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和預制裝配式管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和預制裝配式管溝,屬于建筑領域,所述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包括管溝組件本體、外伸平板和預留外伸鋼筋,所述外伸平板設置在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兩端外側,所述外伸平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管溝組件本體外壁的厚度,所述預留外伸鋼筋設置在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兩端內側。本實用新型承載能力好,施工效率高,節省了現場施工時的模板。
【專利說明】
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和預制裝配式管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和預制裝配式管溝。
【背景技術】
[0002]地下管溝是將城市必要的管線設施集成在一條位于地下的管廊內,主要建設在交通運輸繁忙的主干道或不宜開挖路面的路段。它方便施工人員的定期檢查,而且在維修過程中不會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地下管溝在市政技術中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0003]地下管溝按施工工藝分為現澆和預制兩種。現澆工藝是將路面明開挖后再現澆管溝整體,其有建設工期長、混凝土澆筑質量不易控制、需要支設大量模板等缺點。預制工藝是將管溝構件由工廠分段預制,并現場拼裝,施工效率高,已被市政建設廣泛采用。
[0004]目前,預制管溝的拼裝工藝是使用預應力筋和錨具將各節段銜接,待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后,往錨孔內注漿。采用預應力拼裝能使預制的各節段形成整體,具有良好的結構性能。但預應力張拉工藝復雜且工序較多,所需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和預制裝配式管溝,本實用新型承載能力好,施工效率高,節省了現場施工時的模板。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0007]—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包括管溝組件本體、外伸平板和預留外伸鋼筋,所述外伸平板設置在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兩端外側,所述外伸平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管溝組件本體外壁的厚度,所述預留外伸鋼筋設置在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兩端內側。
[0008]進一步的,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外壁內設置有內置橫向鋼筋和內置縱向鋼筋。
[0009]進一步的,內側的內置橫向鋼筋伸出所述管溝組件本體外一部分,作為所述預留外伸鋼筋。
[0010]進一步的,外側的內置橫向鋼筋伸出到所述外伸平板內。
[0011]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包括多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兩端對接在一起,其中:
[0012]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對靠在一起,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預留外伸鋼筋連接在一起,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上方填充有現饒混凝土。
[0013]進一步的,連接在一起的兩個預留外伸鋼筋上設置有搭接鋼筋和拉接鋼筋,所述搭接鋼筋的直徑大于所述內置橫向鋼筋的直徑,所述搭接鋼筋的間距小于所述內置橫向鋼筋的間距。
[0014]進一步的,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之間留有連接縫,其中:
[0015]所述連接縫內全部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
[0016]或者,所述連接縫內全部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所述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的上方設置有防水卷材;
[0017]或者,所述連接縫的外側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所述連接縫的內側填充有防水材料,所述防水材料的上方設置有止水鋼板,所述止水鋼板的側面設置有止水壓條,所述止水鋼板通過螺栓與相鄰的兩個外伸平板連接。
[0018]進一步的,所述外伸平板的端部為平直結構,所述連接縫為平直縫;或者,所述外伸平板的端部為企口結構,所述連接縫為企口縫。
[0019]進一步的,所述連接縫的外側寬度不大于5mm,內側寬度不大于20mm,所述外伸平板的厚度為60-100mm,所述現饒混凝土的厚度為300-700 mm。
[0020]進一步的,所述外伸平板的表面進行了粗糙處理。
