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清淤疏浚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河道底泥分離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底泥是黏土、泥沙、有機質及各種礦物的混合物,經過長時間物理、化學及生物等作用及水體傳輸而沉積于水體底部所形成。表面0至15公分厚之底泥稱為表層底泥,超過15公分厚之底泥稱為深層底泥。隨著工業發展,大量工業廢水排入河道中,破壞生態平衡,導致底泥中污染物含量超標,這就要求我們對河道底泥進行清淤疏浚;城市河道中除了污染的底泥外常常還伴有生活和建筑垃圾,增加了清淤疏浚難度。
現有技術中,有一種底泥收集裝置,其專利申請號為:201120073589.X;申請日:2011.03.18;公開號:202023211U;公開日:2011-11-02;其結構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所述第一元件通過鉸鏈接頭與所述第二元件連接,所述第一元件包括第一手柄、第一抓斗,所述第二元件包括第二手柄、第二抓斗,所述第一抓斗通過所述鉸鏈接頭的活動與所述第二抓斗活動接合。使用時,將該裝置投入水中,達到河底時通過打開、收攏、及轉動手柄等方式使抓斗活動張開以采集底泥,然后上提使手柄合攏,抓斗內的底泥被拉出水面并裝入容器中。其不足之處在于:該裝置需要人手動操作,河面上作業的危險系數高;自動化程度低,工作人員操作時費時費力;工作效率低,難以將河道底泥清理干凈,疏浚效果差。為了清除底泥、疏浚河道,實現機械化操作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環衛部門采用在工程船上配備大型挖掘機,利用挖掘機的鏟斗挖出底泥并卸入運輸船內,實現清理河道底泥。但是,在工程船上操作挖掘機的難度較大,對操作工人的要求太高,同時派出兩艘工程船和挖掘機的成本較高,能耗較高,不夠環保。為了便于清理底泥、防止抽吸裝置堵塞,目前環衛部門還采用破碎切割機將底泥中混雜的體積較大的雜物切割粉碎掉,然后用抽吸裝置將底泥抽出至運輸管道實現清淤;但是,破碎切割機切割雜物同樣會損耗較多能源,不夠節能環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行式底泥分離收集裝置,使其能夠高效地將河道底泥收集起來,然后運送出去,節能環保,清淤效率更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自行式底泥分離收集裝置,包括行走過濾機構,所述行走過濾機構包括圓形左端板和右端板,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間經若干呈輻射狀設置的履齒板相連,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間還間隔設置有若干過濾格柵;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轉動連接在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上,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相對的一端下部均設有安裝板,兩安裝板之間設置有弧形護罩,弧形護罩的下方設有由第一液壓馬達驅動的螺旋葉片軸,弧形護罩的上方設有泥漿泵,弧形護罩的后方對應螺旋葉片軸設有吸泥口,吸泥口經進口管道與泥漿泵的進口相連,泥漿泵的出口管道與穿過右支撐管的外部排泥管道相連,所述右支撐管上經座板安裝有驅動行走過濾機構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
