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止干作業鉆孔灌注樁鋼筋籠安裝偏位的工具。
背景技術:
干作業法鉆孔灌注樁的施工中,孔壁塌落、土石落入以及鋼筋籠安裝偏位造成鋼筋保護層過小等問題一直是影響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因素。成孔后,鋼筋籠吊起過程中由于其擺臂較長、質量較大,擺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在安放至孔口時難免會撞擊護筒,致使塌孔或孔口土石落入,增加孔底沉渣厚度,導致實際孔深與設計要求不符,鋼筋安放不到設計深度。此外,鋼筋籠安放的擺動及垂直度問題也會影響施工效率、提高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產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防止干作業鉆孔灌注樁鋼筋籠安裝偏位的工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干作業鉆孔灌注樁鋼筋籠安裝偏位的工具,所述工具包括護壁、圓筒狀護筒、工字鋼、鋼筋籠、溢漿孔;所述圓筒狀護筒內安裝有鋼筋籠,所述圓筒狀護筒的外側安裝有護壁,所述護壁呈漏斗狀,所述護壁的上部設置有溢漿孔;所述護壁底部設置有固定梁。
進一步,所述固定梁為工字鋼。
進一步,所述護壁上端的直徑不小于鋼筋籠直徑的2倍。
進一步,所述圓筒狀護筒的下部四周等距離垂直焊接四個固定梁,所述固定梁的長度不小于護壁上下口徑之差的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合理,工具制作工藝簡單,安裝方便,能有效控制鋼筋籠在吊裝過程中的擺動問題,且能防止孔口土石落入孔底,保證成樁質量滿足國家規范及設計要求,可重復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護壁1-1、圓筒狀護筒1-2、固定梁1-3、鋼筋籠1-4、溢漿孔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干作業鉆孔灌注樁鋼筋籠安裝偏位的工具主要由護壁1-1、圓筒狀護筒1-2、固定梁1-3、鋼筋籠1-4、溢漿孔1-5組成。
所述工具包括護壁1-1、圓筒狀護筒1-2、工字鋼1-3、鋼筋籠1-4、溢漿孔1-5;所述圓筒狀護筒1-2內安裝有鋼筋籠1-4,所述圓筒狀護筒1-2的外側安裝有護壁1-1,所述護壁1-1呈漏斗狀,所述護壁1-1的上部設置有溢漿孔1-5;所述護壁1-1底部設置有固定梁1-3。
所述固定梁1-3為工字鋼。
所述護壁1-1上端的直徑不小于鋼筋籠1-4直徑的2倍。
所述圓筒狀護筒1-2的下部四周等距離垂直焊接四個固定梁1-3,所述固定梁1-3的長度不小于護壁1-1上下口徑之差的1/2。
在制作過程中,根據樁基設計圖紙中樁徑的尺寸確定漏斗護壁1-1下端直徑d,根據鋼筋保護層厚度選擇護壁1-1及圓筒狀護筒1-2壁厚,以保證本工具在不影響鋼筋籠1-4安裝的前提下順利安放。護壁1-1上端直徑D不小于鋼筋籠直徑的2倍,以確保鋼筋籠沿著漏斗滑入孔洞中漏斗。溢漿孔1-5,用以吊裝和溢漿。在圓筒狀護筒1-2的下部四周等距離垂直焊接四個固定梁1-3,固定梁1-3長度不小于1/2D-d,以保證此工具在鋼筋籠安裝過程中的平衡及穩定。圓筒狀護筒1-2伸入孔內的長度為1m~2m。各構件的焊接均采用滿焊。在本實用新型工具的安裝過程中,應緩慢伸入孔內,盡量避免觸碰孔壁。本工具應垂直放置,當孔洞周圍地面不平整時,應先將固定梁1-3底部地面平整,保證各固定梁1-3的高度一致。在鋼筋籠1-4安裝過程中,將鋼筋籠1-4底吊至護壁1-1上,將鋼筋籠1-4沿著護壁1-1緩慢放入孔內,待鋼筋籠安裝完畢后即進行混凝土澆筑。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干作業鉆孔灌注樁鋼筋籠安裝偏位的工具,結構合理,工具制作工藝簡單,安裝方便,能有效控制鋼筋籠在吊裝過程中的擺動問題,且能防止孔口土石落入孔底,保證成樁質量滿足國家規范及設計要求,可重復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