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水上樁基礎鋼平臺的施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水上樁基礎鋼平臺的施工方法已經趨近于成熟,但選擇恰當的施工方案、正確的施工工藝對施工安全性、難度、進度及成本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流速及大波浪條件下的深水平臺施工存在以下三個普遍的問題:1、深水、大流速及大波浪條件下,平臺受水平荷載很大,傳統小直徑樁基礎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強度和剛度都難以滿足要求;2、大流速及大波浪導致現場施工條件惡劣、施工難度大,鋼結構焊接質量難以保障;3、水上作業較多、速度慢、施工風險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技術的不足,以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采用整體裝配式連接的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施工過程簡單、施工風險小且可靠性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包括大直徑鋼管樁及平臺上部結構體系,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內部設置有橫向隔板,所述橫向隔板的側壁固定在所述大直徑鋼管樁的內壁上;所述平臺上部結構體系的支腿樁下部伸入到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內直至抵在所述橫向隔板上,所述支腿樁的外徑小于所述大直徑鋼管樁的內徑,且伸入到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內部的支腿樁部位通過澆注混凝土與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內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支腿樁的底部連接有導向裝置,所述橫向隔板的中間部位開有穿過所述導向裝置的導向孔。
進一步地,所述支腿樁外壁與混凝土連接的部位處布置有增強 連接強度的若干外凸起,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內壁與混凝土連接的部位處布置有增強連接強度的若干內凸起。
進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澆注的高度與所述大直徑鋼管樁的管口平齊。
進一步地,裸露在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外部且靠近管口位置處的支腿樁外周緣壁沿圓周固定有加強板,所述加強板底部設置有卡在所述大直徑鋼管樁管口邊沿處的卡槽。
進一步地,所述大直徑鋼管樁的直徑大于2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的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采用大直徑鋼管樁,可抵抗較大水流力和波浪力;注混凝土連接,減少水上焊接作業,保證焊縫質量,降低施工風險,且能夠適應對現場實際具有一定偏位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俯視示意圖。
圖中各部件標號如下:
大直徑鋼管樁1、平臺上部結構體系2、支腿樁3、混凝土4、導向裝置5、加強板6、卡槽7、內凸起8、外凸起9、導向孔10、橫向隔板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包括大直徑鋼管樁1及平臺上部結構體系2,本實施例中大直徑鋼管樁1采用的是直徑大于2m的鋼管樁。大直徑鋼管樁1內部設置有橫向隔板11,橫向隔板11的側壁固定在大直徑鋼管樁1的內壁上,橫向隔板11的中間部位開有導向孔10;平臺上部結構體系2的支腿樁 3底部焊接有導向裝置5,平臺上部結構體系2的支腿樁3下部伸入到大直徑鋼管樁1內,導向裝置5穿過橫向隔板11中間部位的導向孔10,直至支腿樁3下部抵在橫向隔板11上,并且支腿樁3的外徑小于大直徑鋼管樁1的內徑,使得伸入到大直徑鋼管樁1內部的支腿樁3部位與大直徑鋼管樁1內壁之間有間隙,間隙內注混凝土4,混凝土4澆注的高度與大直徑鋼管樁1的管口平齊,即伸入到大直徑鋼管樁1內部的支腿樁3部位通過澆注混凝土4與大直徑鋼管樁1內壁連接。另外,裸露在大直徑鋼管樁1外部且靠近管口位置處的支腿樁3外周緣壁沿圓周固定有若干加強板6,若干加強板6底部設置有卡在大直徑鋼管樁1管口邊沿處的卡槽7,卡槽7的側板與大直徑鋼管樁1焊接,使支腿樁3與大直徑鋼管樁1連接更牢固。
再次如圖1所示,支腿樁3外壁與混凝土4連接的部位處布置有增強連接強度的若干外凸起9,大直徑鋼管樁1內壁與混凝土4連接的部位處布置有增強連接強度的若干內凸起8,進一步增大連接強度。
基于大流速大波浪條件下深水平臺施工裝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用專用打樁船施打大直徑鋼管樁1至預設標高;
2)將預制的平臺上部結構體系2浮運至施工現場,利用浮吊起吊平臺上部結構體系2下放,利用支腿樁3下端的導向裝置5下放,使導向裝置5穿過橫向隔板11的導向孔10直至支腿樁3下端抵在橫向隔板11上,支腿樁3外周緣壁上若干加強板6的卡槽7卡在大直徑鋼管樁1管口邊沿處,卡槽7側壁與大直徑鋼管樁1焊接牢固;
3)通過預先安裝好的導管對伸入到大直徑鋼管樁1內部的支腿樁3部位外壁與大直徑鋼管樁1內壁之間澆注混凝土4,根據實際的現場施工要求,采用滿足強度和剛度的混凝土。
綜上所述,大直徑鋼管樁可抵抗較大水流力和波浪力;注混凝土連接,減少水上焊接作業,保證焊縫質量,降低施工風險,且能夠適應對現場實際具有一定偏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