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炒鍋,具體為一種全自動炒鍋,屬于廚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炒鍋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炒鍋也是從事餐飲行業的人群,例如廚師,最常用的廚具之一。現今的人們由于生活節奏快,在上班時段通常都沒有時間在家用餐,因而轉向附近餐館用餐。因用餐時間較為集中,無疑增加了餐飲店快速、即時提供飲食的難度,特別是對于廚師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為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甚至重樣的各類炒貨食品、例如炒飯、炒菜等等,需要不停地攪拌、晃動炒鍋,耗費較大的體力。而且通常為使炒鍋耐用,炒鍋都為質地優良的鐵鍋,重量很大,無疑增加了廚師們的體能消耗,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全自動炒鍋。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全自動炒鍋,可以有效解決實際應用中廚師在炒飯、炒菜等等,需要不停地攪拌、晃動炒鍋,耗費較大的體力。而且通常為使炒鍋耐用,炒鍋都為質地優良的鐵鍋,重量很大,無疑增加了廚師們的體能消耗等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全自動炒鍋,包括鍋體和鍋架,所述鍋架兩端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鍋架上放置有鍋體,所述鍋體一側端沿處固定安裝有電機架,且所述電機架上固定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通過嵌套在其輸出端的傳動帶與從動輪傳動連接,所述從動輪通過主軸與攪拌輪傳動連接,所述攪拌輪底部的所述主軸一側固定有萬向軸,且所述攪拌輪通過所述萬向軸活動連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底部固定連接有攪拌槳,且所述攪拌槳兩端通過活動軸與攪拌葉活動連接,所述攪拌葉與所述鍋體內壁緊密接觸。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鍋體底側的所述鍋架內設有燃氣灶頭,所述鍋架底部一端固定有鼓風機,且所述鼓風機通過風管與所述燃氣灶頭連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架一端設有燃氣進口,且所述燃氣進口通過所述氣管與所述燃氣灶頭連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鼓風機與所述燃氣灶頭之間連通的風管上安裝有風量調節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裝有點火棒,且所述點火棒一端延伸至所述燃氣灶頭上方的所述鍋架內。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結構緊湊,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耗能低,使用壽命長,維修方便,實現了食物的自動翻炒功能,降低了廚師的勞動強度,并使得炒鍋內部食品的受熱更加均勻,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宜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發明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一種全自動炒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全自動炒鍋的攪拌機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全自動炒鍋的攪拌輪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鍋體;2、鍋架;3、支架;4、鼓風機;5、風量調節閥;6、燃氣灶頭;7、氣管;8、點火棒;9、燃氣進口;10、電機架;11、攪拌軸;12、驅動電機;13、傳動帶;14、從動輪;15、主軸;16、攪拌輪;17、萬向軸;18、攪拌槳;19、活動軸;20、攪拌葉。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發明一種全自動炒鍋,包括鍋體1和鍋架2,鍋架2兩端固定在支架3上,鍋架2上放置有鍋體1,鍋體1一側端沿處固定安裝有電機架10,且電機架10上固定有驅動電機12,驅動電機12通過嵌套在其輸出端的傳動帶13與從動輪14傳動連接,從動輪14通過主軸15與攪拌輪16傳動連接,攪拌輪16底部的主軸15一側固定有萬向軸17,且攪拌輪16通過萬向軸17活動連接有攪拌軸11,攪拌軸11底部固定連接有攪拌槳18,且攪拌槳18兩端通過活動軸19與攪拌葉20活動連接,攪拌葉20與鍋體1內壁緊密接觸。鍋體1底側的鍋架2內設有燃氣灶頭6,鍋架2底部一端固定有鼓風機4,且鼓風機4通過風管與燃氣灶頭6連通,通過鼓風機4排風可有效提高燃氣灶頭6的燃燒率。支架3一端設有燃氣進口9,且燃氣進口9通過氣管7與燃氣灶頭6連通,通過向燃氣灶頭6內注入燃氣,為炒鍋炒菜時提供熱量。鼓風機4與燃氣灶頭6之間連通的風管上安裝有風量調節閥5,通過風量調節閥5可調節鼓風機4排風量,以此改變火量大小,滿足了不同種菜類的熱量需求。支架3上固定安裝有點火棒8,且點火棒8一端延伸至燃氣灶頭6上方的鍋架2內,通過點火棒8來點燃燃氣。
具體的,使用時,通過向燃氣灶頭6內注入燃氣,通過點火棒8來點燃燃氣,通過鼓風機4排風可有效提高燃氣灶頭6的燃燒率,通過風量調節閥5可調節鼓風機4排風量,以此改變火量大小,滿足了不同種菜類的熱量需求,通過驅動電機12帶動從動輪14轉動,繼而帶動攪拌輪16轉動,使得攪拌軸11在萬向軸17作用下實現多角度轉動,攪拌槳18通過活動軸19使得攪拌葉20在鍋體1內翻動時緊密貼合在鍋體1內壁處,使得翻炒時無縫隙,并使得炒鍋內部食品的受熱更加均勻,提高其口感。
本發明結構緊湊,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工作效率高,耗能低,使用壽命長,維修方便,實現了食物的自動翻炒功能,降低了廚師的勞動強度,并使得炒鍋內部食品的受熱更加均勻,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適宜推廣使用。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