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拖把清洗甩干器,屬日用品領域,尤其是能夠通過手壓自動清洗甩干。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旋轉拖把甩干器對拖把的清洗和甩干不能一次完成,需要先在清洗桶內手工清洗,然后再拿到甩干桶內甩干,這種設計給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旋轉拖把甩干器對拖把的清洗和甩干不能一次完成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轉支架六棱柱滑塊自鎖升降柱筒旋轉拖把清洗甩干器,它能使拖把的清洗和甩干一次自動完成,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旋轉支架六棱柱滑塊自鎖升降柱筒旋轉拖把清洗甩干器,清洗桶(14)內設有旋轉籃(1),旋轉籃(1)與清洗桶(14)之間設有旋轉籃支架(2),旋轉籃支架(2)與旋轉籃(1)以及清洗桶(14)之間活動相接,在清洗桶與旋轉籃支架(2)之間設有升降自鎖機構(101),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自鎖機構構造為在旋轉籃支架(2)上設有支架腳(8),在支架腳(8)的上端外側與清洗桶內壁相對面上沿旋轉籃支架徑向設有凸起的六棱柱狀體即六棱柱滑塊(107);在旋轉籃位于清洗桶上部時,旋轉籃支架腳上的六棱柱滑塊(107)所對應的清洗桶內壁上設有一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在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的下端沿清洗桶內壁設有與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相通的垂直向下的六棱柱滑塊滑槽(106);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的結構為在六棱柱滑塊滑槽(106)的上端左側設有從六棱柱滑塊滑槽(106)槽底凸起并向上延伸的條狀的回轉槽分隔帶(143),回轉槽分隔帶(143)的下端設有角尖朝下的第一回轉槽第一導向角(133),設置導向角的目的是控制六棱柱滑塊按照設定的路徑運動,回轉槽分隔帶(143)的上端沿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的槽底向右上方延伸,延伸段的回轉槽分隔帶(143)的上下兩個側壁形成的坡狀體分別為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2)和第一回轉槽導向坡(144),回轉槽分隔帶(143)在延伸到第一回轉槽導向坡(144)的坡頂折轉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回轉槽導向坡限位卡槽(134),第一回轉槽導向坡限位卡槽(134)的下端設有第一回轉槽第二導向角(137),回轉槽分隔帶(143)將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分為左右兩部分,右邊為第一回轉槽(138),左邊為第二回轉槽(140),在第一回轉槽(138)入口處,第一回轉槽(138)的右側壁向右下方延伸,然后再向右上方延伸,形成角狀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導向角(135)和角狀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6),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導向角(135)的角尖向上垂直延長線位于六棱柱滑塊(107)處于第一回轉槽導向坡(144)的坡底時六棱柱滑塊的上端角尖的左側,第一回轉槽第二導向角(137)的角尖位于六棱柱滑塊(107)處于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6)位置時六棱柱滑塊(107)的上端角尖向上垂直延長線的左側;第一回轉槽(138)右側壁沿角狀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6)的右側壁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2)的坡頂端點以上再向左上方延伸,形成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39),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39)坡底端點位于當六棱柱滑塊(107)處于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39)的坡頂時六棱柱滑塊(107)的下端角尖位于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2)坡頂端點向上垂直延長線的左側;第二回轉槽(140)下端左側壁向右下方折轉并與六棱柱滑塊滑槽(106)的左側壁相接,使第二回轉槽(140)與六棱柱滑塊滑槽(106)相通。