本發明安裝時,用連接件將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端部與清淤船固定相連,本裝置屬于清淤船的一部分。工作時,清淤船在水下的河道底部作業,裝置與河道底部接觸,體積較大的雜物被過濾格柵擋在裝置外面,底泥穿過濾格柵進入裝置內部,第一液壓馬達驅動螺旋葉片軸轉動,螺旋葉片不斷旋轉將底泥向吸泥口擠壓,泥漿泵抽吸吸泥口的底泥,底泥最終從泥漿泵的出口管道排出至外部排泥管道,完成底泥的收集;旋轉驅動機構帶動行走過濾機構轉動,左端板和右端板在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上轉動,帶動清淤船前進,清淤船在河道底部不斷移動實現連續清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旋轉驅動機構和行走過濾機構帶給裝置不斷前進的動力,左端板和右端板之間呈輻射狀設置的履齒板抓地效果好,裝置能夠在由泥沙、粘土構成的泥濘河道底部滾動前進、不會打滑,裝置能夠平穩前進,動力性能好;2、行走過濾機構的過濾格柵可以將體積較大的雜物阻擋在裝置外,避免粒徑較大的雜物進入泥漿泵發生堵塞,過濾格柵固定安裝在兩端板上,過濾格柵在裝置前進過程中也是轉動的,避免雜物卡在過濾格柵的間隙內,進一步加強了過濾效果;3、螺旋葉片軸上的螺旋葉片將進入裝置的底泥不斷向吸泥口擠壓,便于泥漿泵抽吸底泥,底泥收集效果更好,底泥收集效率更高;4、弧形護罩可以將底泥阻擋在裝置底部,引導底泥向吸泥口移動,配合螺旋葉片軸將底泥擠壓至吸泥口,底泥收集效率更高,提高了裝置的底泥清理效率。本發明可以環保高效地收集和泵送河道底泥,并能夠為清淤船提供工作前進的動力,自動化程度高,清淤效率高。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座板上的第二液壓馬達,第二液壓馬達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主動齒輪,主動齒輪與設置在右端板上的從動內齒圈相嚙合。 第二液壓馬達驅動主動齒輪轉動,主動齒輪帶動從動內齒圈轉動,從動內齒圈帶動行走過濾機構轉動,提供給清淤船前進的動力,實現連續清淤。
為了便于安裝,所述行走過濾機構為剖分結構,并經設置在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的分體法蘭連為一體。剖分結構的行走過濾機構便于工人安裝裝置內部的零部件。
為了減小摩擦,使得左端板和右端板轉動更加順暢,所述左端板和右端板上的分體法蘭經滑動軸承轉動連接在左支撐管和右支撐管上。
為了提高螺旋葉片軸收集底泥的效率,所述螺旋葉片軸上的左端螺旋葉片和右端螺旋葉片旋向相反,吸泥口對應設置在左端螺旋葉片和右端螺旋葉片的分界處。左端螺旋葉片和右端螺旋葉片同時將底泥向分界處擠壓,底泥聚集在吸泥口處,提高了底泥收集效率,最終使得裝置清理底泥的效果更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泥漿泵與安裝在弧形護罩上方的第三液壓馬達傳動相連。第三液壓馬達驅動泥漿泵工作,將底泥抽吸至外部排泥管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液壓馬達和第三液壓馬達的進、回油管線向外穿過左支撐管后接入供油系統。該技術方案使得液壓馬達的油路管線布置整齊,左支撐管起到保護油路管線的作用。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螺旋葉片軸的一端轉動支撐在安裝板上,螺旋葉片軸的另一端與安裝在另一安裝板上的第一液壓馬達傳動相連。第一液壓馬達驅動螺旋葉片軸轉動,螺旋葉片軸的左端螺旋葉片和右端螺旋葉片相向旋轉,將從過濾格柵底部進入裝置的底泥擠壓到吸泥口,泥漿泵將底泥抽吸至外部排泥管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局部結構放大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4為圖1的右視圖。
圖5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6為圖2的B-B向剖視圖。
