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河道垃圾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河道垃圾的清理大部分是通過人工來收集,人工收集清理一般用網斗捕撈,或使用浮船打撈,這樣的清理方式不僅耗時耗力,效率很低,復雜麻煩,而且不能及時對河道垃圾進行清理,局限性很大,且成本昂貴。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河道垃圾收集裝置,該裝置可布置于河流、湖泊靠近岸邊的位置,該裝置既無需人工過多干預,還能及時將河道垃圾收集清理掉,且不清理垃圾時不影響河流、湖泊的正常通航能力。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河道垃圾收集裝置,包括伸入河底的支撐架和位于支撐架上的收集筒體,所述支撐架包括連接板、支架以及通過鋼繩垂掛在連接板正下方的鋼球,所述鋼球內填充有多個鋼珠,所述支架一端通過轉軸與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支架另一端插入河底;所述收集筒體呈U型,U型收集筒體外側壁上設有鋼板,所述連接板中部為通孔結構,帶通孔結構的連接板套設在收集筒體上,鋼板與連接板通過螺栓螺母相互配合連接;所述收集筒體頂部設有進水環,所述進水環與收集筒體通過內外螺紋相互配合連接,所述進水環內焊有鋼圈,鋼圈上懸掛有垃圾收集網,所述收集筒體內還設有弧形隔板,所述弧形隔板與收集筒體底板之間通過鋼柱固定連接,所述收集筒體底板上開有通孔,通孔連接吸水軟管,收集筒體通過吸水軟管連接外部吸水泵。
其中,所述鋼球頂部開有通孔,鋼球頂部的通孔連接軟管,鋼球通過軟管連接外部泥漿泵。
其中,所述鋼球底部開有通孔,所述鋼球底部通孔的孔徑小于鋼球內部鋼珠的直徑。
其中,所述支架由多段鋼管拼接而成,鋼管一端為螺栓,另一端為螺孔,相鄰鋼管通過螺栓嵌入螺孔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支架尾端呈錐型。
其中,所述收集筒體底部對稱設有支腳。
其中,所述弧形隔板呈凸起狀,所述底板為凹型底板。
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中的進水環頂部呈光滑的凸面,形成了良好的進水條件,使得垃圾順利進入收集筒體,進水環與收集筒體通過內外螺紋相互配合連接,從而能夠通過旋轉進水環調節收集筒體的長度,進而保證收集筒體與液面的距離恒定,從而使吸水泵的吸水流量保持恒定,使吸水泵一直高效運行;收集筒體能夠不斷吸引周圍水的原理是:根據水力學公式進水環與液面的距離即堰上水頭H,本發明根據實驗取堰上水頭H=4cm,從而能夠形成恒定的流量Q,又由于水面的表面張力作用,從而能夠使浮在水面上的垃圾隨水流進入收集筒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裝置無需人工過多干預,可及時清理水體中的垃圾,其一方面可放置于生活生產用水取水水頭處,既能防止所取用水被垃圾、藻類物質污染,又可將水源處的垃圾藻類物質清除掉,另一方面該裝置還可布置于河流、湖泊靠近岸邊的位置,河流、湖泊不論大小均可使用,該裝置在清理水體垃圾的同時當不需要清理垃圾時不影響河流、湖泊的正常通航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中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中收集筒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中支撐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但是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如圖1~4所示,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包括伸入河底的支撐架,支撐架包括連接板3、支架2以及通過鋼繩11垂掛在連接板3正下方的鋼球12;鋼球12內填充有多個鋼珠14,鋼球12頂部開有通孔,鋼球12頂部的通孔連接軟管13,鋼球12通過軟管13連接外部泥漿泵8,鋼球12底部也開有通孔,鋼球12底部通孔的孔徑小于鋼球內部鋼珠14的直徑;支架2一端通過轉軸與連接板3固定連接,支架2的另一端插入河底,支架2插入河底端呈錐型或尖型,以便插入河底時起到更加穩固的作用;支架2可由多段鋼管拼接而成,鋼管一端做成螺栓,另一端做成螺孔,相鄰鋼管之間通過螺栓嵌入螺孔配合連接;連接支架2與連接板3的轉軸,由鋼制轉桿和轉筒構成,可形成至少180度的旋轉范圍;
