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功能鐵架的,尤其是涉及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
背景技術
0、
背景技術:
1、沙發為一種裝有軟墊的多座位椅子,裝有彈簧或厚泡沫塑料等的靠背椅,對于沙發座椅的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功能性座椅一般都安裝有功能鐵架,使座椅可以切換坐姿、休閑姿和躺姿三種狀態。
2、傳統沙發中擱腳板用于對腿部進行支撐,而擱腳板設計的都相對較簡單,一般都只是由一塊板構成,其面積是固定的,而且使用完成后還需要將擱腳板收藏到沙發內側進行隱藏,但是由于沙發內側的空間高度有限,從而使得擱腳板的面積較小,導致擱腳板對腿部的支撐效果較差,特別是腿長的人來說,支撐效果更差,從而降低了伸縮支架機構使用時的舒適性。
3、現有的一些具備擱腳板功能電動沙發,由于其內部設有多根傳動連桿,用戶在使用時存在夾到手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0、
技術實現要素:
1、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具有隱藏和延伸擱腳功能的機構,減少夾手的安全隱患。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包括主擱腳板、副擱腳板,所述主擱腳板通過連接架用于與安裝沙發的鐵架連接,所述連接架還用于與設置在沙發上的驅動結構連接,所述連接架包括:
4、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其中一端分別轉動安裝在鐵架上;
5、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所述第三連接板兩端分別與主擱腳板和第二連接板轉動連接,所述第四連接板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板和主擱腳板轉動連接,且第四連接板中間位置與第二連接板轉動連接;
6、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同時打開狀態下,所述第四連接板在兩端部之間在寬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三連接板方向延伸有加寬部,所述加寬部所在位置與第三連接板在側向投影方向無錯位間隙;
7、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處于隱藏狀態下,所述加寬部所在位置與第三連接板在側向投影方向無錯位間隙。
8、采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中的連接架采用四連桿傳動機構,這種四連桿傳動機構傳動較為平穩,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分別與主擱腳板轉動連接,從而使得主擱腳板向沙發外側轉動同時自身也發生轉動,對使使用者的腳步起到支撐作用,提升用戶使用時的舒適性。
10、另外,本發明中,第四連接板在兩端部之間在寬度方向朝向所述第三連接板方向延伸有加寬部,在實際工作中,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在主擱腳板展開時,相對于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而言是外露較多的連接板,而設置加寬部,主要用于減小第四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在側向投影方向上的縫隙,一方面可以減少用戶在使用時不小心將手指伸入縫隙的可能性,減小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減少一些外部細小部分夾入到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之間的可能,減少可能發生的運行障礙,同時,設置加寬部后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強第四連接板的強度,使得連接架在傳動過程中穩定性更好。
11、最后,本發明中,進一步優化了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處于隱藏狀態下,所述加寬部所在位置與第三連接板在側向投影方向無錯位間隙且至少部分重疊。通常而言,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在展開狀態下間隙是處于最大,而本發明中,在隱藏狀態下是至少部分重疊,相當于從隱藏狀態下到展開狀態過程中,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之間的間隙一直處于較小情形,從而減少從隱藏狀態到展開狀態下整個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12、作為優選,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處于隱藏狀態下,所述第四連接板與第三連接板在長度方向接近平行,且第三連接板被第四連接板所遮蓋。
13、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架用于與沙發的驅動結構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與驅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分別位于第二連接板的不同側方。
14、作為優選,所述第四連接板位于所述連接架的最外側。
15、作為優選,所述第四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兩者在厚度方向上設有間隙x,所述間隙x滿足1mm<x<10mm。
16、作為優選,所述副擱腳板通過聯動組件與連接架轉動連接且使得副擱腳板和主擱腳板同時運動,使得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轉至鐵架外側使用或轉至沙發內側隱藏;當所述主擱腳板隱藏時使得副擱腳板位于主擱腳板靠近沙發內部一側,或者,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配合對腿部進行支撐時使得副擱腳板位于主擱腳板遠離鐵架一側。
17、作為優選,所述聯動組件包括:
