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信息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電子信息工程機房電腦桌。
背景技術:
一般的,在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實驗室機房中,計算機的顯示器多是直接站立設置在電腦桌上,使用者在使用計算機時,顯示器經常阻擋使用者的視線,使用者不能良好的看到更前方的遠處的多媒體,則必須側身或站起身才能看到,不能良好的進行互動交流,同時顯示器在電腦桌面上占用很大的地方,在不使用顯示器的時候,沒地方儲存顯示器,桌面不能完全的利用,同時顯示器長時間的放置在電腦桌上,不能進行良好的保存,在不使用的時候很可能會造成顯示器的損壞,例如專利號為201520156113.0的專利,包括桌面板、左側板、右側板構成的桌體,左立柱的頂端設置有左轉軸,左轉軸上設置有左從動鏈輪,左從動鏈輪固定設置在顯示器固定架的左端,機顯示屏通過旋轉手輪可實現翻轉放倒的功能,解放使用者的視野,但是顯示器在桌面上占用的空間很大,會導致使用者無法使用電腦桌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信息工程機房電腦桌,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子信息工程機房電腦桌,包括箱體和顯示器,所述箱體的正面外壁上設有控制器,所述箱體的內腔底端設有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的頂端設有升降臺,所述控制器與升降臺電性連接,所述升降臺的頂端設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內側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內側底端設有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頂端設有支撐板,所述滑槽與顯示器滑動連接,所述固定箱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滑桿,所述箱體內腔左右兩側均設有箱體滑槽,所述固定箱通過滑桿與箱體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外壁上設有工具箱,所述工具箱的外壁上設有拉環。
優選的,所述滑槽的內側設有防護膜。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底端四角均設有滑輪。
優選的,所述固定箱的左右兩側均設有限位卡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電子信息工程機房電腦桌,通過把顯示器放到固定箱的內側,通過固定裝置把顯示器固定好,在使用顯示器的時候通過控制器控制升降臺可以把固定箱支撐到箱體的頂端就可以正常的使用顯示器,在要看前方的遠處的多媒體時或不使用顯示器時,可以通過控制器控制升降臺把固定箱收到箱體的內腔中,有助于使用者前視來索取遠方的多媒體顯示信息,解放使用者的視野,有利于交流互動,同時能較好的保存顯示器,避免顯示器損壞,可以有效的利用電腦桌的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滑輪,2、箱體,3、控制器,4、固定裝置,401、減震彈簧,402、支撐板,403、防護膜,404、滑槽,5、固定箱,6、滑桿,7、顯示器,8、限位卡扣,9、箱體滑槽,10、升降臺,11、支撐底座,12、工具箱,13、拉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子信息工程機房電腦桌,包括箱體2和顯示器7,所述箱體2的底端四角均設有滑輪1,通過滑輪1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移動箱體2,所述箱體2的外壁上設有工具箱12,通過工具箱12可以儲存一些常用的工具,所述工具箱12的外壁上設有拉環13,通過拉環13可以更加方便的拉動工具箱12,所述箱體2的正面外壁上設有控制器3,所述箱體2的內腔底端設有支撐底座11,所述支撐底座11的頂端設有升降臺10,所述控制器3與升降臺10電性連接,在要看前方的遠處的多媒體時或不使用顯示器7時,可以通過控制器3控制升降臺10把固定箱5收到箱體2的內腔中,所述升降臺10的頂端設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的左右兩側均設有限位卡扣8,通過限位卡扣8可以使固定箱5在箱體2的內腔時固定箱體2與固定箱5的連接,所述固定箱5的內側設有固定裝置4,所述固定裝置4包括滑槽404,所述滑槽404的內側底端設有減震彈簧401,所述減震彈簧401的頂端設有支撐板402,所述滑槽404與顯示器7滑動連接,所述滑槽404的內側設有防護膜403,通過防護膜403可以防止滑槽404與顯示器7滑動連接時滑槽404磨損顯示器7,所述固定箱5的左右兩側均設有滑桿6,所述箱體2內腔左右兩側均設有箱體滑槽9,所述固定箱5通過滑桿6與箱體滑槽9滑動連接。
使用時,通過把顯示器7放到固定箱5的內側,通過固定裝置4把顯示器7固定好,在使用顯示器7的時候通過控制器3控制升降臺10可以把固定箱5支撐到箱體2的頂端就可以正常的使用顯示器7,在要看前方的遠處的多媒體時或不使用顯示器7時,可以通過控制器3控制升降臺10把固定箱5收到箱體2的內腔中。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