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扣式單壁圍堰。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公路、鐵路高速發展,大量跨越江、海的大橋紛紛興建,當前橋梁承臺深水施工采用圍堰施工,即設置一個臨時擋土及擋水的結構,然后將結構內水抽干,形成一種無水環境,然后進行承臺施工,目前圍堰有鋼板樁圍堰、鋼吊箱圍堰、雙壁鋼圍堰、鋼管樁圍堰,但傳統的圍堰建造過程復雜,生產成本高。
因此,研制出一種簡便易用、成本較低的圍堰,便成為業內人士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種鎖扣式單壁圍堰,克服了現有產品中上述方面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鎖扣式單壁圍堰,包括固定在河床上并相互連接的若干側板,所述側板的一端設置有鎖扣頭,且該側板的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鎖扣頭對應的鎖扣槽,所述側板的兩端均設置有止水槽。
進一步地,所述側板包括側板一和側板二。
進一步地,所述側板一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兩端設置有方向相反的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側板二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兩端設置有方向相同的連接板。
進一步地,所述主板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且所述主板與連接板之間設置有加強板。
進一步地,所述鎖扣頭為工字鋼。
進一步地,所述止水槽為槽鋼。
進一步地,所述止水槽內設置有止水帶并澆筑微膨脹細石混凝土。
進一步地,該圍堰的底部設置有承臺,所述承臺位于所述河床上,且承臺使用混凝土進行封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整體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安拆容易,有利于縮短施工工期,且整體性強,漏水少,穩定可靠,能安全可靠的進行承臺施工;材料消耗小,施工成本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鎖扣式單壁圍堰的主視圖;
圖2是根據圖1所述的鎖扣式單壁圍堰的俯視圖;
圖3是根據圖1所述的側板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圖1所述的側板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圖1所述的鎖扣部分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
1、加強板;2、鎖扣頭;3、鎖扣槽;4、止水槽;5、側板一;6、主板;7、連接板;8、加強筋;9、側板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5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鎖扣式單壁圍堰,包括固定在河床上并相互連接的若干側板,所述側板的一端設置有鎖扣頭2,且該側板的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鎖扣頭2對應的鎖扣槽3,所述側板的兩端均設置有止水槽4。
其中,所述側板包括側板一5和側板二9;其中,所述側板一5包括主板6,所述主板6的兩端設置有方向相反的連接板7;其中,所述側板二9包括主板6,所述主板6的兩端設置有方向相同的連接板7;其中,所述主板6上設置有若干加強筋8,且所述主板6與連接板7之間設置有加強板1;其中,所述鎖扣頭2為工字鋼;其中,所述止水槽4為槽鋼;其中,所述止水槽4內設置有止水帶并澆筑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其中,該圍堰的底部設置有承臺,所述承臺位于所述河床上,且承臺使用混凝土進行封底。
為了方便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以下通過具體使用方式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所述側板一5為L形長邊3m,短邊0.8m,厚8mm的鋼板,底部設置有刃腳,兩端設置有方向相反的連接板7,所述側板二9為一字型,兩端設置有方向相同的連接板7,所述連接板7上設置有鎖扣和止水槽4,鎖扣分為鎖扣頭2和與鎖扣頭2對應的鎖扣槽3,用于側板之間的連接,側板連接后兩個止水槽4拼接成一個方形的孔洞,在孔洞中放入止水帶,并在止水帶中澆筑微膨脹細石混凝土后可有效防止側板的連接處滲水,所述主板6的縱向方向上設置有32b工字鋼,橫向方向上設置有槽鋼,用于增強整體的剛度,所述封底用混凝土為C40混凝土并采用用水下導管法灌注2m厚,用于提高底部的密封性,距承臺頂50cm及施工水位位置處焊接有兩道三拼40a工字鋼作為內支撐,施工水位位置的一道內支撐可用作臨時導向架。
具體使用時,首先將側板用50t的履帶吊和120t的振動錘夾著整塊側板沿著內支撐的導向架插打入河床內,并距離承臺底2m,所述側板打設到位后開始吸泥,吸泥完成后,將鎖扣頭扣入鎖扣槽,并在止水槽4內放入止水帶,并在止水帶內澆筑微膨脹細石混凝土,隨后通過水下導管法灌注2m厚的C40混凝土進行封底,等混凝土強度符合要求后,進行抽水,并焊接內支撐,待內支撐焊接完成后,開始進行承臺施工。
施工時需注意的要點有:整個鋼圍堰比承臺尺寸大20cm左右,側板打設保持豎直;側板加工完成后對所有焊縫用煤油進行檢測;抽水到內支撐位置后,內支撐必須立即施工,整個鋼圍堰施工完成后在使用過程中對鋼圍堰變形進行監控。
綜上所述,借助本新型實用的上述技術方案,整體結構簡單,可操作性強,安拆容易,有利于縮短施工工期,且整體性強,漏水少,穩定可靠,能安全可靠的進行承臺施工;材料消耗小,施工成本低。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