[0021]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可實現預制裝配式管溝各節段的快速拼裝,形成穩定的結構承載體系。連接縫處的承載能力等同甚至優于全現澆管溝。本實用新型既節省了現場的模板,又可以作為支護結構,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0023]并且本實用新型減少土方開挖與回填約90%,對安裝精度、地基的平整度要求遠低于采用預應力連接的全預制管溝,而且節省了預應力鋼筋及錨、夾具。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端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的連接處的一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的連接處的另一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方式一的示意圖;
[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方式二的示意圖;
[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的方式三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使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
[0031]—方面,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如圖1所示,包括管溝組件本體1、外伸平板2和預留外伸鋼筋3,外伸平板2設置在管溝組件本體I的兩端外側,外伸平板2的厚度小于管溝組件本體I外壁的厚度,預留外伸鋼筋3設置在管溝組件本體I的兩端內側。
[0032]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端部截面形狀為方形、U形、圓形或橢圓形;在裝配時,將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端部對靠在一起,并將預留外伸鋼筋通過套筒連接、綁扎連接或焊接等方式連接,在外伸平板上方填充現澆混凝土即可。
[0033]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可實現預制裝配式管溝各節段的快速拼裝,形成穩定的結構承載體系。連接縫處的承載能力等同甚至優于全現澆管溝。本實用新型既節省了現場的模板,又可以作為支護結構,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0034]并且本實用新型減少土方開挖與回填約90%,對安裝精度、地基的平整度要求遠低于采用預應力連接的全預制管溝,而且節省了預應力鋼筋及錨、夾具。
[0035]本實用新型的管溝組件本體可以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各種結構,優選的,管溝組件本體I的外壁內設置有內置橫向鋼筋4和內置縱向鋼筋5,增加管溝本體的強度。內置橫向鋼筋和內置縱向鋼筋有多條,內置橫向鋼筋和內置縱向鋼筋的間距及數量根據管溝組件本體外壁的厚度、長度以及施工要求確定
[0036]內置橫向鋼筋和預留外伸鋼筋可以是兩條不同的鋼筋,也可以是一條鋼筋,為一條鋼筋時,靠近管溝內側的內置橫向鋼筋4伸出管溝組件本體I外一部分,作為預留外伸鋼筋3,這樣能夠增加預留外伸鋼筋與管溝組件本體的連接強度。
[0037]為了提高外伸平板的強度,可以在外伸平板內設置加強鋼筋,優選的,靠近管溝外側的內置橫向鋼筋4伸出到外伸平板2內,作為外伸平板的加強鋼筋。
[0038]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如圖2所示,包括多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兩端對接在一起,其中:
[0039]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2對靠在一起,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預留外伸鋼筋3連接在一起,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2上方填充有現澆混凝土 6。
[0040]本實用新型的預制裝配式管溝可實現各節段的快速拼裝,形成穩定的結構承載體系。連接縫處的承載能力等同甚至優于全現澆管溝。本實用新型既節省了現場的模板,又可以作為支護結構,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0041]并且本實用新型減少土方開挖與回填約90%,對安裝精度、地基的平整度要求遠低于采用預應力連接的全預制管溝,而且節省了預應力鋼筋及錨、夾具。
[0042]在填充現澆混凝土之前,最好在連接在一起的兩個預留外伸鋼筋3上設置搭接鋼筋7和拉接鋼筋8,如圖2所示,搭接鋼筋、拉接鋼筋和預留外伸鋼筋形成現澆混凝土區域的鋼筋骨架,使預制裝配式管溝連接處的承載能力等同或優于全現澆管溝。為進一步提高連接處的承載能力,搭接鋼筋7的直徑大于內置橫向鋼筋4的直徑,搭接鋼筋7的間距小于內置橫向鋼筋4的間距。
[0043]本實用新型中在安裝時,優選使得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之間留有連接縫9,連接縫9需要進行填充和連接加固,這里給出兩個實施方式:
[0044]方式一:
[0045]如圖3所示,連接縫9內全部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10。本方式適用于沒有防水要求的場合,施工簡單方便。
[0046]方式二:
[0047]如圖4所示,連接縫9內全部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10,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 10的上方設置有防水卷材15。本方式適用于對防水要求一般的場合,防水卷材能夠防止滲水現象。
