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軋碎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家用蒜泥機。
背景技術:
蒜泥,將大蒜去皮搗碎成泥狀,就成了蒜泥。多用作佐料,也可藥用。大蒜味辛、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溫中消食、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實驗表明,大蒜有明顯的抗炎作用,所含的脂溶性揮發油可增強巨噬細胞的活性,從而加強機體免疫功能,起到消炎止血的作用。
基于大蒜對人體的好處,在生活中,吃餃子、拌涼菜、吃火鍋等都會使用蒜泥來做佐料,而在制作蒜泥的過程中,傳統的制作蒜泥的方法是使用儲蒜缸儲存剝好皮的大蒜,再使用砸蒜錘,將儲蒜缸中的大蒜砸碎,而在砸蒜的過程中,由于儲蒜缸沒有封口,大蒜、砸蒜錘和儲蒜缸的表面都比較光滑,因此在砸蒜錘對大蒜施加較大壓力時,大蒜非常容易從儲蒜缸中滑出,人們不得不去將蒜瓣撿起重新放入儲蒜缸中,并且砸蒜時,用的力度如果小的話大蒜也不容易被搗成蒜泥,增加搗蒜次數,既費時又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家用蒜泥機,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使用時大蒜不會從儲蒜缸中滑出、是一種既省時又省力的家用蒜泥機,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家用蒜泥機,包括底座、從動齒輪、支撐架、主動軸、從動齒輪、蝸桿和擠壓軸,所述支撐架的下端與底座焊接,支撐架的上端焊接于蒜泥機外殼的外表面中部,蒜泥機外殼的頂部設有蒜泥機上蓋板,蒜泥機外殼的底端中部與螺旋式磨盤相接,所述主動軸穿過螺旋式磨盤的中心與固定在蒜泥機外殼底端的軸承相連,主動軸的下部套接有螺旋磨輪,主動軸的上部穿過蒜泥機上蓋板與固定在蒜泥機上蓋板上的軸承相連,主動軸的上端焊接有搖把,主動軸的底部側面設有掃板,主動軸的中上部套接有主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相嚙合,從動齒輪套接于從動軸上,從動軸的中下部套接有蝸輪,從動軸的上端與固定在蒜泥機上蓋板上的軸承相接,蒜泥機外殼內側表面焊接有托板,從動軸的下端與固定在托板上的軸承相接,所述蝸桿與蝸輪相嚙合,蝸桿與蝸桿軸相接,所述擠壓軸與蝸桿軸上分別套接有擠壓輪,擠壓輪的上方設有進料口,進料口外接于蒜泥機外殼上,擠壓軸與蝸桿軸的兩端與固定在蒜泥機外殼兩側面上的軸承相接。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架的數量不少于四個且分布于蒜泥機外殼的左右側面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掃板的數量不少于兩個且均勻分布在主動軸的底部側面,掃板與螺旋式磨盤的間隙為5-8mm。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螺旋式磨盤的底部設有開口,螺旋式磨盤的內部設有螺旋凸起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螺旋磨輪懸于螺旋式磨盤的內部且不與螺旋式磨盤相接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家用蒜泥機與傳統制作蒜泥的方法相比,制作蒜泥的方法噪音小,操作方便,使用擠壓力和剪切力對大蒜瓣進行破碎,動力是由搖把提供的,實現了半自動化操作,相比效率遠遠大于人力直接搗碎,并且噪音遠遠小于電動攪碎裝置,節省了工作時間,既省時又省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內部示意圖。
圖中:1底座、2支撐架、3蒜泥機外殼、4進料口、5蒜泥機上蓋板、6擠壓軸、7搖把、8掃板、9螺旋式磨盤、10螺旋磨輪、11蝸桿軸、12主動軸、13擠壓輪、14從動齒輪、15蝸桿、16蝸輪、17托板、18主動齒輪、19從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家用蒜泥機,包括底座1、從動齒輪14、支撐架2、主動軸12、從動齒輪14、蝸桿15和擠壓軸6,支撐架2的下端與底座1焊接,支撐架2的上端焊接于蒜泥機外殼3的外表面中部,蒜泥機外殼3的頂部設有蒜泥機上蓋板5,支撐架2的數量不少于四個且分布于蒜泥機外殼3的左右側面上,蒜泥機外殼3的底端中部與螺旋式磨盤9相接,螺旋式磨盤9的底部設有開口,螺旋式磨盤9的內部設有螺旋凸起塊,主動軸12穿過螺旋式磨盤9的中心與固定在蒜泥機外殼3底端的軸承相連,主動軸12的下部套接有螺旋磨輪10,螺旋磨輪10懸于螺旋式磨盤9的內部且不與螺旋式磨盤9相接觸,使用擠壓力和剪切力對大蒜瓣進行破碎,主動軸12的上部穿過蒜泥機上蓋板5與固定在蒜泥機上蓋板5上的軸承相連,主動軸12的上端焊接有搖把7,動力是由搖把7提供,實現了半自動化操作,相比效率遠遠大于人力直接搗碎,主動軸12的底部側面設有掃板8,掃板8的數量不少于兩個且均勻分布在主動軸12的底部側面,掃板8與螺旋式磨盤9的間隙為5-8mm,主動軸12的中上部套接有主動齒輪18,從動齒輪14與主動齒輪18相嚙合,從動齒輪14套接于從動軸19上,從動軸19的中下部套接有蝸輪16,從動軸19的上端與固定在蒜泥機上蓋板5上的軸承相接,蒜泥機外殼3內側表面焊接有托板17,從動軸19的下端與固定在托板17上的軸承相接,蝸桿15與蝸輪16相嚙合,蝸桿15與蝸桿軸11相接,擠壓軸6與蝸桿軸11上分別套接有擠壓輪13,擠壓輪13的上方設有進料口4,進料口4外接于蒜泥機外殼3上,擠壓軸6與蝸桿軸11的兩端與固定在蒜泥機外殼3兩側面上的軸承相接,既省時又省力,節省工作時間。
在使用時:將剝好皮的大大蒜放入進料口4中,轉動搖把7帶動主動軸12轉動,主動軸12通過齒輪傳動帶動從動軸19轉動,從動軸19通過蝸輪16和蝸桿15傳動帶動蝸桿軸11轉動,隨著蝸桿軸11套接在蝸桿軸11上的擠壓輪13將蒜瓣碾壓破碎成塊,碾壓后的蒜瓣落入底部螺旋式磨盤9中,主動軸12轉動帶動螺旋磨輪10,將碾壓好的碎塊進一步研磨成蒜泥,研磨好的蒜泥由設在螺旋式磨盤9底部的開口排出。
本發明可以很方便的對蒜泥進行加工,使用時占用空間少,便于操作。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