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水泵系統,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高層小區二次供水的光伏水泵系統。
背景技術:
光伏水泵系統也稱太陽能光電水泵系統,其利用太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然后驅動電機帶動水泵從深井、江、河等水源提水,以供農田灌溉或人畜飲用。隨著城市的進展,高層小區越來越多,二次供水成為一種必須。一般小區二次供水都采用市電,通過抽取市政用水到屋頂蓄水池,再供給用戶生活用水。如能采用光伏水泵系統對高層小區二次供水,不僅解決了小區二次供水問題,也為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做了貢獻。申請公布號為CN105089965A的發明專利涉及一種交流光伏水泵系統,其適用于需24小時工作地區;申請公布號為CN104631564A的發明專利提供的太陽能光伏水泵供水控制系統需要蓄電池儲能,對于高層小區用水來說,所需蓄電池較龐大,不適用。鑒于高層小區用水的間歇性以及二次供水的必要性,可在高層小區屋頂設計一有逆流的并網型光伏水泵系統,這樣既可解決小區二次供水的難題,也可通過電網進行用電調節,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健康快速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適用于高層小區二次供水的光伏水泵系統,其利用光伏水泵系統解決高層小區的二次供水問題,且充分利用小區屋頂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適用于高層小區二次供水的光伏水泵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陣列、水泵、電機、并網逆變器、蓄水池、管網、國家電網、市政供水、用戶,所述光伏陣列安裝于屋頂上,與并網逆變器輸入端相連,并網逆變器的輸出端與電機、國家電網相連,國家電網的輸出端與電機相連,電機驅動水泵,水泵通過管網與蓄水池、市政供水連接,蓄水池通過管網連接到用戶。
所述并網逆變器與國家電網之間連接有電度表出,國家電網與電機之間連接有電度表入。
所述電機連接有控制模塊。
所述蓄水池內設有水位傳感器,該水位傳感器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
所述電機為380V或220V交流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通過在高層小區設計光伏水泵系統,解決了高層小區二次供水的問題,同時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健康快速發展;(2)本實用新型間歇性工作,且不需要大量的蓄電池;(3)節省了國家電網的電量,節能減排,同時通過與國家電網的電量調節,最大地利用了光伏陣列所提供的電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示說明:1-光伏陣列、2-水泵、3-電機、4-并網逆變器、5-水位傳感器、6-蓄水池、7-管網、8-國家電網、9-電度表入、10-電度表出、11-市政供水、12-用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適用于高層小區二次供水的光伏水泵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陣列(1)、水泵(2)、電機(3)、并網逆變器(4)、蓄水池(6)、管網(7)、國家電網(8)、市政供水(11)、用戶(12),所述光伏陣列(1)安裝于屋頂上,與并網逆變器(4)輸入端相連,并網逆變器(4)的輸出端與電機(3)、國家電網(8)相連,國家電網(8)的輸出端與電機(3)相連,電機(3)驅動水泵(2),水泵(2)通過管網(7)與蓄水池(6)、市政供水(11)連接,蓄水池(6)通過管網(7)連接到用戶(12)。
所述并網逆變器(4)與國家電網(8)之間連接有電度表出(10),國家電網(8)與電機(3)之間連接有電度表入(9)。
所述電機(3)連接有控制模塊。
所述蓄水池(6)內設有水位傳感器(5),該水位傳感器(5)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
所述電機(3)為380V或220V交流電機。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并網逆變器(4)將光伏陣列(1)所提供的直流電逆變為交流電,供電機(3)驅動水泵(2)工作;水泵(2)將市政供水(11)通過管網(7)提取到屋頂的蓄水池(6)中儲存起來,當用戶(12)用水時,再將蓄水池(6)中的水通過管網(7)供給用戶(12)生活用水。位于蓄水池(6)中的水位傳感器(5)檢測蓄水池(6)的水位,當水位較高時,為避免蓄水池(6)中的水溢出,水位傳感器(5)將信號發送給控制模塊,停止抽水,如光伏陣列(1)仍在運行,可通過并網逆變器(4)將電輸送到國家電網(8),并通過電度表出(10)計量輸送到國家電網(8)的電量;當水位較低時,水位傳感器(5)將信號發送給控制模塊,由光伏陣列(1)向電機(3)供電,如光伏陣列(1)無法運行,則由國家電網(8)提供電力驅動電機(3)使水泵(2)工作,并通過電度表入(9)來計量向國家電網(8)所購買的電量。
以上所述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