18、第一聯動板和第二聯動板,所述第一聯動板和第二聯動板分別通過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轉動安裝在主擱腳板上;
19、第三聯動板,所述第三聯動板通過第三轉軸轉動安裝在第一聯動板上,且第三聯動板中部位置與第二聯動板轉動連接,第三聯動板的另一端用于與副擱腳板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板上設置有與第一聯動板連接且使得第一聯動板轉動的同步組件。
20、作為優選,所述第一聯動板和第二聯動板分別位于主擱腳板的不同側方。
21、作為優選,所述同步組件包括:
22、第一同步板,所述第一同步板設置在第一聯動板上且和第三聯動板分別位于第一轉軸兩端側;
23、第二同步板,所述第二同步板轉動安裝在第一同步板遠離第一轉軸的一端上且與第三連接板遠離第一連接板的一端轉動連接。
24、作為優選,所述主擱腳板上可拆卸設置有用于與第三連接板、第四連接板、第一聯動板和第二聯動板轉動連接的承載板。
25、作為優選,所述第三連接板和第一聯動板上均設置有背離承載板進行避位的彎折部,所述第二同步板位于彎折部遠離承載板一側。
26、作為優選,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處于隱藏狀態下,所述副擱腳板在側向投影方向下,與所述聯動組件無重疊。
27、作為優選,所述第四連接板上設置有對使用時的主擱腳板的位置進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組件,所述第一限位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連接板抵壓在第一限位柱而對伸縮支架使用時的位置進行定位;和/或,所述第二聯動板上設置有對使用時的副擱腳板的位置進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組件,所述第二限位組件包括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三聯動板抵壓在第二限位柱而對伸縮支架使用時的位置進行定位。
28、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分別與鐵架相背兩側壁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上開設有進行避位的彎折段。
29、本發明的這些特點和優點將會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附圖中詳細的揭露。
1.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包括主擱腳板、副擱腳板,所述主擱腳板通過連接架用于與安裝沙發的鐵架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處于隱藏狀態下,所述第四連接板與第三連接板在長度方向接近平行,且第三連接板被第四連接板所遮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架用于與沙發的驅動結構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與驅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板和第四連接板分別位于第二連接板的不同側方。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連接板位于所述連接架的最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連接板和第三連接板兩者在厚度方向上設有間隙x,所述間隙x滿足1mm<x<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擱腳板通過聯動組件與連接架轉動連接且使得副擱腳板和主擱腳板同時運動,使得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轉至鐵架外側使用或轉至沙發內側隱藏;當所述主擱腳板隱藏時使得副擱腳板位于主擱腳板靠近沙發內部一側,或者,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配合對腿部進行支撐時使得副擱腳板位于主擱腳板遠離鐵架一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組件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聯動板和第二聯動板分別位于主擱腳板的不同側方。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組件包括: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擱腳板上可拆卸設置有用于與第三連接板、第四連接板、第一聯動板和第二聯動板轉動連接的承載板。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板和第一聯動板上均設置有背離承載板進行避位的彎折部,所述第二同步板位于彎折部遠離承載板一側。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擱腳板和副擱腳板處于隱藏狀態下,所述副擱腳板在側向投影方向下,與所述聯動組件無重疊。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連接板上設置有對使用時的主擱腳板的位置進行限位的第一限位組件,所述第一限位組件包括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連接板抵壓在第一限位柱而對伸縮支架使用時的位置進行定位;和/或,所述第二聯動板上設置有對使用時的副擱腳板的位置進行限位的第二限位組件,所述第二限位組件包括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三聯動板抵壓在第二限位柱而對伸縮支架使用時的位置進行定位。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夾手的沙發伸縮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分別與鐵架相背兩側壁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上開設有進行避位的彎折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