旋轉籃(1)的上端內側設有向外凸起的拖把盤卡扣(20)。清洗桶(14)為圓柱形,其上端設有清洗桶把(13),旋轉籃支架(2)的中心設有一向上凸起的旋轉籃旋轉軸(7),旋轉籃(1)的底部設有一向上凸起的旋轉籃軸套(26),套接于旋轉籃旋轉軸(7)的上端,旋轉籃軸套(26)與旋轉籃旋轉軸(7)之間設有旋轉籃軸承(5)和旋轉軸軸頭滑動套(25),旋轉籃軸承(5)為平面軸承。旋轉籃軸套(26)設計成從藍底凸起狀是為了讓拖把放置在旋轉籃(1)中拖把條呈懸垂狀,并且旋轉籃(1)的底部為鏤空狀,以利于洗脫粘在拖把條上的污物,并讓洗脫的污物順利從鏤空的藍底漏出,讓拖把清洗得更干凈。
當將拖把按入旋轉籃時,拖把盤卡扣會將拖把盤卡制在旋轉籃中,如果此時旋轉籃支架上的六棱柱滑塊處于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位置,旋轉籃支架處于向下制動狀態,旋轉籃處于清洗桶的上部(水面之上),在該狀態下可對拖把進行甩干;當需要對拖把進行清洗時,輕輕向上提起拖把,拖把帶動旋轉籃以及旋轉籃支架上移,使六棱柱滑塊沿第一回轉槽上移與第一回轉槽第二導向角的坡面接觸后沿第一回轉槽向右上方滑移與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接觸并滑至坡頂,此時再向下按壓拖把使六棱柱滑塊下移,六棱柱滑塊與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接觸,六棱柱滑塊沿第二回轉槽向左下方滑移與第二回轉槽下口導向坡接觸后向右下方滑移重新進入六棱柱滑塊滑槽,繼續向下按壓旋轉籃,旋轉籃就會移至清洗桶的下部(下部有水),即可對拖把進行旋轉清洗。清洗好拖把后,將拖把再次向上提,旋轉籃支架上移,六棱柱滑塊沿六棱柱滑塊滑槽上移滑入六棱柱滑塊滑槽上端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并與回轉槽分隔帶的第一回轉槽導向坡接觸后滑至坡頂的第一回轉槽導向坡限位卡槽處停下,此時再向下按壓拖把,旋轉籃支架下移,使六棱柱滑塊下移與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導向角的坡面接觸并滑入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此時旋轉籃支架又重新處于向下制動狀態,旋轉籃處于清洗桶的上部(水面之上),可重新對拖把進行旋轉甩干,從而實現在一個桶內完成清洗和甩干全過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拖把甩干器能夠通過手的提和壓使拖把在一個桶內完成清洗和甩干全過程,不需要先手工清洗拖把,然后再拿到另一個桶去甩干,清洗桶體積小,清洗更方便快捷;拖把條在旋轉籃中呈懸垂狀,更利于清洗;鏤空狀的旋轉籃底更利于污物從旋轉籃中漏出。上述特點使拖把清洗更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拖把清洗更干凈徹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旋轉籃(1)的俯視圖。
圖4為本發明六棱柱銷滑槽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拖把在旋轉籃中的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旋轉籃支架(2)的俯視圖。
圖7為本發明旋轉籃(1)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旋轉籃支架(2)的軸測圖。
圖9為本發明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示意圖。
圖中1.旋轉籃,2.旋轉籃支架,3.桶底,5.支架軸承,7.旋轉籃旋轉軸,8.支架腳,13.清洗桶把,14.清洗桶,20.旋轉籃籃口卡扣,25.旋轉軸軸頭滑動套,26.旋轉籃軸套,28.旋轉軸軸頭滑動套凸緣,101.升降自鎖機構,106.六棱柱滑塊滑槽,107.六棱柱滑塊,110.拖把,111.拖把盤,112.拖把條,130.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3.第一回轉槽第一導向角,134.第一回轉槽導向坡限位卡槽,135.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導向角,136.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7.第一回轉槽第二導向角,138.第一回轉槽,139.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40.第二回轉槽,141.第二回轉槽下口導向坡,142.