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境工程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護坡砌塊。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可綠化的河道護坡應用越來越普及。但是多數河道在改造中被取直,且坡度單一,使其看起來更像人工開鑿的水渠而不是天然的河道,缺乏自然生態美感,而且人們親近河水比河道改造前更加困難。
為了使改造后的河道彎曲程度以及河堤的坡度都貼近自然,可以使更多的植物按照生物多樣性的形態在河道護坡上生長,還可以使人們能夠很方便地親近河水,有必要研制出更加生態環保安全的護坡砌塊。
目前,對于護坡砌塊的種類繁多,例如:專利號為201020517960.2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平鋪連鎖式護坡砌塊(簡稱平鋪砌塊),它的上部和下部設置了對稱的榫槽,同時構成榫槽的凸起結構在與相鄰砌塊拼接時又形成了燕尾形榫頭。解決了小坡度河堤的護坡問題。如果原有河道較直、河堤斜坡足夠平整,該砌塊可直接鋪設在原有的河堤上。
而專利號為201010123591.3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錨固式護坡砌塊(簡稱錨固砌塊),它的后部設置了貫通的錨固孔,靠插入橡膠棒或灌注混凝土使上下方的砌塊連為一體。解決了陡峭坡度河堤的護坡問題。該砌塊需距離原有河堤一定距離砌筑,形成擋土墻,然后在原有河堤和擋土墻之間填土,形成新的河堤。
專利號為201420786040.9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變坡的空間交錯互嵌式生態砌塊擋土墻系統(簡稱互嵌砌塊系統),它包括兩種主互嵌式生態砌塊和兩種對應的輔助生態砌塊。解決了較陡峭坡度河堤的護坡問題,并且試圖用該系統解決坡度有變化河堤的護坡問題。該砌塊也需距離原有河堤一定距離砌筑,形成擋土墻,然后在原有河堤和擋土墻之間填土,形成新的河堤。
雖然上述不同的砌塊能適應不同坡度的河堤,但是,每一種砌塊都不能適應坡度任意變化的同一條河堤,因此,在同一條河堤存在坡度連續變化的情況時,就需要將河堤修整為坡度一致,或采用不同規格甚至不同類型的砌塊進行鋪設。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護坡砌塊,以適應河堤坡度的任意變化,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護坡砌塊,以適應河堤坡度的任意變化。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護坡砌塊,其包括:
砌塊主體,所述砌塊主體一端具有種植腔,另一端為連接段;
所述種植腔底面具有灌注孔和連通孔,其中,灌注孔的底面能夠與相鄰所述砌塊主體的連接段的上表面疊合連接,所述連通孔用于連通填充在所述種植腔內的種植土與河堤基層土。
優選地,上述的護坡砌塊中,所述砌塊主體為混凝土塊。
優選地,上述的護坡砌塊中,所述種植腔的底面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種植腔分割為所述灌注孔和所述連通孔。
優選地,上述的護坡砌塊中,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種植腔的側壁的高度。
優選地,上述的護坡砌塊中,所述灌注孔具有便于灌注水泥砂漿的斜度。
優選地,上述的護坡砌塊中,所述連接段的上表面為波形面。
優選地,上述的護坡砌塊中,所述連接段的上表面為鋸齒波形面或梯形波形面。
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護坡砌塊,其包括砌塊主體,其中,該砌塊主體的一端具有種植腔,另一端為連接段;上述的種植腔底面具有灌注孔和連通孔,其中,帶有灌注孔的砌塊前端底面能夠與相鄰砌塊主體的連接段的上表面疊合連接,而連通孔則用于連通填充在種植腔內的種植土與河堤基層土,以使種植土中種植的植物能夠吸收河堤上的養分。使用本實用新型中公開的護坡砌塊,在進行鋪設時,沿河堤的坡度相鄰的護坡砌塊可調節砌塊前端底面與連接段的上表面的疊合面積,即若兩者疊合的面積較大時,位于河堤的坡度較陡的地方,若兩者疊加的面積較小時,位于河堤坡度較緩的地方。本實用新型采用堆疊的砌塊主體的疊合部分面積的變化而實現適應河堤坡度的任意變化,提高該護坡砌塊的適應范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護坡砌塊剖去一角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護坡砌塊鋪設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護坡砌塊應用于河堤坡度不一致時的鋪設方法示意圖;
