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配件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鏟斗。
背景技術:
挖掘機在夜晚工作時,由于是夜晚,即使有燈光,在觀察控制鏟斗的位置時也很吃力,另外,挖掘機鏟斗刃板斗齒由于是與被挖掘的物料接觸最頻繁的部位,由于需要長時間、頻繁的接觸物料,進而磨損嚴重,同時又缺乏有效的防護,使得鏟斗基刃斗齒缺乏有效的耐磨性能,繼而容易出現鏟斗的刃板和斗齒嚴重損毀的情況,影響挖掘作業的工作效率,嚴重時甚至造成鏟斗的報廢,生產作業無法正常進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提供使挖掘機司機能夠輕松得在夜間觀察操控鏟斗的位置。
一種鏟斗,包括側刃、包板、基刃及設置于基刃前端的楔形斗齒,其特征在于:
該兩側刃的上端均設有第一凹槽,該包板的上端設有第二凹槽,該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均設有交通反光紙;
該楔形斗齒的背面設有三條貫穿斗齒背部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加強筋;
該基刃上,位于該楔形斗齒之間的間隔處設置有鉤狀加強板,該鉤狀加強板設有前刃。
進一步地,該第一凹槽為正方形,該第二凹槽為長方形。
進一步地,該交通反光紙通過盈配合嵌入或用雙面膠貼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進一步地,三條加強筋平行排列,并且三條加強筋分布于楔形斗齒的縱向兩端及中間位置。
進一步地,該鉤狀加強板的鉤朝上。
進一步地,該交通反光紙布滿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兩側刃的上端均設有第一凹槽,該包板的上端設有第二凹槽,該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內均設有交通反光紙,挖掘機在夜間工作時,側刃上的交通反光紙使遠處的人可以看到,對經過的人起到警示作用,以防事故發生,包板的上端的交通反光紙,使挖掘機司機可輕松得觀察操控鏟斗的位置。
2、該楔形斗齒的背面設有三條貫穿斗齒背部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加強筋,該基刃上,位于該楔形斗齒之間的間隔處設置有鉤狀加強板,該鉤狀加強板設有前刃使斗齒更耐磨,使用壽命更長,使鏟斗的基刃不直接與物料接觸,在鉤狀加強板出問題了,可直接換掉加強板,而不使鏟斗報廢,增長鏟斗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鏟斗基刃底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鉤狀加強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鏟斗,包括兩側刃1、包板2、基刃3及設置于基刃前端的楔形斗齒4,該兩側刃1的上端均設有第一凹槽11,該包板的上端設有第二凹槽21,該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內均設有交通反光紙,交通反光紙不僅使夜間工作的挖掘機對路人起到警示作用,還使司機能更輕松觀察操控鏟斗位置進行作業,該楔形斗齒4的背面設有三條貫穿斗齒背部橫截面為半圓形的加強筋41,使斗齒的使用壽命增長,該基刃3上,位于該楔形斗齒4之間的間隔處設置有鉤狀加強板5,該鉤狀加強板5設有前刃51,鉤狀加強板5使鏟斗的使用壽命增長。
該第一凹槽11為正方形,該第二凹槽21為長方形。
該交通反光紙通過盈配合嵌入或用雙面膠貼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內。
三條加強筋41平行排列,并且三條加強筋41分布于楔形斗齒4的縱向兩端及中間位置。
該鉤狀加強板5的鉤52朝上。
該交通反光紙布滿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