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盛裝水、水洗工具,特別指一種節水器具。
背景技術:
水槽、水盆作為人們日常生活,或者工業、農業等生產的必要設備,種類繁多,價格不一。水槽或水盆可作為水洗工具,如家用的洗碗盆、實驗試用水洗臺,也可做盛水工具,如種植、養殖儲水。但目前的水槽或水盆大多用途單一,而且容易造成水源浪費,或者經常出現溢水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和創新,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節水器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包括連接水源的水管和設置在水管下方的水盆的節水器具,其所述水管與水盆之間設置有用于啟閉水管的浮桿式開關裝置;該浮桿式開關裝置包括有浮桿和浮桿導向軌,其中:所述的浮桿一端對應并阻斷或復通水管,另一端置于水盆內;所述的浮桿導向軌設置在水盆內壁,所述浮桿安裝于浮桿導向軌上并由水盆內的液位控制在浮桿導向軌上移動;所述的水盆底部和底端四周設置有水源接出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水管對應浮桿的位置設置有單向閥,所述浮桿上浮與單向閥接觸啟動單向閥打開截斷水管停止水源接入,所述浮桿下沉單向閥回位水管復通。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水盆由外水盆和內水盆組成,內、外水盆套裝且內水盆的盆口略低于外水盆,兩水盆之間間隔有溢水腔,且外水盆底部設置有連通溢水腔的排水管。通過該設計能有效避免出現水滿溢出影響生活或生產的情況。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外水盆與內水盆之間通過設置支撐墊套裝成一體,所述支撐墊分布于內、外水盆底部和側壁之間。通過支撐墊結構可以實現現場安裝或拆卸、更換。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的水盆底部和底端四周設置的水源接出件均包括接出口和密封蓋,接出口與密封蓋螺紋連接密封。多水源接出件的設計,可以使用戶根據所需情況打開或密封相應的接出口,使本器具靈活運用于不同的生活或生產領域,亦可靈活的安裝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液位控制浮桿自動關閉水管,有效防止了溢水現象的發生,節約了水資源。同時帶溢水腔的水盆設計更是將水溢漫出的事故發生概率降低至0,解決了用戶擔心的主要問題。另外,本實用新型采用多水源接出件結構,方便了用戶根據不同使用領域或不同安裝場所開啟不用位置的接出口,解決了現有水盆或水槽使用單一、安裝受局限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認為是“設置”或“連接”在另一個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設置或連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該節水器具包括有水管1、浮桿2、浮桿導向軌3、外水盆4、內水盆5、溢水腔6、排水管7、支撐墊8、接出口9和密封蓋10,其中浮桿2和浮桿導向軌3組成水管1的浮桿式開關裝置。各組成部件的具體結構如下:
由圖1可知,水管1連接水源,由外水盆4和內水盆5組成的水盆設置在水管1下方,浮桿式開關裝置設置在水管1與內水盆5之間。其水管1上設置有單向閥,浮桿2一端對應該單向閥,浮桿2上浮與單向閥接觸啟動單向閥打開截斷水管停止水源接入,浮桿2下沉單向閥回位水管復通;浮桿2另一端置于內水盆5內。浮桿導向軌3設置在內水盆5內壁,浮桿2安裝于浮桿導向軌3上并由內水盆5的液位控制在浮桿導向軌3上移動。
由圖1可知,內水盆5和外水盆4套裝,且內水盆5的盆口略低于外水盆4,兩水盆之間間隔有溢水腔6,外水盆4底部設置有連通溢水腔6的排水管7。如內水盆5出現水滿,溢水通過溢水腔6收集并通過排水管7再利用,節約用用,且能完全避免出現水滿溢出影響生活或生產的情況。外水盆4與內水盆5之間通過設置支撐墊8套裝成一體,支撐墊8分布于內、外水盆底部和側壁之間,通過支撐墊結構可以實現現場安裝或拆卸、更換。
由圖1可知,水盆底部或底端四周均設置有包括接出口9和密封蓋10的水源接出件,它們通過螺紋連接密封。多水源接出件的設計,可以使用戶根據所需情況打開或密封相應的接出口,如做水洗工具打開底部接出口連接下水管即可,如做灌溉用水槽打開一個或多個底端接出口連接水管即可,使本器具靈活運用于不同的生活或生產領域。實際安裝過程中,亦可根據現場安裝位置,打開相應的出水口,方便了安裝。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前提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