圖4為圖3的立體效果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在河堤坡度超過疊合面積調節范圍時的用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護坡砌塊,以適應河堤坡度的任意變化。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5所示,一種護坡砌塊,其包括砌塊主體1,其中,該砌塊主體1的一端具有種植腔2,另一端為連接段6;上述的種植腔2底面具有灌注孔4和連通孔5,其中,灌注孔4的底面能夠與相鄰砌塊主體1的連接段6的上表面疊合連接,而連通孔5則用于連通填充在種植腔2內的種植土與河堤基層土,以使種植土中種植的植物能夠吸收河堤上的養分。使用本實用新型中公開的護坡砌塊,在進行鋪設時,沿河堤的坡度相鄰的護坡砌塊可調節具有灌注孔4的砌塊前端的底面和連接段6的上表面的疊合面積,即若兩者疊合的面積較大時,位于河堤的坡度較陡的地方,若兩者疊合的面積較小時,位于河堤坡度較緩的地方。本實用新型采用堆疊的砌塊主體1的疊合部分面積的變化而實現適應河堤坡度的任意變化,提高該護坡砌塊的適應范圍。
本實用新型中的疊合是指砌塊主體1在沿河堤進行鋪設時,會沿河堤的坡面由下向上進行鋪設,在鋪設過程中,沿河堤的坡度的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兩排的砌塊主體1會存在重合在一起的部分,而本實用新型的核心則在于通過改變重合在一起的部分的大小,而改變護坡結構的坡度,從而適應不同的河堤。而背景技術中公開的護坡砌塊在鋪設時要么是需要相鄰的護坡砌塊的邊緣貼合(專利號為201020517960.2的實用新型),而不能上下疊合在一起;要么是需要相鄰的護坡砌塊的疊合面積固定(專利號為201010123591.3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專利號為201420786040.9的實用新型)。
具體的實施例中,該砌塊主體1的材質為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材料的砌塊主體1成本低,強度大,使用壽命長。在此只是提供了一種砌塊主體1的具體材料,但是,本實用新型中并不僅限于此種砌塊主體1,只要能夠滿足上述核心的砌塊主體1均在保護范圍內。
在實際中,相鄰兩排的砌塊主體1疊合后通過向灌注孔4內灌注水泥砂漿以實現砌塊主體1的穩定連接。鑒于上述過程,優選的實施中,在種植腔2的底部設置有隔板,并且該種植腔2通過上述隔板分割為灌注孔4和連通孔5。采用隔板的方式,以避免在向灌注孔4內灌注水泥砂漿的過程中水泥砂漿流入連通孔5內,而影響砌塊主體1的種植腔2與河堤的連通。本實用新型中公開的種植腔2為在砌塊主體1的一端的通槽,并通過隔板將該種植腔2的底部分隔為灌注孔4和連通孔5,并通過隔板的隔離將水泥砂漿完全隔離在灌注孔4內。此外,也可將種植腔2設置為盲槽,并在槽底開設灌注孔4和連通孔5,由于為盲槽,開設的灌注孔4和連通孔5均具有一定的高度,可沒有隔板存在,在灌注水泥砂漿時,可直接向灌注孔4內灌注,并避免從灌注孔4內泄露即可,但是,為了更好的進行隔離,也可在槽底增加隔板,并且隔板位于灌注孔4和連接孔5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的隔板的高度小于種植腔2的側壁的高度。當種植腔2為開設在砌塊主體1上的通槽時,為了對種植腔2進行分割,設置的隔板需要與種植腔2的側壁進行連接。為了盡可能增大種植腔2種植植物的空間,將隔板的高度設置為小于種植腔2的側壁的高度,一般為砌塊主體高度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既要保證種植腔2的空間盡可能大,又要保證灌注水泥砂漿后砌塊之間有足夠的抗側壓能力。對于隔板的尺寸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限定,且均在保護范圍內。灌注孔4的獨特的形狀和構造設計使得植物的種植面積明顯大于普通護坡砌塊的種植面積,可大大提高護坡可綠化率,提升了護坡的美感。
