投料口口徑不大于45mm,用戶手指不會伸入到輔助投料口45內,也就不會觸碰到擠壓螺桿3,保證用戶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小塊物料或者長條形物料如芹菜、黃瓜等可以直接通過輔助投料口45投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直接進入輔助投料口45下方對應的第一進料口411內進行榨汁,無需通過折彎路徑進料,進料快速,便捷安全。

所述主投料口44的等效直徑為D1,45mm≤D1≤110mm,本實施例中,D1等于110mm,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主投料口44的等效直徑與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一致,能夠通過主投料口44投入的物料自然也能夠順利通過儲料腔底蓋41的第一進料口411,大塊物料或整個球形果蔬都無需手動切削,便可以直接投入主投料口44,旋轉至儲料腔4內的蓋板撥動物料自動落入底蓋上的第一投料口或第二投料口進行榨汁,投料方便安全且實現自動進料。

所述輔助投料口45的等效直徑為D2,本實施例中,D2等于45mm,輔助投料口45與儲料腔底蓋41上的第二進料口412在豎直方向上對應設置,滿足安全標準要求,同時方便條形物料和外徑小于45mm的物料進入集汁腔2,條形物料或小塊物料投入輔助進料口后,可直接通過第二進料口412進入集汁腔2中。

所述旋轉部5包括轉軸和凸設于轉軸上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三個蓋板隨轉軸54旋轉并交替遮擋所述主投料口44和輔助投料口45,當蓋板遮擋住所述主投料口44或輔助投料口45時,用戶正好可將物料放置到蓋板上,繼而蓋板旋轉并將物料自動帶入儲料腔4內,而進入到儲料腔4的物料則在旋轉至儲料腔4內的蓋板的進一步推擋作用下,被推入底蓋上的第一進料口411或第二進料口412,輕松實現自動進料。物料先通過主投料口44和輔助投料口45進入儲料腔4,然后在旋轉部5蓋板的撥動下通過所述第一進料口411或第二進料口412勻速進入到擠壓粉碎間隙進行擠壓榨汁。儲料腔底蓋41還設有對擠壓螺桿3上端進行定位的軸孔,避免擠壓螺桿3轉動過程中徑向擺動。

所述旋轉部5處于第一位置時,第一蓋板51豎立于儲料腔4上端口上方,第二蓋板52處于水平位置并完全遮擋所述主投料口44,所述第三蓋板53豎立于儲料腔4內,將輔助投料口45打開,用戶可將大塊或整果物料放置于第二蓋板52上,物料依靠自身重力將第二蓋板52下壓,使第二蓋板52上的物料自動落入儲料腔4內,用戶還可以通過輔助投料口45投入小塊物料或條形物料,投料省力又方便快捷。

所述旋轉部5從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蓋板51和第三蓋板53處于水平位置,第一蓋板51完全遮擋所述主投料口44,第三蓋板53完全遮擋所述輔助投料口45,第二蓋板52豎立于儲料腔4內,將主投料口44與第一進料口411隔開,此時用戶可將物料放置在第一蓋板51或第三蓋板53上,手動旋轉旋轉部蓋板或又物料自身重力下壓蓋板,通過轉動旋轉部5實現進料。旋轉部5從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二位置過程中,第二蓋板52始終處于主投料口44與第一進料口411之間,對第一進料口411進行阻擋,保證安全,同時對儲料腔4中位于第二蓋板52與第一進料口411之間的物料進行撥動,將物料撥入第一進料口411內。

所述旋轉部5由第二位置旋轉至第三位置時,第一蓋板51豎立于儲料腔4內將主投料口44與儲料腔底蓋41的第一進料口411隔開,此時主投料口44被完全打開,但由于第一蓋板51的阻擋作用,用戶手指無法伸入第一進料口411也就不會觸碰到擠壓螺桿3,用戶仍可以通過第二進料口412投入小塊物料或條形物料進行榨汁。旋轉部5處于第三位置時,第二蓋板52處于水平位置并完全遮擋所述輔助投料口45,所述第三蓋板53則豎立于儲料腔4上端口上方,完成物料的輸送和進料后,旋轉部5自動復位至第一位置。如此往復,實現旋轉部5對投料口的遮擋以及撥料功能。

