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邊坡修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
背景技術:
近年來,現代工程建設造成了大量的高陡裸露邊坡,對地表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開山采石和礦產開采形成的高陡邊坡,通常是一坡到頂,并且坡度很陡,邊坡上面沒有土壤水分,植物難于生長。由于高陡邊坡上現行的措施過于簡單,需要采用采用預制板材和鋼材,該施工過程存在施工難度大,成本高,且若施工或設計未達到要求,有可能在工程壽命期內由于鋼筋銹蝕腐爛導致植生槽坍塌,造成災害。現在比較成熟的噴混植生技術難以在高陡邊坡上應用,因為如果將噴混植生應用于高陡邊坡,在下大雨的時候,坡面沖刷嚴重,水土流失嚴重,難以保持土壤,最終所有噴播上去的土都會沖刷掉,所以該工藝不適用于高陡巖石邊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包括鋼筋水泥板,所述鋼筋水泥板內部布設有縱橫交錯的鋼筋,橫向布設的鋼筋穿出所述鋼筋水泥板相對的兩側面,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的第一端錨入高陡邊坡的巖體,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的第二端連接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錨入高陡邊坡的巖體,所述鋼筋水泥板與高陡邊坡配合構成一開口向上的V形槽,所述V形槽內鋪設有種植層,所述鋼筋水泥板與所述高陡邊坡的夾角為45°-72°,所述鋼筋水泥板上設有至少一個排水孔。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V形槽的兩端設有防止所述種植層跌落的擋板。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V形槽的內側相對的位置設有檔條,所述擋板倚靠所述檔條設置。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外部套有不銹鋼保護管,所述不銹鋼保護管的一端抵靠所述鋼筋水泥板靠近高陡邊坡的側面。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鋼筋水泥板上設有多個所述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均勻分布。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種植層自下而上包括保水種植土層、防揮發覆蓋層和植物,植物根系穿過所述種植土層和防揮發覆蓋層。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防揮發覆蓋層的一側掛在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的第二端上。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保水種植土層的厚度為20-40cm。
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防揮發覆蓋層的厚度為10-25mm。
在一些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高陡邊坡上覆蓋一層供植物攀爬的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包括鋼筋水泥板,所述鋼筋水泥板內部布設有縱橫交錯的鋼筋,橫向布設的鋼筋穿出所述鋼筋水泥板相對的兩側面,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的第一端錨入高陡邊坡的巖體,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的第二端連接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錨入高陡邊坡的巖體,所述鋼筋水泥板與高陡邊坡配合構成一開口向上的V形槽,所述V形槽內鋪設有種植層,所述鋼筋水泥板與所述高陡邊坡的夾角為45°-72°,所述鋼筋水泥板上設有多個排水孔;通過橫向布設的鋼筋來實現所述復綠結構的固定,橫向鋼筋的一端錨入高陡邊坡,橫向鋼筋的另一端通過鋼絲繩錨入高陡邊坡,所述鋼絲繩在鋼筋水泥板的重力作用下張緊,從而將鋼筋水泥板固定,在鋼筋水泥板上鋪設種植層,用來種植植物,從而實現高陡邊坡的復綠。
附圖說明
圖1為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示意圖;
圖2為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專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實用新型創造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
參照圖1和2,圖1為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示意圖,圖2為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的右視圖,為了更好地顯示結構,圖1中高陡邊坡為透明狀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包括鋼筋水泥板1,所述鋼筋水泥板1內部布設有縱橫交錯的鋼筋,橫向布設的鋼筋2穿出所述鋼筋水泥板1相對的兩側面,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2的第一端3錨入高陡邊坡4的巖體,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2的第二端5連接有鋼絲繩6,所述鋼絲繩6錨入高陡邊坡4的巖體,所述鋼筋水泥板1與高陡邊坡4配合構成一開口向上的V形槽,所述V形槽內鋪設有種植層11,所述鋼筋水泥板1與所述高陡邊坡4的夾角為為45°-72°。所述V形槽的兩端設有防止所述種植層跌落的擋板7。在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V形槽的內側相對的位置設有檔條8,所述擋板7倚靠所述檔條8設置。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2外部套有不銹鋼保護管9,所述不銹鋼保護管9連同所述鋼筋2一起錨入高陡邊坡的巖體,所述不銹鋼保護管9的一端抵靠所述鋼筋水泥板1靠近高陡邊坡4的側面。所述鋼筋水泥板1上設有多個排水孔10,所述排水孔10均勻分布。所述種植層11自下而上包括保水種植土層、防揮發覆蓋層和植物,植物根系穿過所述種植土層和防揮發覆蓋層。所述防揮發覆蓋層的厚度為10-25mm。所述防揮發覆蓋層的一側掛在所述橫向布設的鋼筋2的第二端5上。所述保水種植土層的厚度為20-40cm。所述高陡邊坡上覆蓋一層供植物攀爬的網12。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高陡邊坡的復綠結構可以平行多個設置于高陡邊坡上,以覆蓋整個坡面,最終實現坡面的整體復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