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座椅,尤其涉及一種座椅靠背結構。
背景技術:
1、對于座椅,例如辦公椅,會有靠背與扶手來提高舒適性。而為了便于生產制造,靠背、扶手、座板等等部件需要分開制造,然后再組裝成完整的座椅產品。而對于靠背與扶手之間,需要通過螺釘從扶手側邊穿接來與靠背連接,實現靠背與扶手之間的固定。這種連接方式不但使螺釘暴露在扶手的上側或者側邊等比較顯眼的位置上,影響外觀效果,而且這種結構的連接依賴螺釘的固定,容易在長時間工作時因為螺絲松脫而導致結構散架。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座椅靠背結構。
2、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座椅靠背結構,包括:靠背板;連接部件,連接于所述靠背板上,所述連接部件包括有插接頭;扶手桿,所述扶手桿后端設置有扶手桿插接孔,所述扶手桿下側設置有扶手桿下側螺孔;對接件,所述對接件包括有前側的對接桿,所述對接桿插接入所述扶手桿插接孔,所述對接件側壁上設置有對接槽,所述插接頭插接入所述對接槽,所述扶手桿插接孔的孔壁覆蓋所述對接槽,并且所述扶手桿插接孔的孔壁卡住所述插接頭,所述對接桿下側設置有對接件下側螺孔,對接件下側螺絲從下側依次穿過所述扶手桿下側螺孔與所述對接件下側螺孔。
3、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有靠背部件與支撐骨架,所述靠背部件包括有前側的座板與后側的所述靠背板,所述支撐骨架包括有左右兩側的所述扶手桿與中間的支撐橫梁,所述支撐橫梁上側頂住所述座板下側。
4、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骨架還包括有支撐立桿與腳架,所述支撐立桿上側與所述扶手桿連接,所述支撐立桿下側與所述腳架連接。
5、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接部件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有固定背板與固定側板,所述固定背板與所述固定側板組成“l”字狀結構,所述固定背板連接于所述靠背板后壁位置上,所述固定側板連接于所述靠背板側壁位置上,所述插接頭與所述固定側板連接。
6、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固定背板上設置有連接部件后螺孔,連接部件后側螺絲穿過所述連接部件后螺孔與所述靠背板后側連接,所述插接頭上設置有連接部件側螺孔,連接部件側螺絲穿過所述連接部件側螺孔與所述靠背板側邊連接。
7、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對接件包括有前側的所述對接桿與后側的對接帽,所述對接桿與所述對接帽之間設置有臺階凸面,所述臺階凸面頂住所述扶手桿后端。
8、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對接桿插接入所述扶手桿插接孔,所述對接件側壁上設置有對接槽,所述對接槽包括對應所述對接桿位置的對接槽前段與對應所述對接帽位置的對接槽后段,所述連接部件包括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頭位于所述插接部端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入所述對接槽后段,所述扶手桿后端頂住所述插接部。
9、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插接頭下側設置有插接頭螺孔,所述對接件下側螺絲從下側依次穿過所述扶手桿下側螺孔、所述對接件下側螺孔與所述插接頭螺孔。
10、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插接頭為水平柱狀結構,所述水平柱狀結構沿著前后側方向延伸。
11、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對接件還包括有對接橫梁,兩側的所述對接桿之間通過對接橫梁連接一起。
12、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座椅靠背結構,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對接件下側螺絲從扶手桿下側安裝來連接連接部件、支撐骨架與對接件,螺絲結構不顯眼,確保整體外觀效果;由于對接桿與扶手桿是通過插接入扶手桿插接孔的方式連接,而靠背部件兩側的連接部件是通過扶手桿卡住插接頭的方式連接,因此對接件下側螺絲只需確保對接桿與扶手桿不錯位即可,而不需要承受很大的力就能確保靠背板、扶手桿之間的穩固連接,就可以確保座椅的靠背主體結構與扶手主體結構連接足夠耐用。
13、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1.一種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靠背部件(100)與支撐骨架(300),所述靠背部件(100)包括有前側的座板(120)與后側的所述靠背板(110),所述支撐骨架(300)包括有左右兩側的所述扶手桿(310)與中間的支撐橫梁(320),所述支撐橫梁(320)上側頂住所述座板(120)下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骨架(300)還包括有支撐立桿(330)與腳架(340),所述支撐立桿(330)上側與所述扶手桿(310)連接,所述支撐立桿(330)下側與所述腳架(340)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件(200)還包括有固定板(210),所述固定板(210)包括有固定背板(211)與固定側板(212),所述固定背板(211)與所述固定側板(212)組成“l”字狀結構,所述固定背板(211)連接于所述靠背板(110)后壁位置上,所述固定側板(212)連接于所述靠背板(110)側壁位置上,所述插接頭(230)與所述固定側板(212)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背板(211)上設置有連接部件后螺孔(213),連接部件后側螺絲(520)穿過所述連接部件后螺孔(213)與所述靠背板(110)后側連接,所述插接頭(230)上設置有連接部件側螺孔(231),連接部件側螺絲(530)穿過所述連接部件側螺孔(231)與所述靠背板(110)側邊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件(400)包括有前側的所述對接桿(410)與后側的對接帽(420),所述對接桿(410)與所述對接帽(420)之間設置有臺階凸面(421),所述臺階凸面(421)頂住所述扶手桿(310)后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桿(410)插接入所述扶手桿插接孔(311),所述對接件(400)側壁上設置有對接槽(430),所述對接槽(430)包括對應所述對接桿(410)位置的對接槽前段(431)與對應所述對接帽(420)位置的對接槽后段(432),所述連接部件(200)包括有插接部(220),所述插接頭(230)位于所述插接部(220)端部,所述插接部(220)插接入所述對接槽后段(432),所述扶手桿(310)后端頂住所述插接部(22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頭(230)下側設置有插接頭螺孔(232),所述對接件下側螺絲(510)從下側依次穿過所述扶手桿下側螺孔(312)、所述對接件下側螺孔(411)與所述插接頭螺孔(232)。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頭(230)為水平柱狀結構,所述水平柱狀結構沿著前后側方向延伸。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接件(400)還包括有對接橫梁(440),兩側的所述對接桿(410)之間通過對接橫梁(440)連接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