所述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的面積相同,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的輪廓形狀均為半圓形,相應的,主投料口44的形狀也為半圓形,旋轉部5位于第一位置時,第二蓋板52與主投料口44間隙貼合,當旋轉部5旋轉至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蓋板51邊緣與主投料口44間隙貼合,所述第三蓋板53邊緣與輔助投料口45間隙貼合。所述旋轉部5從第一位置至第三位置旋轉過程中,第二蓋板52始終位于儲料腔4內,對主投料口44與第一進料口411之間的路徑隔開,同時對儲料腔4內的物料進行撥動。所述蓋板在儲料腔4內旋轉時,與儲料腔底蓋41上底面接觸并將物料撥入底蓋上的進料口,同時對底蓋上底面進行刮刷清掃,防止物料鉆入儲料腔4死角,避免浪費物料且用戶榨完果汁后更易清潔配件。

所述旋轉部5的縱截面呈“T”形設置。三個蓋板相交匯并在其交匯處形成轉軸54,所述旋轉部5繞所述轉軸54旋轉,第一蓋板51與第三蓋板53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分別與第二蓋板52互成直角。第一蓋板在旋轉過程中開合固定部上的主投料口,第三蓋板在旋轉過程中開合輔助投料口,第二蓋板52始終位于儲料腔4內,所述旋轉部5的三個蓋板與所述轉軸54為一體式制成,所述旋轉部5從第一位置旋轉至第三位置所轉過的角度為180°,足以保證物料準確投入儲料腔4內。設置三個蓋板的好處在于,對儲料腔4上端口的遮擋效果好,而且用戶可以將物料放置任意一塊蓋板上,轉動旋轉部5,均可使物料自動進入儲料腔4,安全方便,提高投料效率,所述蓋板還起到撥料作用,可對進入到儲料腔4內的物料進行撥動,將物料撥入底蓋上的第一進料口411或第二進料口412,物料在蓋板的撥動作用下更易進入集汁腔2,且物料不易卡在儲料腔4角落里,不浪費物料也利于清洗。

本實施例所述榨汁機的其余結構特征與實施例一一致,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實施例三:

如圖5至圖7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區別在于,所述儲料腔蓋包括旋轉部,旋轉部5覆蓋安裝于儲料腔上端口,投料口即為儲料腔的上端口,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51、第二蓋板52、第三蓋板53和轉軸54,三個蓋板在所述轉軸處相交并呈“T”形設置,所述轉軸橫貫儲料腔上端口,將儲料腔上端口劃分為兩個口徑相等的投料口,即主投料口和輔助投料口的等效直徑一致,所述第一蓋板51與第三蓋板53位于同一平面內,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儲料腔上端口。

所述旋轉部5的旋轉范圍為180°,旋轉部只能從第一位置開始,向下旋轉90度至第二位置,或者,從第一位置向上旋轉90°至起始位置,位于起始位置時,第一蓋板51和第三蓋板52水平覆蓋所述儲料腔上端口,將上端口完全關閉,而此時第二蓋板52豎立于儲料腔上端口上方,用戶可將物料放置于第一蓋板或第三蓋板上,撥動第二蓋板52使旋轉部5旋轉至第一位置處,此時位于第一蓋板上的物料落入儲料腔中的第一進料口,旋轉部繼續旋轉至第二位置,則第三蓋板上的物料隨蓋板轉動進入第一進料口,完成大塊物料進料,旋轉部從起始位置旋轉至第一位置,再繼續旋轉至第二位置,全過程中三個蓋板交替遮擋儲料腔上端口,保證用戶安全,同時完成自動輸送物料。

所述儲料腔蓋的旋轉部5上設有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為設置于第一蓋板上的擋筋,當旋轉部位于起始位置或第二位置時,所述擋筋卡在上端口上,防止第一蓋板繼續轉動轉入儲料腔中,所述第三蓋板隨第一蓋板聯動,也就防止第三蓋板轉出儲料腔4,保證旋轉部對第一進料口上方對應的儲料腔上端口形成有效阻擋。

所述儲料腔底蓋41還設有第二進料口412,所述第一進料口411、第二進料口412與儲料腔底蓋41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所述第二進料口412的等效直徑為d2,本實施例中,d2等于45mm,這樣設置滿足安全標準要求,同時,小塊物料或者條形物料均能夠通過第二進料口412進入集汁腔2內,相當于增加了物料進入集汁腔2的路徑,提高進料效率,也提高了榨汁效率。

