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井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鎖定的井蓋。
背景技術: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在地下鋪設有管道,每隔一段距離就需要設置檢修口,這些檢修口采用井蓋來保護。
但是,現有的井蓋,往往都是簡單鑲嵌于井口,安裝粗糙,拆卸也相對粗糙,因此有些不法分子動了歪腦筋,偷盜這些井蓋,使得路面存在凹坑,從而造成交通事故。
因此,現有技術存在井蓋安裝簡單,容易被偷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可鎖定的井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井蓋安裝簡單,容易被偷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可鎖定的井蓋,包括上井蓋和下井蓋,設置在井口上的井框,所述上井蓋的中心與下井蓋的中心通過連接桿連接,所述上井蓋上設置有對稱的兩個孔,下井蓋上也對應設置兩個孔,上井蓋可卡設于井框上,所述井壁邊沿向井口中心伸出均勻的多個雙層卡件,雙層卡件包括上層卡件和下層卡件,所述下井蓋邊沿設置有與所述雙層卡件相對應的凸件,所述下井蓋轉動過程中可使凸件卡合至上層卡件和下層卡件之間,所述下層卡件上方設置連接電磁線圈的第一連接彈片,所述凸件下方設置有連接電源正極的第二連接彈片,所述凸件下方設置有連接電源負極的第三連接彈片,所述電磁線圈纏繞于上層卡件外,所述電磁線圈的另一端在凸件卡合至雙層卡件之間時,連接至凸件上方的第三連接彈片,所述上層卡件在電磁線圈帶電后吸引所述下層卡件,所述電源線設置有供電開關。
進一步地,所述凸件的面積小于所述上層卡件或所述下層卡件的面積,所述上層卡件的面積與所述下層卡件的面積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下層卡件采用鐵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開關設置于井蓋內部,且,所述供電開關連接遠程控制器。
本申請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由于采用上井蓋、下井蓋,上井蓋的中心與下井蓋的中心通過連接桿連接,井口上設置的井框,上井蓋上設置有對稱的兩個孔,下井蓋上也對應設置兩個孔,上井蓋可卡設于井框上,井壁邊沿向井口中心伸出均勻的多個雙層卡件,雙層卡件包括上層卡件和下層卡件,下井蓋邊沿設置有與該雙層卡件相對應的凸件,該下井蓋轉動過程中可使凸件卡合至上層卡件和下層卡件之間,下層卡件上方設置連接電磁線圈的第一連接彈片,該凸件下方設置有連接電源正極的第二連接彈片,該凸件上方設置有連接電源負極的第三連接彈片,該電磁線圈纏繞于上層卡件外,電磁線圈的另一端在凸件卡合至雙層卡件之間時,連接至凸件上方的第三連接彈片,上層卡件在電磁線圈帶電后吸引下層卡件,電源線設置有供電開關,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井蓋安裝簡單,容易被偷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井蓋的有效防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中可鎖定的井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可鎖定的井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井蓋安裝簡單,容易被偷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以及具體的實施方式對上述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可鎖定的井蓋,如圖1所示,包括:上井蓋10和下井蓋20,以及井口上設置的井框30,上井蓋10的中心與下井蓋20的中心通過連接桿40連接,上井蓋10可卡設于井框30上,井壁邊沿向井口中心伸出均勻的多個雙層卡件,該雙層卡件包括上層卡件501和下層卡件502,下井蓋20邊沿設置有與該雙層卡件相對應的凸件201,該下井蓋20在轉動過程中,凸件201可卡合至上層卡件501和下層卡件502之間,在該下層卡件502上方設置有連接電磁線圈60的第一連接彈片601,該凸件201下方有連接電源正極的第二連接彈片602,該凸件201上方設置有連接電源負極的第三連接彈片603,電磁線圈60纏繞于上層卡件501外,該電磁線圈60的另一端在凸件201卡合至雙層卡件之間時,連接至凸件201上方的第三連接彈片603,這樣,在凸件201卡合至雙層卡件之間時,電源通過第一連接彈片601和第二連接彈片602以及第三連接彈片603為電磁線圈60供電,從而使得下層卡件502吸引上層卡件501,通過擠壓實現鎖定。在該電磁線圈60兩端還連接有LED燈,在該上井蓋10和下井蓋20上均設置有對稱的兩個孔,透過該上井蓋10上的兩個孔能夠看到LED燈亮,說明該凸件201正好卡合至雙層卡件之間,該上層卡件501在電磁線圈60帶電后吸引下層卡件502,該電源線上設置有供電開關,從而在需要將井蓋打開時,通過遠程控制供電開關或者通過在隱蔽位置控制供電開關,使得斷開連接,使得雙層卡件不再吸引。
在具體的實施方式中,下層卡件502采用鐵材料,因此,在上層卡件501在電磁線圈作用下產生磁力,從而吸引下層卡件502,使得凸件201能夠牢牢擠壓在該上層卡件501和下層卡件502之間。
該供電開關設置于上井蓋10和下井蓋20之間,該供電開關連接遠程控制器,從而實現遠程控制。方便揭開井蓋。
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