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裝置,特別是一種豆漿機。
背景技術:
現有一種豆漿機,包括機頭、杯體和底座,機頭扣置于杯體上,杯體放置于底座上,底座設有操作面板,底座設有第一耦合器,杯體設有與第一耦合器耦合電連接的第二耦合器,用戶在拿起杯體時,由于第一耦合器與第二耦合器之間的連接強度較大,會導致底座連同杯體一起被拿起,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用戶施加的外力作用,第一耦合器與第二耦合器之間的連接強度會下降,而由于用戶沒有意識到底座會被帶起,因此不會對底座施加外力,底座被意外帶起后,存在受自身重力而自動脫落的風險,可能導致底座跌落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豆漿機,防止底座在用戶拿起杯體時被意外帶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豆漿機,包括機頭、杯體和底座,機頭扣置于杯體上,杯體連接于底座上,底座設有操作面板,底座設有第一耦合器,杯體設有與第一耦合器耦合電連接的第二耦合器,底座設有用于使底座附著在工作臺面上的輔助件。
進一步的,所述操作面板平置,底座包括杯體連接區域,杯體連接區域位于操作面板的橫向一側,輔助件位于杯體連接區域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件包括吸盤,吸盤安裝在底座的底面。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底面上以第一耦合器的中心垂直投影為圓心作直徑15~40mm的圓形所覆蓋的區域為吸盤分布區域,吸盤設有至少兩個并位于吸盤分布區域內。
進一步的,所述吸盤設有多個,吸盤在杯體連接區域垂直投影在底座的外底面上的區域內對稱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耦合器的中心所在的垂直方向上設有一個吸盤。
進一步的,所述吸盤包括連接體和圓盤,連接體與底座連接固定,圓盤的外徑為15~30mm,圓盤的中心相對圓周凹陷2~6mm,圓盤的厚度為0.5~3mm。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件為配重塊,配重塊固定在底座內或底座的外底面,配重塊位于第一耦合器的下方。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內底面設有螺釘柱,配重塊設有安裝通孔,螺釘柱插入安裝通孔中,螺釘穿過安裝通孔與螺釘柱連接將配重塊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輔助件為磁鐵,工作平臺上設有與輔助件相吸的鐵磁體或磁鐵;或者,所述輔助件為鐵磁體,工作平臺上設有與輔助件相吸的磁鐵。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輔助件具有附著能力,可以利用表面張力、吸引力、粘合力等等多種形式實現輔助件對工作臺面的附著能力,在沒有刻意消除輔助件的附著能力時,底座會被固定在工作臺面上,從而防止底座在用戶拿起杯體時被意外帶起;而用戶需要將底座轉移位置,則可以施加外力來消除輔助件對工作臺面的附著能力,使得底座可以離開工作臺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豆漿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一種分布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二種分布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三種分布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四種分布示意圖;
圖6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五種分布示意圖;
圖7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六種分布示意圖;
圖8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七種分布示意圖;
圖9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八種分布示意圖;
圖10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第九種分布示意圖;