所述儲料腔4的高度為h,100mm≤h≤300mm,本實施例中,所述儲料腔4的高度為150mm,由于儲料腔4設置在擠壓螺桿3的正上方,這樣設置即滿足安全標準要求,又使儲料腔4具有足夠大的空間用于容納物料,儲料空間大,即使用戶投放物料速度較快,物料也不會一次性進入擠壓螺桿3與集汁腔2或擠壓筒形成的擠壓粉碎間隙內造成電機11堵轉或物料卡死,而是在儲料腔4內進行暫時儲存,并通過儲料腔底蓋41的第一進料口411或第二進料口412勻速進入集汁腔2內進行榨汁。由于儲料腔4容積較大,用戶無需按照榨汁機榨汁的速度投放物料,投料方便且用戶體驗好。用戶可以將需要榨汁的物料一次性放入儲料腔4,物料投放完畢后再啟動榨汁機進行榨汁,這樣機器進行榨汁工作時,用戶無需一直停留在榨汁機旁邊,等榨取完畢后取走果汁即可。當然,用戶也可以啟動榨汁機后邊向儲料腔4投入物料邊榨汁。

所述儲料腔底蓋41的縱截面為錐形,第一進料口411和第二進料口412位于底蓋上的最低處,第一進料口411和第二進料口412與所述推進螺旋31對應設置,物料通過進料口后迅速被推進螺旋31咬入,并向下帶入進行擠壓榨汁,輕松實現自動進料且榨汁效率高。所述推進螺旋31的螺距與儲料腔底蓋上進料口的等效直徑的比值為1/2至3/2,本實施例中,推進螺旋31的螺距與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的比值為1/1,當物料進入第一進料口411后順利進入推進螺旋,被推進螺旋咬斷并沿推進螺旋向下被帶入擠壓螺桿與集汁腔形成的間隙內進行擠壓榨汁,實現快速榨汁。當推進螺旋的螺距與第一進料口的等效直徑比值小于1/2時,物料容易向上反彈,不能夠順利進入推進螺旋,而且螺距相對較小使得物料無法被快速帶入螺旋中,影響榨汁效率。當比值大于3/2時,物料相對于螺距較小,物料不易被咬斷,不能達到預粉碎的目的。

所述儲料腔底蓋的進料口的口徑邊緣為花芽形或鋸齒形或波浪線或矩形,一方面使物料更容易進入推進螺旋不易反彈,另一方面,所述咬料齒與推進螺旋對物料進行剪切,使物料更容易被咬斷。所述儲料腔底蓋41呈錐形,錐形底部用于容納擠壓螺桿3上部,所述底蓋的下底面還設有研磨筋條,所述研磨筋條豎直分布或傾斜分布,與擠壓螺桿上部的推進螺旋共同對物料進行擠壓粉碎,預切削效果好。所述儲料腔側壁設凸筋,一方面用于導料,另一方面輔助擠壓研磨,提高預粉碎效率。

所述儲料腔底蓋41的錐面與豎直平面的夾角為30°至60°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述夾角為使得物料和擠壓螺桿中心軸成同樣的夾角,相當于斜向進料,使得物料依靠自身的重力能夠很快進入集汁腔內,并在推進螺旋向下導引作用下快速被帶入擠壓螺桿的與集汁腔形成的榨汁間隙內進行擠壓,輕松實現快速自動進料。當所述夾角小于30°時,雖然能實現快速進料,但物料到達進料口時與擠壓螺桿的中心距離較近,擠壓螺桿的轉速較小,承受的扭矩較大,不利于物料的咬入和預粉碎粉碎。當a大于60°時,錐面較平緩,則需要旋轉部撥料。

儲料腔的側壁42上端設有安裝固定所述旋轉部5的安裝部6,所述安裝部6上設有與所述轉軸54兩端配合的軸孔,所述轉軸54兩端可旋轉的安裝于軸孔內并帶動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一起旋轉,所述安裝部6將旋轉部5可旋轉的固定于儲料腔4上端口,安全可靠。

