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閘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以自動控制的閘門。
背景技術:
閘門用于關閉和開放泄(放)水通道,是水利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用以攔截水流,控制水位、調節流量、排放泥沙和飄浮物等。位于水庫或湖泊中的閘門對防洪具有重要意義,當汛期來臨水庫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就需要及時開閘泄洪,將水位降至安全線以下。傳統閘門一般是通過人工來操作或者通過驅動裝置來開啟閘門,這種閘門不能實現當水位超過警戒值時的自動控制,特別是在防汛期短時間降水量較大情況下,不能及時開啟閘門泄洪,或者夜間需要安排專門人員監視水位變化并開啟閘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自動控制閘門。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自動控制閘門,包括架體,閘門,螺桿,所述閘門與所述螺桿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架體兩側為滑軌,閘門置于兩滑軌之間,所述螺桿另一端穿過架體上帶有內螺紋的孔并與轉輪固定連接,當螺桿外螺紋順著架體上的孔轉動時,帶動閘門在架體兩滑軌之間移動。在所述架體上端設置有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帶動螺桿轉動,所述驅動裝置通過導線與電源連接。
在所述驅動裝置與電源連接的兩根導線上其中一根導線連接有報警裝置,該報警裝置包括筒,滑桿,浮球,報警器,所述滑桿一端插入筒內并可在筒內上下滑動,另一端與浮球固定連接,滑桿由兩段桿通過在端處連接而成,一段桿由絕緣材料構成,另一段桿由金屬材料構成,在所述筒兩相對側面內壁設置兩觸點,一觸點通過導線與驅動裝置相連,另一觸點通過導線與 電源連接,在另一觸點與電源連接的導線上安裝報警器。
將該報警裝置固定插入在水源中,浮球浮于液面上隨著液面高度的變化帶動滑桿在筒內上下滑動,當液面超過某一高度時,由金屬材料構成的桿與兩觸點接觸使兩觸點閉合,從而接通電源使驅動裝置轉動帶動閘門向上運動及時開啟閘門,同時報警器報警提醒工作人員。當液面降至安全值以下時,電機停止轉動,工作人員根據情況關閉閘門。
根據該報警裝置插入水底深度,由金屬材料構成的桿長度等于報警裝置插入水底的深度,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桿長度等于液面安全高度。
在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桿上設置刻度,可以方便的觀察水位高度。
在由金屬材料構成的桿末端設置擋塊,可以防止水位過高浮球將滑桿帶離所述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將閘門上的驅動裝置與報警裝置連結,當水位超過警戒值時,及時開啟閘門,報警器發出報警提醒工作人員,避免了工作人員定時點檢以及疏忽大意可能造成的危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自動控制閘門,包括架體1,閘門2,螺桿3,閘門2與螺桿3一端固定連接,架體1兩側為滑軌,閘門2置于兩滑軌之間,螺桿3另一端穿過架體1上帶有內螺紋的孔并與轉輪5固定連接,當螺桿3外螺紋順著架體1上的孔轉動時,帶動閘門2在架體1兩滑軌之間移動。在架體1上端設置有驅動裝置4,驅動裝置4帶動螺桿3轉動,驅動裝置通過導線與電源連接。
在驅動裝置與電源連接的兩根導線上其中一根導線連接有報警裝置,該報警裝置包括筒8,滑桿9,浮球10,報警器14,滑桿9一端插入筒8內并可在筒8內上下滑動,另一端與浮球10固定連接,滑桿9由桿6、桿13通過在端處連 接而成,桿6由絕緣材料構成,桿13由金屬材料構成,在筒8兩相對側面內壁設置觸點11、觸點7,觸點11通過導線與驅動裝置4相連,觸點7通過導線與電源連接,在觸點7與電源連接的導線上安裝報警器14。
將該報警裝置固定插入在水源中,浮球10浮于液面上隨著液面高度的變化帶動滑桿9在筒8內上下滑動,當液面超過某一高度時,由金屬材料構成的桿13與觸點11、觸點7接觸使兩觸點閉合,從而接通電源使驅動裝置4轉動帶動閘門2向上運動及時開啟閘門,同時報警器報警提醒工作人員。當液面降至安全值以下時,電機停止轉動,工作人員根據情況關閉閘門。
根據該報警裝置插入水底深度,由金屬材料構成的桿13長度等于報警裝置插入水底的深度,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桿6長度等于液面安全高度。
在由絕緣材料構成的桿6上設置刻度,可以方便的觀察水位高度。
在由金屬材料構成的桿13末端設置擋塊12,可以防止水位過高浮球將滑桿7帶離筒8。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