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防護欄,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
背景技術:
防護欄(Protective fence)--這里說的是工業用“防護欄”或叫護撞護欄,主要用于工廠、車間及倉庫間設備與設施的防護與保護場合。常用鋼材所制,如圓鋼管,方鋼管或壓型鋼板。表面處理工藝:全自動靜電粉末噴涂(即噴塑)或噴漆。室外用防撞護欄的表面處理所用原料為防水性的材料。制成防撞護欄外形美觀,且不易生銹。
窗用防護欄是防護欄的一個應用渠道,現有技術中的窗用防護欄均為非標間,其每次的加工制作都需要制作單位去現場測量,然后再加工,這種制作方式缺點眾多,一是加工人工工作量大,二是非標的防護欄不能做成庫存,常常會造成生產率不滿或者生產緊張的情況,無法正常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用戶可根據窗戶外尺寸要求自行調節,提高了防護欄的通用性,降低了防護欄制作的非標性,徹底改變了傳統一窗一測量的加工方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包括:上凹槽梁、下凹槽梁和縱向立柱,所述縱向立柱設置在上凹槽梁與下凹槽梁之間,所述上凹槽梁的開口端及下凹槽梁的開口端均連接有橫管,所述縱向立柱包括外套管和伸縮管,所述外套管設置在下凹槽梁頂部向上延伸,所述伸縮管一端設置在上凹槽梁底部,另外一端套裝在外套管內部沿外套管上下移動,所述橫管外側設置有指向縱向立柱的徑向套管,所述上凹槽梁及下凹槽梁內側璧設置有徑向伸縮管。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外套管側壁上設置有一通孔,所述伸縮管外壁設置有彈性卡頭,所述彈性卡頭與通孔內徑結構相同。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彈性卡頭外側包裹一側橡膠墊。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徑向套管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孔,所述徑向伸縮管側壁設置有數個與定位孔相對應的徑向彈性卡頭。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例中,所述橫管背面側壁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螺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能夠在Y向及Z向空間進行伸縮,用戶可根據窗戶外尺寸要求自行調節,提高了防護欄的通用性,降低了防護欄制作的非標性,徹底改變了傳統一窗一測量的加工方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一較佳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至圖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包括:上凹槽梁1、下凹槽梁2和縱向立柱,所述縱向立柱設置在上凹槽梁1與下凹槽梁2之間,所述上凹槽梁1的開口端及下凹槽梁的開口端均連接有橫管4,所述縱向立柱包括外套管31和伸縮管32,所述外套管31設置在下凹槽梁2頂部向上延伸,所述伸縮管32一端設置在上凹槽梁2底部,另外一端套裝在外套管31內部沿外套管31上下移動,實現防護欄高度方向上的可變性,外套管31側壁上設置有一通孔33,伸縮管32外壁設置有彈性卡頭34,所述彈性卡頭34與通孔33內徑結構相同,彈性卡頭34外側包裹一側橡膠墊,能夠與通孔33緊密結合,防止縱向立柱晃動,提高縱向立柱的穩定性,通過彈性卡頭34與通孔33固定,實現防護欄高度固定。
所述橫管4外側設置有指向縱向立柱的徑向套管41,所述上凹槽梁1及下凹槽梁2內側璧設置有徑向伸縮管42,徑向伸縮管42與徑向套管41匹配,徑向套管41側壁上設置有定位孔43,徑向伸縮管42側壁設置有數個與定位孔43相對應的徑向彈性卡頭44,實現防護欄寬度方向上的調節。
所述橫管4背面側壁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螺栓,方便防護欄與墻壁的連接固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伸縮功能的窗用防護欄,能夠在Y向及Z向空間進行伸縮,用戶可根據窗戶外尺寸要求自行調節,提高了防護欄的通用性,降低了防護欄制作的非標性,徹底改變了傳統一窗一測量的加工方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