[0048]方式三:
[0049]如圖5和圖6所示,連接縫9的外側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10,連接縫9的內側填充有防水材料11,防水材料11的上方設置有止水鋼板12,止水鋼板12的側面設置有止水壓條13,止水鋼板12通過螺栓14與相鄰的兩個外伸平板2連接。
[0050]預制裝配式管溝在拼裝時,首先對連接縫采用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抹縫,然后在連接縫內填充防水材料,如防水膠、柔性防水材料或遇水膨脹止水材料等;止水鋼板和遇水膨脹的止水壓條通過預埋螺栓連接件固定在連接縫兩側的外伸平板上。止水鋼板最好做防水處理,如采用鍍鋅鋼板等。
[0051]本方式適用于對防水要求高的場合,止水材料在遇水后產生膨脹變形,并充滿連接縫的間隙,有效地防止滲水現象;止水鋼板能提高連接縫的防滲水能力,而且避免振搗現澆混凝土時破壞防水材料;此外,止水鋼板在拼裝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過程中起到臨時固定的作用,預制裝配式管溝投入使用后,止水鋼板還能限制管溝因不均勻沉降產生的連接縫開裂。
[0052]外伸平板的端部可以有多種形狀,例如:外伸平板2的端部為平直結構,相鄰外伸平板間的連接縫9為平直縫,如圖6所示,平直縫連接簡單,施工方便;或者,外伸平板2的端部為企口結構,相鄰外伸平板間的連接縫9為企口縫,如圖5所示,企口縫的連接強度高。
[0053]為保證連接縫可靠連接,要求連接縫9的外側寬度不大于5mm,內側寬度不大于20mm;并且,外伸平板的厚度優選為60-1001111]1,現饒混凝土的厚度優選為300-7001111]1。
[0054]進一步的,外伸平板2的表面進行了粗糙處理,可將外伸平板表面刮毛,或用風鎬、噴沙、沖水等方法處理外伸平板表面,直至粗骨料露出。粗糙處理能增加外伸平板和現澆混凝土間的粘結力,防止預制裝配式管溝在使用過程中新老混凝土交界面開裂。
[0055]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溝組件本體、外伸平板和預留外伸鋼筋,所述外伸平板設置在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兩端外側,所述外伸平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管溝組件本體外壁的厚度,所述預留外伸鋼筋設置在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兩端內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溝組件本體的外壁內設置有內置橫向鋼筋和內置縱向鋼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其特征在于,內側的內置橫向鋼筋伸出所述管溝組件本體外一部分,作為所述預留外伸鋼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其特征在于,外側的內置橫向鋼筋伸出到所述外伸平板內。5.—種預制裝配式管溝,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兩端對接在一起,其中: 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對靠在一起,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預留外伸鋼筋連接在一起,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上方填充有現澆混凝土。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其特征在于,連接在一起的兩個預留外伸鋼筋上設置有搭接鋼筋和拉接鋼筋,所述搭接鋼筋的直徑大于所述內置橫向鋼筋的直徑,所述搭接鋼筋的間距小于所述內置橫向鋼筋的間距。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預制裝配式管溝組件的外伸平板之間留有連接縫,其中: 所述連接縫內全部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 或者,所述連接縫內全部填充有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所述高強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的上方設置有防水卷材; 或者,所述連接縫的外側填充有高強砂楽或細石混凝土,所述連接縫的內側填充有防水材料,所述防水材料的上方設置有止水鋼板,所述止水鋼板的側面設置有止水壓條,所述止水鋼板通過螺栓與相鄰的兩個外伸平板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平板的端部為平直結構,所述連接縫為平直縫;或者,所述外伸平板的端部為企口結構,所述連接縫為企口縫。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縫的外側寬度不大于5mm,內側寬度不大于20mm,所述外伸平板的厚度為60-100mm,所述現饒混凝土的厚度為300-700mmo10.根據權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預制裝配式管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平板的表面進行了粗糙處理。
【文檔編號】E02D29/045GK205636790SQ201620330016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9日
【發明人】侯和濤, 劉翔, 陳磊, 羅建良, 馮明遠, 程佑東
【申請人】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