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還包括收集筒體1,收集筒體1為鋼制收集筒體,收集筒體呈U型,U型收集筒體1外側壁上設有鋼板18,連接板3中部為通孔結構,帶通孔結構的連接板3套設在收集筒體1上,鋼板18與連接板3通過螺栓螺母相互配合連接;收集筒體1頂部設有進水環9,進水環9頂部呈光滑的凸面,進水環9與收集筒體1通過內外螺紋相互配合連接,通過相互旋轉進水環9與收集筒體1,可以調節進水環9與液面的距離,進水環9內焊有鋼圈17,鋼圈17上懸掛有垃圾收集網10,收集筒體1內還設有弧形隔板5,弧形隔板5呈凸起狀,弧形隔板5一方面能夠支撐垃圾收集網10,另一方面將垃圾收集部分與吸水部分隔開,使得兩部分不會互相影響,最后是形成良好的水流狀態;弧形隔板5與收集筒體底板4之間通過鋼柱16固定連接,收集筒體底板4呈凹型,凹型底板4上開有通孔,通孔連接吸水軟管6,收集筒體1通過吸水軟管6連接外部吸水泵7,吸水泵7安置于岸邊,抽出的水可用于灌溉農田或返回河流、湖泊,在出水口處還可安裝流量計和閥門,吸水泵7可根據所計算的水泵的流量揚程進行相應的水泵選擇;收集筒體1底部對稱設有支腳15,收集筒體1的支腳15可做成由若干段鋼筒,鋼筒一段做成螺栓,另一端做成螺孔,使用時可根據河流的深度現場組裝支腳15,方便可行,靈活耐用。
當吸水泵7運行時,收集筒體1內的水會被抽出,使得收集筒體1向上浮,從而破壞收集筒體1吸收垃圾的能力,為了使整個收集筒體1能夠固定在水中,本發明通過支撐架將收集筒體1固定在水中,支撐架的支架2(四條支架2)可繞轉軸轉動,收集筒體1的鋼板18與支撐架連接板3通過螺栓和螺母相互配合固定連接,支撐架還包括垂掛在連接板3正下方的鋼球12(鋼球定子),從而增大對收集筒體1的固定力;使用時,可通過調節(轉動)支架2使連接板3盡量保持與水面平行以及收集筒體1頂部與水面的距離,如果收集筒體1的淹沒深度過大或過小,可以在收集筒體1鋼板18與連接板3之間的螺栓上安放或取下鋼墊以調節收集筒體1的淹沒深度,最后可調節進水環1的高度最終將進水環1凸面距液面的距離調節至3~5cm,以保證本發明裝置具有良好的清除垃圾的能力。當收集筒體1的體積做的比較大時,為了使收集筒體1能夠穩定在水中需要做較大的鋼球定子,給生產和安裝都帶來了不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將鋼球定子做成一個空心的圓形鋼球且在圓形鋼球底部開孔,這樣可使圓形鋼球順利安放到水中,在圓形鋼球頂部開孔并連接軟管13,利用泥漿泵8將鋼珠14輸送至圓形鋼球內。
本發明河道垃圾收集裝置使用時,測量好放置點處的水深后,先將支撐架的支架2組裝好(即根據長度需要將所需段數的鋼管拼裝起來),組裝的支架2長度應該比河流深度大一些,以保證支架2在河底形成足夠大的支撐面積,使整個裝置更加穩定;支架2組裝好以后,將其安放至水中,調節支架2使連接板3和液面的距離盡量保持收集筒體1高度的一半,同時使連接板3與水面保持平行;安裝鋼球定子12,鋼球定子12通過繩索11與連接板3連接;將泥漿泵8內的鋼珠14通過軟管13注入鋼球定子12;安裝收集筒體1,往收集筒體1內灌水使收集筒體1沉入水中,若收集筒體1淹沒深度過大,可在收集筒體1鋼板18與連接板3之間安放鋼墊以抬升收集筒體1,若收集筒體1淹沒深度過小,可通過調節(轉動)支架2使收集筒體1淹沒深度加大;調整進水環1與液面的距離,以保證收集筒體1的淹沒深度為3~5cm;開啟吸水泵7,吸水泵7剛啟動時,加大流量使收集筒體1內的水盡快排除,當收集筒體1內的水被抽完后,減小吸水泵7的抽水流量,使吸水泵7的抽水流量等于收集筒體1的吸水流量。
整個裝置處于穩定期,當垃圾收集網10內的垃圾充滿后,將垃圾收集網10取出排垃圾,直至該裝置的服務區內的垃圾被清除干凈便可停止運行,工作完畢。將收集筒體1內灌入水之后將該裝置放置于河流湖泊內,以便以后使用。
本發明裝置使用時通過轉動支架2使整個裝置在河道內保持平穩,通過調節進水環1保持裝置與水面的距離,使進水環1在水面形成3~5cm的水壓差,以達到裝置最好的吸收垃圾能力,使用時應開啟相匹配的水泵以將收集筒體1內的水全部排出,從而保證裝置吸引垃圾的能力,當垃圾收集網10內的垃圾收集滿后,可將垃圾收集網10取出并將垃圾倒掉,繼續使用。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發明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