圖11為實施例一中吸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配重塊位于底座內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豆漿機,如圖1所示,包括機頭1、杯體2和底座3,機頭1扣置于杯體2上,杯體2連接于底座3上,機頭1內設有粉碎電機,粉碎電機的輸出軸伸出機頭1并伸入杯體2內,輸出軸的端部設置有粉碎刀片,底座3設有操作面板31,操作面板31平置,即以水平或接近水平的狀態設置,接近水平是指操作面板31所在平面相對水平面傾斜的角度在15°以內。底座3設有第一耦合器32,杯體2設有與第一耦合器32耦合電連接的第二耦合器,杯體2還設有第三耦合器,機頭1設有與第三耦合器耦合電連接的第四耦合器。
用戶拿起杯體2而不需要拿起底座3的情況,一般是制漿完成后,用戶需要倒漿時會拿起杯體2,或者豆漿機長時間未使用,在使用之前需要拿起杯體2進行清洗等等。為了防止底座3在用戶拿起杯體2時被意外帶起,底座3設有用于使底座3附著在工作臺面上的輔助件4。
底座3上除了設置操作面板31,還包括杯體連接區域C,杯體連接區域C位于操作面板31的橫向一側,為了讓輔助件4能夠以較少的數量實現較好的附著能力,將輔助件4設置在杯體連接區域C的下方,使得工作臺面對輔助件4的作用力能夠更好地抵消第二耦合器對第一耦合器32的作用力。結合圖1看,杯體連接區域C即底座3的頂部設置的定位凸臺34所處的區域,杯體2連接在定位凸臺34上,并會將杯體連接區域C覆蓋。
而為了用戶更容易克服第一耦合器32與第二耦合器之間的摩擦力,杯體2的一側設置把手21,第二耦合器位于把手21的垂直下方,這樣用戶拿起杯體2的作用力可以經過第二耦合器,避免形成力矩而增加無用功。
具體到采用何種輔助件4,可以有以下幾種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中的輔助件4為吸盤,吸盤一般可以采用硅膠等彈性較好的材料制成,吸盤安裝在底座3的底面。
在考慮吸盤的設置數量時,可以僅設置一個吸盤,而最有效的設置位置是在第一耦合器32的中心所在的垂直方向上設有一個吸盤,如圖2所示。
而設置兩個以上(含兩個)的吸盤時,可以對吸盤的分布位置進行設計來提高附著效果。具體是在底座3的外底面上以第一耦合器32的中心垂直投影為圓心作直徑15~40mm的圓形所覆蓋的區域為吸盤分布區域A,吸盤設有至少兩個并位于吸盤分布區域A內。上述圓形沒有完全覆蓋底座3的外底面,上述圓形也有部分是在底座3的外部,吸盤分布區域A是由上述圓形的一段圓弧與底座3的外側輪廓圍成的區域,如圖3所示,而吸盤分布區域A也是位于杯體連接區域C的下方,也沒有完全覆蓋杯體連接區域C垂直投影在底座3外底面上的區域??梢岳斫獾?,在吸盤分布區域A內的吸盤也可以不設置在第一耦合器32的中心所在的垂直方向上,而是在吸盤分布區域A內規律分布,例如關于第一耦合器32的中心所在的垂直方向對稱分布,如圖3所示;或者呈三角形分布(吸盤位于三角形的頂點),如圖4所示,或者而將其中一個吸盤設置在第一耦合器32的中心所在的垂直方向上,也是較好的方式,如圖5所示。
除了在吸盤分布區域A設置吸盤,當然也可以在杯體連接區域C垂直投影在底座3的外底面上的區域內分布,并且以對稱分布為佳,對稱是關于底座3外底面的中軸線M對稱,如圖6至圖8所示。另外還可以將上述分布規律結合實施,如圖9所示。
而僅設置一個或兩個吸盤或者在吸盤分布區域A內設置吸盤時,可能會出現底座3放置不平的情況,因此可以在底座3的外底面上設置凸筋,凸筋的高度與吸盤吸附后凸出底座3外底面的高度相等,使得底座3放置平穩??梢岳斫獾?,在底座3的整個外底面都可以設置吸盤,這樣也可以確保底座3依靠吸盤平穩放置在工作臺面上,如圖10所示。
吸盤包括連接體41和圓盤42,見圖11,連接體41與底座3連接固定,為了確保吸盤的吸附力,圓盤42的外徑D為15~30mm,圓盤42的中心相對圓周凹陷距離H為2~6mm,圓盤42的厚度B為0.5~3mm。連接體41與底座3的連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扣方式、螺紋方式等等,本實施例中在連接體41的外側設置環形凹槽411,底座3上設置安裝孔,連接體41變形穿過安裝孔使底座3卡入環形凹槽411中實現過盈配合固定。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中的輔助件4為配重塊,配重塊固定在底座3內或底座3的外底面,配重塊位于第一耦合器32的下方,自然也位于杯體連接區域C垂直投影在底座3外底面上的區域內。如圖12所示,底座3的內底面設有螺釘柱35,配重塊設有安裝通孔43,螺釘柱35插入安裝通孔43中,螺釘5伸入安裝通孔43與螺釘柱35連接將配重塊固定。相應還可以在底座3的內底面上設置定位筋36,配重塊的外側由定位筋36限位,有利于配重塊固定。配重塊能夠降低豆漿機使用時的重心,也有利于豆漿機工作時的穩定性,減少振動。
配重塊并非特指形狀為塊狀,根據配重塊的密度及底座內的空間、形狀,配重塊的形狀可以是板狀、盤狀、塊狀或桿狀等等。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中的輔助件4為磁鐵,工作平臺上設有與輔助件4相吸的鐵磁體或磁鐵??梢岳斫獾?,輔助件4也可以采用鐵磁體,工作平臺上設有與輔助件4相吸的磁鐵。鐵磁體一般是指鐵、鈷、鎳等金屬及合金制成的。
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