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灌注孔4為具有一定脫模斜度的孔,以方便對灌注孔的加工和便于碼放在河堤后的澆筑水泥砂漿的施工。對于脫模斜度的大小本實用新型不做具體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設定,且均在保護范圍內。在實際中也可將灌注孔4設置為其他形狀,例如方形孔或圓柱孔或倒圓臺孔。
更進一步的實施例中,該連接段6的上表面為波形面,通過將連接段6的上表面設置為波形的結構,在連接段6上表面與灌注孔貼合時,可增加澆鑄的水泥砂漿與連接段6上表面的接觸面積并形成與該波形面相互嚙合的齒狀條紋,從而提高連接的可靠性。在需要的連接的強度不要求太高時,也可將連接段6的上表面設置為帶有凹坑的平面,即連接段6以帶有凹坑的平面與灌注孔4疊合。
優選的實施例中將連接段6的上表面設置為鋸齒波形面或者梯形波形面。由于鋸齒波形面和梯形波形面的波形方向都是垂直于河道方向的,可提高整個護坡的抗側壓能力和耐沖刷性能。此處只是公開了兩種具體的形狀,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包括上述兩種形狀但并不僅限于上述兩種。
對于砌塊主體1的形狀可為梯形磚,對于梯形的方向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進行設定,例如有在前表面7的長度小于后表面的長度,或者前表面的長度大于后表面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適應不同坡度的河堤的基本原理:
以長高比為3比1的護坡砌塊為例,簡稱這種砌塊為三一砌塊。按照圖2所示位置(搭接面積為三分之一砌塊長乘以砌塊寬)碼放砌塊,每塊砌塊均水平放置,簡稱這種碼放形式為標準碼放。此時河堤的坡度剛好為1:2,即坡度角α剛好為tg-10.5,約等于26.6度,簡稱該坡度為三一砌塊對應的標準坡度。當一段河堤的整個斜面都碼好砌塊后,用水泥砂漿填入灌注孔4中并輕輕搗實。砂漿的填入量為不小于砌塊單體1高度的三分之一。待砂漿凝固后,每塊砌塊灌注孔4的下方都會形成與連接段6上表面的嚙合槽完全嚙合的凸棱91。灌注砂漿時,嚙合槽表面的灰土不必清除,當河堤出現不均勻沉降時,嚙合槽與凸棱91的粘結面可能脫開,但仍然可以相互嵌合起到提高耐河水沖刷性能和抵御土壤的側向壓力的作用。圖2中A標示的為河堤。
護坡砌塊使用時的安裝方式為:先碼放砌塊主體1,碼放時可隨著河道的彎曲以及河堤的現有坡度的變化隨彎就坡地進行。但還是要先將最下面一排砌塊的擺放位置鏟平后再擺放砌塊,并將第二排護坡砌塊的擺放面(其后部下表面)擺放位置的地面修整平整,并將修整地面鏟下的土填放至砌塊主體1的擋土面8處并踏實,使其為梯田型。整段河堤都碼好新型護坡砌塊之后,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填入灌注孔4中并輕輕搗實。砂漿的填入量宜為砌塊單體1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砌塊主體1的前表面7則形成隨河堤坡度變化而變化的臺階面。
砌塊長高比的選擇:砌塊的長高比是根據需要設計的,當一個河道大部分河堤的坡度都很平緩,可以定制所謂七二砌塊(長高比為7比2)或四一砌塊(長高比為4比1)。當一個河流大部分河堤的坡度都很陡峭,可以定制所謂五二砌塊(長高比為5比2)或二一砌塊(長高比為2比1)。
單一砌塊能夠適用于變化的坡度的原理:如圖3所示,同一規格的砌塊用于實際坡度小于所述該規格砌塊對應的標準坡度時,可使上下砌塊搭接部位面積盡量減少(見圖3或圖4中河堤的下部)。同一規格的砌塊用于實際坡度大于所述該規格砌塊對應的標準坡度時,可使上下砌塊搭接部位面積盡量增大(見圖3或圖4中河堤的上部)。灌注水泥砂漿的方法不變。
在河堤坡度變化超過疊合面積調節范圍時,單一砌塊也能夠適用,其原理:如圖5所示,同一規格的砌塊用于過于平緩坡度處時,可使砌塊向堤岸方向傾斜一定角度β,并且使上下砌塊搭接部位面積盡量減少(見圖5中河堤下部)。同一規格的砌塊用于過于陡峭坡度處時,可使砌塊向河床方向傾斜一定角度γ,并使上下砌塊搭接部位面積盡量增大(見圖5中河堤上部),這種鋪設方法可以使單一砌塊適應的坡度范圍增加至β+γ。灌注水泥砂漿的方法不變。
靈活的安裝方式可根據河堤不同部位坡度的不同,靈活改變相鄰護坡砌塊相互搭接的面積和角度,形成完全嚙合的互嵌構造。僅僅采用一種規格尺寸的新型護坡砌塊,就能滿足一條河流中不同坡度河堤的護坡需要,而且可以在原有河堤上直接鋪設,而不需要距離原有河堤一定距離進行砌筑,減少了回填土的工作量。
隨彎就坡的安裝方式使得改造后的河道更加生態自然;階梯式的鋪裝結構,使得人們可以方便地下到水邊親近河水。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