所述安裝部6與轉軸54鉸接處設有扭簧,旋轉部5在扭簧的彈力下能夠自動復位至第一位置。這樣無需手動轉動旋轉部5,方便用戶操作,用戶體驗好。所述旋轉部5的第一蓋板51遠離轉軸54的一端設有凸起55,所述儲料腔4側壁42上端與所述凸起55配合處設有鎖扣46,所述鎖扣46用于將旋轉部5鎖止于儲料腔4上端口,使旋轉部5始終處于第二位置。

所述榨汁機包括檢測儲料腔4是否安裝到位的安全開關,所述安全開關為磁控開關12,所述機座1內設有磁控開關12,所述儲料腔4的底蓋上設有觸發所述磁控開關12的磁鐵,儲料腔4安裝到位后,才能夠觸發榨汁機接啟動。

第一蓋板51上設有輔助投料口,所述輔助投料口的等效直徑為45mm,用戶將旋轉部通過鎖扣鎖止于第二位置時,并可通過第一蓋板上的輔助投料口投放物料,尤其是長條形物料,無需經過彎折路徑,直接由第一蓋板上的輔助投料口投入,通過儲料腔底蓋上的第二進料口進入集汁腔中,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蓋向外延伸,同時儲料腔的錐形底蓋邊緣向外延伸,相應的儲料腔整體容積進一步擴大,儲料腔蓋的延伸部上設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部分遮擋儲料腔上端口并與儲料腔為一體式。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4也可以為上大下小的倒圓臺形或倒錐形,所述儲料腔蓋包括旋轉部,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第三蓋板和轉軸,所述旋轉部呈“T”形設置,所述轉軸橫貫所述儲料腔上端口并將上端口劃分為兩個投料口。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第三蓋板隨轉軸任意角度旋轉并交替開合所述上端口的兩個投料口,而儲料腔底蓋上只設置第一進料口。

可以理解的,第二蓋板和/或第三蓋板上設有輔助投料口,所述輔助投料口的等效直徑不大于45mm。

可以理解的,所述轉軸偏置設置于儲料腔上端口。

可以理解的,所述轉軸54與第一蓋板51和第三蓋板53為一體式,與第二蓋板52為分體式;或者,所述轉軸54與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為一體式,與第三蓋板53為分體式;或者,所述轉軸54與第二蓋板52和第三蓋板53為一體式,與第一蓋板51為分體式,分體式設置的蓋板在與轉軸54一體式蓋板的帶動下聯動旋轉。

可以理解的,所述旋轉部的旋轉范圍為90°至360°。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4的高度h為100mm,200mm,250mm,300mm,均能夠滿足整果物料預存儲功能,且用戶可根據自己習慣確定投料速度而不受榨汁速率的影響,用戶體驗好。

可以理解的,所述儲料腔4上端口設有兩個鎖扣46,所述安全鎖扣分別用于鎖止第一蓋板51和第三蓋板52。只要鎖止其中一個蓋板,均能夠使旋轉部5固定于第二位置。

本實施例所述榨汁機的其余結構特征與實施例二一致,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實施例四:

如圖8至圖9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三的區別在于,所述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的懸空端邊緣分別向背離所述第二蓋板52的設置方向延伸并向內折彎形成弧形擋板56,所述擋板56分別位于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邊緣遠離轉軸54的一端,環形擋板56向內彎折,使所述擋板56的縱截面處于所述蓋板隨轉軸54旋轉的最大圓形軌跡范圍內,或與旋轉軌跡邊緣重合,從而不會對儲料腔側壁42形成干涉,也就不影響旋轉部5的旋轉角度范圍。所述旋轉部5旋轉范圍為360°,且無限位裝置,所述旋轉部5可繞轉軸54旋轉任意角度,所述第一位置與第三位置重合,且旋轉部5旋轉至任意位置,所述擋板56邊緣或蓋板邊緣與投料口邊緣之間的最大距離均不大于45mm,從而保證用戶安全。旋轉部5在旋轉過程中,用戶可在任意蓋板上放置物料,并向任意一邊轉動旋轉部5,均能夠實現自動進料。另外,所述擋板56還可當做用戶手動轉動旋轉部5的操作把手,方便操作,用戶體驗好。

由于旋轉部5繞轉軸54旋轉到任意角度范圍時,所述蓋板和擋板56對投料口和進料口均能夠形成有效遮擋,因此,所述儲料腔底蓋41的第二進料口412等效直徑d2可設置為與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相等的取值范圍,即45mm≤d2≤110mm。本實施例中,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d1和第二進料口412等效直徑d2均為100mm,滿足整果進料需求和安全要求。

