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查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
背景技術:
近幾年,我國道路檢查井設計都是采用水泥免燒磚砌筑的,水泥免燒磚一般內(nèi)部酥松、抗壓強度低、使用年限短,使用數(shù)年后,井壁砌體就會遭到破壞,從而導致井周邊路面開裂、下沉,嚴重影響路面使用。另外,水泥免燒磚砌筑檢查井不僅工序煩多而且易滲漏,不但耗工耗時同時也不利于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包括井座、進水管、出水管和預制裝配組件,井座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管與井座的進水口連接,出水管與井座的出水口連接,進水管的軸心線與出水管的軸心線共線,預制裝配組件裝配在井座內(nèi),預制裝配組件包括第一預制塊、第二預制塊、第三預制塊和第四預制塊,第一預制塊、第二預制塊位于進水管的軸心線一側且第一預制塊與第二預制塊之間預留有間隙形成第一拼接縫,第三預制塊、第四預制塊位于進水管的軸心線的另一側且第三預制塊與第四預制塊之間預留有間隙形成第二拼接縫,第一預制塊與第三預制塊關于進水管軸心線相對布置且第一預制塊與第三預制塊之間形成第三拼接縫和第一溝槽,第二預制塊與第四預制塊關于進水管軸心線相對布置且第二預制塊與第四預制塊之間形成第四拼接縫和第二溝槽,第一拼接縫、第二拼接縫、第三拼接縫、第四拼接縫內(nèi)均設有填充料,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連通形成排水溝槽。
優(yōu)選的,第一預制塊遠離第三預制塊的側面為與井座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一曲面,第一曲面與井座內(nèi)壁貼合,第一預制塊靠近第三預制塊的側面是由第一垂直面、第二垂直面以及連接第一垂直面與第二垂直面的第一凹面組成。
優(yōu)選的,第一垂直面與第二垂直面相互平行且第一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二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
優(yōu)選的,第二預制塊遠離第四預制塊的側面為與井座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二曲面,第二曲面與井座內(nèi)壁貼合,第二預制塊靠近第四預制塊的側面是由第三垂直面、第四垂直面以及連接第三垂直面與第四垂直面的第二凹面組成。
優(yōu)選的,第三垂直面與第四垂直面相互平行且第三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四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
優(yōu)選的,第三預制塊遠離第一預制塊的側面為與井座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三曲面,第三曲面與井座內(nèi)壁貼合,第三預制塊靠近第一預制塊的側面是由第五垂直面、第六垂直面以及連接第五垂直面與第六垂直面的第三凹面組成。
優(yōu)選的,第五垂直面與第六垂直面相互平行且第五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六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
優(yōu)選的,第四預制塊遠離第二預制塊的側面為與井座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四曲面,第四曲面與井座內(nèi)壁貼合,第四預制塊靠近第二預制塊的側面是由第七垂直面、第八垂直面以及連接第七垂直面與第八垂直面的第四凹面組成。
優(yōu)選的,第七垂直面與第八垂直面相互平行且第七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八垂直面與井座內(nèi)壁的距離。
本實用提出的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進水管與井座的進水口連接,出水管與井座的出水口連接,進水管的軸心線與出水管的軸心線共線,預制裝配組件裝配在井座內(nèi)。本實用新型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有利于限用和避免使用水泥免燒磚,對于提高機械化作業(yè)程度、減少污水滲漏、提高路面和城市地下設施的總體質(zhì)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設置第一預制塊、第二預制塊、第三預制塊、第四預制塊,提高了檢查井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抗側剛度,使用壽命長,生產(chǎn)時采取整體立即脫模,模具周轉(zhuǎn)快,工序少,成本低,裝拆模具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勞動強度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的預制裝配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的第一預制塊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的第二預制塊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的第三預制塊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的第四預制塊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圖3、圖4、圖5、圖6,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包括井座1、進水管2、出水管3和預制裝配組件,井座1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管2與井座1的進水口連接,出水管3與井座1的出水口連接,進水管2的軸心線與出水管3的軸心線共線,預制裝配組件裝配在井座1內(nèi),預制裝配組件包括第一預制塊4、第二預制塊5、第三預制塊6和第四預制塊7。
本實施例中,第一預制塊4遠離第三預制塊6的側面為與井座1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一曲面401,第一曲面401與井座1內(nèi)壁貼合,第一預制塊4靠近第三預制塊6的側面是由第一垂直面402、第二垂直面403以及連接第一垂直面402與第二垂直面403的第一凹面404組成;第一垂直面402與第二垂直面403相互平行且第一垂直面402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二垂直面403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第二預制塊5遠離第四預制塊7的側面為與井座1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二曲面501,第二曲面501與井座1內(nèi)壁貼合,第二預制塊5靠近第四預制塊7的側面是由第三垂直面502、第四垂直面503以及連接第三垂直面502與第四垂直面503的第二凹面504組成;第三垂直面502與第四垂直面503相互平行且第三垂直面502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四垂直面503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第三預制塊6遠離第一預制塊4的側面為與井座1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三曲面601,第三曲面601與井座1內(nèi)壁貼合,第三預制塊6靠近第一預制塊4的側面是由第五垂直面602、第六垂直面603以及連接第五垂直面602與第六垂直面603的第三凹面604組成;第五垂直面602與第六垂直面603相互平行且第五垂直面602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六垂直面603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第四預制塊7遠離第二預制塊5的側面為與井座1內(nèi)壁相匹配的第四曲面701,第四曲面701與井座1內(nèi)壁貼合,第四預制塊7靠近第二預制塊5的側面是由第七垂直面702、第八垂直面703以及連接第七垂直面702與第八垂直面703的第四凹面704組成;第七垂直面702與第八垂直面703相互平行且第七垂直面702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小于第八垂直面703與井座1內(nèi)壁的距離。
第一預制塊4、第二預制塊5位于進水管2的軸心線一側且第一預制塊4與第二預制塊5之間預留有間隙形成第一拼接縫8,第三預制塊6、第四預制塊7位于進水管2的軸心線的另一側且第三預制塊6與第四預制塊7之間預留有間隙形成第二拼接縫9。第一預制塊4與第三預制塊6關于進水管2軸心線相對布置且,第二垂直面403與第六垂直面603之間形成第三拼接縫10,第一垂直面402、第一凹面404、第五垂直面602、第三凹面604之間形成第一溝槽,第二預制塊5與第四預制塊7關于進水管2軸心線相對布置,第四垂直面503與第八垂直面703之間形成第四拼接縫11,第三垂直面502、第二凹面504、第七垂直面702、第四凹面704之間形成第二溝槽,第一拼接縫8、第二拼接縫9、第三拼接縫10、第四拼接縫11內(nèi)均設有填充料,第一溝槽與第二溝槽連通形成排水溝槽。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新型預制裝配式雨污水檢查井流槽,有利于限用和避免使用水泥免燒磚,對于提高機械化作業(yè)程度、減少污水滲漏、提高路面和城市地下設施的總體質(zhì)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設置第一預制塊4、第二預制塊5、第三預制塊6、第四預制塊7,提高了檢查井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抗側剛度,生產(chǎn)時采取整體立即脫模,模具周轉(zhuǎn)快,投資少,裝拆模具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勞動強度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