其中,1左端板,2右端板,3履齒板,4過濾格柵,5左支撐管,6右支撐管,7連接法蘭,8安裝板,9弧形護罩,10第一液壓馬達,11螺旋葉片軸,11a左端螺旋葉片,11b右端螺旋葉片,12吸泥口,13進口管道,14泥漿泵,15出口管道,16外部排泥管道,17第二液壓馬達,18座板,19主動齒輪,20從動內齒圈,21加強筋板,22分體法蘭,23第三液壓馬達。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6所示,為一種自行式底泥分離收集裝置,包括行走過濾機構,所述行走過濾機構包括圓形左端板1和右端板2,左端板1和右端板2之間經若干呈輻射狀設置的履齒板3相連,左端板1和右端板2之間還間隔設置有若干過濾格柵4;為了便于安裝,所述行走過濾機構為剖分結構,并經設置在左端板1和右端板2上的分體法蘭22連為一體;左端板1和右端板2轉動連接在左支撐管5和右支撐管6上,左端板1和右端板2上的分體法蘭22經滑動軸承轉動連接在左支撐管5和右支撐管6上;為了便于將裝置固定安裝在清淤船上,左支撐管5和右支撐管6朝外的一端均設有連接法蘭7,左支撐管5和右支撐管6相對的一端下部均設有安裝板8,兩安裝板8之間設置有弧形護罩9,弧形護罩9的下方設有由第一液壓馬達10驅動的螺旋葉片軸11,螺旋葉片軸11的一端轉動支撐在安裝板8上,螺旋葉片軸11的另一端與安裝在另一安裝板8上的第一液壓馬達10傳動相連;弧形護罩9的上方設有泥漿泵14,泥漿泵14與安裝在弧形護罩9上方的第三液壓馬達23傳動相連;弧形護罩9的后方對應螺旋葉片軸11設有吸泥口12,螺旋葉片軸11上的左端螺旋葉片11a和右端螺旋葉片11b旋向相反,吸泥口12對應設置在左端螺旋葉片11a和右端螺旋葉片11b的分界處;吸泥口12經進口管道13與泥漿泵14的進口相連,泥漿泵14的出口管道15與穿過右支撐管6的外部排泥管道16相連,右支撐管6上經座板18安裝有驅動行走過濾機構轉動的旋轉驅動機構。所述旋轉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座板18上的第二液壓馬達17,第二液壓馬達17的輸出端傳動連接有主動齒輪19,主動齒輪19與設置在右端板2上的從動內齒圈20相嚙合。為了提高強度,右支撐管6與座板18之間設置有加強筋板21。第一液壓馬達10和第三液壓馬達23的進、回油管線向外穿過左支撐管5后接入供油系統。
本裝置安裝時,用連接件將左支撐管5和右支撐管6端部的連接法蘭7與清淤船固定相連,本裝置屬于清淤船的一部分。工作時,清淤船在水下的河道底部作業,裝置與河道底部接觸,體積較大的雜物被過濾格柵4擋在裝置外面,底泥穿過濾格柵4進入裝置內部,第一液壓馬達10驅動螺旋葉片軸11轉動,左端螺旋葉片11a和右端螺旋葉片11b同時將底泥向分界處擠壓,底泥聚集在吸泥口12處,泥漿泵14抽吸吸泥口12的底泥,底泥最終從泥漿泵14的出口管道15排出至外部排泥管道16,完成底泥的收集;第二液壓馬達17驅動主動齒輪19轉動,主動齒輪19帶動從動內齒圈20轉動,從動內齒圈20帶動行走過濾機構轉動,左端板1和右端板2在左支撐管5和右支撐管6上轉動,帶動清淤船前進,清淤船在河道底部不斷移動實現連續清淤。本裝置的優點如下:1、旋轉驅動機構和行走過濾機構帶給裝置不斷前進的動力,左端板1和右端板2之間呈輻射狀設置的履齒板3抓地效果好,裝置能夠在由泥沙、粘土構成的泥濘河道底部滾動前進、不會打滑,裝置能夠平穩前進,動力性能好;2、行走過濾機構的過濾格柵4可以將體積較大的雜物阻擋在裝置外,避免粒徑較大的雜物進入泥漿泵14發生堵塞,過濾格柵4固定安裝在兩端板上,過濾格柵4在裝置前進過程中也是轉動的,避免雜物卡在過濾格柵4的間隙內,進一步加強了過濾效果;3、螺旋葉片軸11上的左端螺旋葉片11a和右端螺旋葉片11b相向旋轉,將進入裝置的底泥不斷向吸泥口12擠壓,便于泥漿泵14抽吸底泥,底泥收集效果更好,裝置的底泥清理效率更高;4、弧形護罩9可以將底泥阻擋在裝置底部,引導底泥向吸泥口12移動,配合螺旋葉片軸11將底泥擠壓至吸泥口12,底泥收集效率更高,提高了裝置的底泥清理效率。本裝置可以環保高效地收集和泵送河道底泥,并能夠為清淤船提供工作前進的動力,自動化程度高,清淤效率高。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