所述儲料腔4不設置固定部43,旋轉部5直接安裝在儲料腔4上端口,所述轉軸54橫貫儲料腔4上端口,將上端口劃分為兩個等效直徑相等的投料口,即所述輔助投料口45的等效直徑D2可設置為與主投料口44的等效直徑相等的取值范圍,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投料口44的等效直徑D1和輔助投料口45的等效直徑D2均為100mm,與第一進料口411和第二進料口412等效直徑相等,物料順利通過儲料腔4上端任意一個投料口,自然也能夠順利通過儲料腔底蓋41上任意一個進料口進入集汁腔2。

所述輔助投料口45的等效直徑D2等于100mm,既符合安全標準要求,又滿足儲料腔4具有一定儲料空間,同時使榨汁機造型美觀,儲料腔4結構合理。

所述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為d1, 45mm≤d1≤110mm。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進料口411的等效直徑為100mm,能夠滿足各種大小及不同形狀物料的整果榨汁需求,用戶不用手動對物料進行切削,直接將整個物料投入儲料腔4內,使儲料腔4內的大塊物料順利通過第一投料口進入集汁腔2內被推進螺旋31咬入并進行榨汁。

可以理解的,所述擋板56沿第一蓋板51懸空端以及與懸空端相鄰的兩條邊向上延伸并向內折彎形成弧形擋板56或裙邊或圍邊,使第一蓋板51和第三蓋板53上部形成可放置物料的盛料腔。

可以理解的,所述擋板56的邊緣形狀為波浪形或鋸齒形或間隔設置的矩形或柵條式,所述間隔設置的矩形間距不大于45mm。

可以理解的,所述擋板56傾斜設置于第一蓋板51和第二蓋板52上,且擋板56與第一蓋板51或第二蓋板52之間的角度小于90°。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蓋板或第三蓋板上設有擋板或圍邊,當第一蓋板與第三蓋板處于豎直位置時,所述擋板或圍邊能夠對所述擋板對儲料腔底蓋上的進料口進行遮擋,阻止人手伸入儲料腔內部。

可以理解的,所述蓋板個數為五個或六個或七個,呈葉輪形式均布于轉軸54周圍。

可以理解的,所述投料口和進料口的等效直徑均為45mm,物料通過手動切削成小塊后投料榨汁,進料更快速,出汁效率也更高。

本實施例所述榨汁機的其余結構特征與實施例三一致,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實施例五:

如圖10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所述旋轉部包括第一蓋板、第二蓋板和轉軸,所述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在轉軸處相交并呈“十”字形設置,所述轉軸橫貫所述上端口,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隨轉軸旋轉并開合所述儲料腔上端口。所述轉軸54橫貫儲料腔4上端口,將所述上端口劃分為兩個投料口,所述旋轉部5可繞轉軸54旋轉任意角度并交替遮擋投料口和儲料腔底蓋41上的進料口,旋轉部5旋轉至任意位置時,遮擋所述投料口的蓋板的邊緣與所述投料口的邊緣之間的最大距離不大于45mm,遮擋所述進料口的蓋板的邊緣與所述進料口的邊緣之間的最大距離也不大于45mm。

本實施例中,所述主投料口44等效直徑D1和輔助投料口45等效直徑D2均為80mm,相應的,所述儲料腔底蓋41的第一進料口411等效直徑d1和第二進料口412等效直徑d2均為80mm,輕松實現大口徑自動進料。

本實施例所述榨汁機的其余結構特征與實施例一一致,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涵蓋,這里不再一一舉例。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硕县| 内乡县| 商洛市| 贡嘎县| 新丰县| 左权县| 乌什县| 确山县| 闸北区| 长治县| 南丹县| 绍兴市| 嘉黎县| 临安市| 贵南县| 杭州市| 伊川县| 镇沅| 商丘市| 河池市| 永德县| 宁城县| 平舆县| 邛崃市| 丹凤县| 墨玉县| 惠安县| 来宾市| 广宁县| 息烽县| 泽普县| 泽库县| 镇坪县| 焉耆| 玛多县| 英吉沙县| 湟源县| 哈巴河县| 德钦县| 湄潭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