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地基監測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監測構筑物地基沉降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建筑物及其附屬構筑物的地基沉降也越來越引起設計人員的重視。對于構筑物地下設施眾多,功能復雜的地下管溝等結構來說,這些設施常常涉及通信、水、電、燃氣等,一旦出現了問題,將影響及其廣泛,因此地基沉降的監測尤為重要。同時,這類構筑物的地基沉降隱蔽,沉降的變化難于及時發現,當沉降變化后期較為明顯時,地下設施結構已經被破壞,隨之而來的各類突發事件如塌陷、倒塌等,嚴重影響城市的正常生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種監測構筑物地基沉降的裝置,該結構簡單緊湊、易于觀察、可長期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監測構筑物地基沉降的裝置,包括固定機構、提升機構和監測機構,所述固定機構由懸臂和支撐桿組成,懸臂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構筑物墻體上,懸臂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支撐桿;所述提升機構由電動葫蘆、電動葫蘆底座、限位筒、掛鉤和繩索組成,電動葫蘆底座通過上端的懸梁固定在懸臂的中部,電動葫蘆底座上設有電動葫蘆,繩索的一端與電動葫蘆的動力輸出軸相連,繩索的另一端跨過懸臂末端設置的滑輪并且繩索穿過限位筒,繩索的另一端設有掛鉤,掛鉤的下部設有監測機構;所述電動葫蘆的電機帶動繩索收放,電動葫蘆上設有可控制電機正反轉帶動監測機構上下移動的控制器;所述監測機構包括可伸縮檢測桿、百分表和安裝架,監測機構設置在構筑物的預留井筒內,可伸縮檢測桿豎直固定在安裝架的內部,百分表設置在可伸縮檢測桿的頂端,可伸縮檢測桿的底端設有尖頭,尖頭可伸出安裝架的底端,預留井筒的頂端設有蓋板,預留井筒內設有使安裝架上下移動的滑道,安裝架的頂部通過吊環與掛鉤相連。
根據上述的監測構筑物地基沉降的裝置,所述限位筒的筒體外側對稱設有吊板,兩塊吊環頂部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螺紋孔,兩個螺紋孔內貫穿有緊固螺栓。
根據上述的監測構筑物地基沉降的裝置,所述可伸縮檢測桿由固定桿和活動桿組成,固定桿與活動桿之間通過禁錮螺栓固定,固定桿的頂端設有百分表,活動桿的底端設有尖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1. 本實用新型結構包括固定機構、提升機構和監測機構,所述固定機構由懸臂和支撐桿組成,懸臂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構筑物墻體上,懸臂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支撐桿;所述提升機構由電動葫蘆、電動葫蘆底座、限位筒、掛鉤和繩索組成,電動葫蘆底座通過上端的懸梁固定在懸臂的中部,電動葫蘆底座上設有電動葫蘆,繩索的一端與電動葫蘆的動力輸出軸相連,繩索的另一端跨過懸臂末端設置的滑輪并且繩索穿過限位筒,繩索的另一端設有掛鉤,掛鉤的下部設有監測機構;所述電動葫蘆的電機帶動繩索收放,電動葫蘆上設有可控制電機正反轉帶動監測機構上下移動的控制器;電動葫蘆提供升降動力,控制器控制繩索的收放便于懸掛機構的升降;所述監測機構包括可伸縮檢測桿、百分表和安裝架,監測機構設置在構筑物的預留井筒內,可伸縮檢測桿豎直固定在安裝架的內部,百分表設置在可伸縮檢測桿的頂端,可伸縮檢測桿的底端設有尖頭,尖頭可伸出安裝架的底端,預留井筒的頂端設有蓋板,預留井筒內設有使安裝架上下移動的滑道,安裝架的頂部通過吊環與掛鉤相連,滑道能夠使安裝架及可伸縮檢測桿平穩地運行,提升機構能夠在較深的預留井筒內移動。
2.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易于觀察且可長期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監測構筑物地基沉降的裝置,包括固定機構、提升機構和監測機構,所述固定機構由懸臂1和支撐桿2組成,懸臂1通過固定件固定在構筑物墻體上,懸臂1的上下兩側對稱設有支撐桿2;所述提升機構由電動葫蘆3、電動葫蘆底座4、限位筒5、掛鉤6和繩索7組成,電動葫蘆底座4通過上端的懸梁固定在懸臂1的中部,電動葫蘆底座4上設有電動葫蘆3,繩索7的一端與電動葫蘆3的動力輸出軸相連,繩索7的另一端跨過懸臂末端設置的滑輪8并且繩索穿過限位筒5,繩索7的另一端設有掛鉤6,掛鉤6的下部設有監測機構;所述電動葫蘆3的電機帶動繩索7收放,電動葫蘆3上設有可控制電機正反轉帶動監測機構上下移動的控制器9;所述監測機構包括可伸縮檢測桿10、百分表11和安裝架12,監測機構設置在構筑物的預留井筒13內,可伸縮檢測桿10豎直固定在安裝架的內部;所述可伸縮檢測桿10由固定桿和活動桿組成,固定桿與活動桿之間通過禁錮螺栓固定,固定桿的頂端設有百分表11,活動桿的底端設有尖頭14,尖頭14可伸出安裝架12的底端,預留井筒13的頂端設有蓋板15,預留井筒內設有使安裝架上下移動的滑道16,安裝架的頂部通過吊環17與掛鉤6相連。
上述結構中的限位筒5的筒體外側對稱設有吊板,兩塊吊環頂部相對應的位置均設有螺紋孔,兩個螺紋孔內貫穿有緊固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