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實心圓形樁,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
背景技術:
現有的混凝土圓形樁通常采用柱狀結構,在進行下沉施工時,很難將圓形樁插入至硬土中,造成施工困難。且現有的混凝土圓形樁無法循環利用,造成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該混凝土為可再生混凝土,該圓形樁包括柱狀樁體、以及設置于該柱狀樁體底端的至少四個插入部,該至少四個插入部包括一個中間插入部和至少三個周緣插入部,該中間插入部設置于該柱狀樁體底端中心,該至少三個周緣插入部中的每個周緣插入部等分設置于該柱狀樁體底端周緣位置處,該圓形樁內設有從該柱狀樁體內插入至該周緣插入部內的第一鋼柱、以及從該柱狀樁體內插入至該中間插入部內的中心鋼柱,該第一鋼柱之間通過第一鋼條連接,該第一鋼柱與該中心鋼柱之間通過第二鋼條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中,該中間插入部底端設有第一錐形樁頭,該周緣插入部底端設有第二錐形樁頭。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中,該第一錐形樁頭內設有與該中心鋼柱連接的第一應力鋼板,該第二錐形樁頭內設有與該第一鋼柱連接的第二應力鋼板。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中,該柱狀樁體頂端設有與該第一鋼柱頂端和中心鋼柱頂端連接的第三應力鋼板。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中,該可再生混凝土由可再生混凝土材料制成,該可再生混凝土材料由膠凝材料、砂子和骨料制成,該骨料中含有50-70重量百分比的再生骨料,以混凝土骨料的總重量為基準。
實施本實用新型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時,在下沉施工時,可通過插入部插入至硬土中,然后向下施力,便于圓形樁下沉。同時,該圓形樁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為可再生混凝土,在該圓形樁使用完之后,可將混凝土材料進行粉碎,進行下次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第一實施例中,該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1中的混凝土為可再生混凝土,該圓形樁1包括柱狀樁體2、以及設置于該柱狀樁體2底端的至少四個插入部3,該至少四個插入部3包括一個中間插入部和至少三個周緣插入部8,該中間插入部設置于該柱狀樁體2底端中心,該至少三個周緣插入部8中的每個周緣插入部8等分設置于該柱狀樁體2底端周緣位置處,該圓形樁1內設有從該柱狀樁體2內插入至該周緣插入部8內的第一鋼柱5、以及從該柱狀樁體2內插入至該中間插入部內的中心鋼柱4,該第一鋼柱5之間通過第一鋼條6連接,該第一鋼柱5與該中心鋼柱4之間通過第二鋼條7連接。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可再生利用混凝土實心圓形樁1時,在下沉施工時,可通過插入部3插入至硬土中,然后向下施力,便于圓形樁1下沉。同時,該圓形樁1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為可再生混凝土,在該圓形樁1使用完之后,可將混凝土材料進行粉碎,進行下次使用,提高資源利用率。
進一步的,該中間插入部底端設有第一錐形樁頭,該周緣插入部8底端設有第二錐形樁頭。
進一步的,該第一錐形樁頭內設有與該中心鋼柱4連接的第一應力鋼板,該第二錐形樁頭內設有與該第一鋼柱5連接的第二應力鋼板9。
進一步的,該柱狀樁體2頂端設有與該第一鋼柱5頂端和中心鋼柱4頂端連接的第三應力鋼板10。
進一步的,該可再生混凝土由可再生混凝土材料制成,該可再生混凝土材料由膠凝材料、砂子和骨料制成,該骨料中含有50-70重量百分比的再生骨料,以混凝土骨料的總重量為基準。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