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3.回轉槽分隔帶,144.第一回轉槽導向坡。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9實施例中,一種旋轉支架六棱柱滑塊自鎖升降柱筒旋轉拖把清洗甩干器,清洗桶(14)內設有旋轉籃(1),旋轉籃(1)與清洗桶(14)之間設有旋轉籃支架(2),旋轉籃支架(2)與旋轉籃(1)以及清洗桶(14)之間活動相接,在清洗桶與旋轉籃支架(2)之間設有升降自鎖機構(101),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自鎖機構構造為在旋轉籃支架(2)上設有支架腳(8),在支架腳(8)的上端外側與清洗桶內壁相對面上沿旋轉籃支架徑向設有凸起的六棱柱狀體即六棱柱滑塊(107);在旋轉籃位于清洗桶上部時,旋轉籃支架腳上的六棱柱滑塊(107)所對應的清洗桶內壁上設有一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在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的下端沿清洗桶內壁設有與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相通的垂直向下的六棱柱滑塊滑槽(106);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的結構為在六棱柱滑塊滑槽(106)的上端左側設有從六棱柱滑塊滑槽(106)槽底凸起并向上延伸的條狀的回轉槽分隔帶(143),回轉槽分隔帶(143)的下端設有角尖朝下的第一回轉槽第一導向角(133),設置導向角的目的是控制六棱柱滑塊按照設定的路徑運動,回轉槽分隔帶(143)的上端沿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的槽底向右上方延伸,延伸段的回轉槽分隔帶(143)的上下兩個側壁形成的坡狀體分別為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2)和第一回轉槽導向坡(144),回轉槽分隔帶(143)在延伸到第一回轉槽導向坡(144)的坡頂折轉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回轉槽導向坡限位卡槽(134),第一回轉槽導向坡限位卡槽(134)的下端設有第一回轉槽第二導向角(137),回轉槽分隔帶(143)將六棱柱滑塊固定回轉槽(130)分為左右兩部分,右邊為第一回轉槽(138),左邊為第二回轉槽(140),在第一回轉槽(138)入口處,第一回轉槽(138)的右側壁向右下方延伸,然后再向右上方延伸,形成角狀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導向角(135)和角狀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6),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導向角(135)的角尖向上垂直延長線位于六棱柱滑塊(107)處于第一回轉槽導向坡(144)的坡底時六棱柱滑塊的上端角尖的左側,第一回轉槽第二導向角(137)的角尖位于六棱柱滑塊(107)處于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6)位置時六棱柱滑塊(107)的上端角尖向上垂直延長線的左側;第一回轉槽(138)右側壁沿角狀的六棱柱滑塊固定卡槽(136)的右側壁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2)的坡頂端點以上再向左上方延伸,形成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39),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39)坡底端點位于當六棱柱滑塊(107)處于第二回轉槽第一導向坡(139)的坡頂時六棱柱滑塊(107)的下端角尖位于第二回轉槽第二導向坡(142)坡頂端點向上垂直延長線的左側;第二回轉槽(140)下端左側壁向右下方折轉并與六棱柱滑塊滑槽(106)的左側壁相接,使第二回轉槽(140)與六棱柱滑塊滑槽(106)相通。
旋轉籃(1)的上端內側設有向外凸起的拖把盤卡扣(20)。清洗桶(14)為圓柱形,其上端設有清洗桶把(13),旋轉籃支架(2)的中心設有一向上凸起的旋轉籃旋轉軸(7),旋轉籃(1)的底部設有一向上凸起的旋轉籃軸套(26),套接于旋轉籃旋轉軸(7)的上端,旋轉籃軸套(26)與旋轉籃旋轉軸(7)之間設有旋轉籃軸承(5)和旋轉軸軸頭滑動套(25),旋轉籃軸承(5)為平面軸承。旋轉籃軸套(26)設計成從藍底凸起狀是為了讓拖把放置在旋轉籃(1)中拖把條呈懸垂狀,并且旋轉籃(1)的底部為鏤空狀,以利于洗脫粘在拖把條上的污物,并讓洗脫的污物順利從鏤空的藍底漏出,讓拖把清洗得更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